王群沣
【摘 要】戏曲影视字幕译文在向译语观众传播戏曲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戏曲影视字幕英译时应遵循字幕时空性、文化传真性和调和性三大原则。戏曲影视字幕中的文言文、方言、文化因素和韵律等英译时,应采用异化為主的翻译策略,有效传播戏曲文化。
【关键词】戏曲影视;字幕英译;文化传真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1-0012-02
戏曲影视字幕,即戏曲语言,包括曲文和宾白的英译,作为异质文化之间传播的桥梁,在戏曲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戏曲影视字幕英译成为传统戏曲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戏曲影视字幕英译原则
(一)字幕时空性。戏曲影视字幕的空间性和时间性是戏曲影视字幕英译区别于戏曲剧本文本和其他文学文本英译的显著特征。戏曲影视字幕英译受影视作品传播媒介的空间限制,影视屏幕大小决定了字幕的字数和行数。字幕译文过多,占用影视图像空间越大,影响影视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且,字幕译文过多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之间无法保持同步,使外国受众对戏曲影视失去兴趣,不利于戏曲艺术的跨文化传播。因此,戏曲影视字幕译文应在空间上与影视画面相协调。另外,字幕译文应与戏曲影视演员戏曲曲文的演唱时间和宾白的持续时间保持同步,字幕的时间性成为戏曲影视英译应考虑的因素。字幕的时空性和时间性限制了戏曲影视字幕译文的长短,译文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实现戏曲信息的传递。
(二)文化传真性。戏曲影视通过语言符号,包括有声的演员演唱的戏曲曲文和旁白,字幕的文字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如音乐、图像、服饰、色彩等影视特有的符号,向外国观众呈现中国的戏曲艺术。戏曲影视字幕的英译正是通过译介将戏曲语言承载的中国文化和戏曲文化介绍给西方,因此,文化的传真性成为戏曲影视字幕英译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正如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所强调的,翻译应关注文本蕴含的文化功能。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译码重组,而是突破语言障碍,不仅考虑到译文读者,而且要考虑原语文本在原语文化的功能,因此,应尽量保留文化的差异性。
(三)调和性。由于时间和空间对戏曲影视字幕的限制,许多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以及一些特殊的语言形式,因不同语言民族文化上的空缺和不可代替性,使用直译虽在有限的字数内传达了源语文化,但造成译语观众的理解障碍。而使用加注法虽然可以最大化保留民族戏曲文化信息,但在有些情况下,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解释。过少字数的译文无法对文化进行充分阐释,而过多的字数译文又违背了戏曲影视字幕英译的时空性原则。因此,当文化传真和字幕时空性发生冲突时,译者应尽量调和,无法调和时,则可适当地进行归化处理。
二、戏曲影视字幕不同元素的英译
(一)文言文、方言的英译。戏曲影视字幕保留了不少的文言词汇,体现了戏曲字幕的典雅性。方言的使用则体现了戏曲的地域性特征。戏曲字幕英译的繁复性就是英译经历了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过程。语内翻译将戏曲文本转化为现代汉语文本,而语际翻译在文化进入语言形式异质化过程中实现了跨文化的本质。因此,译者首先要准确理解戏曲字幕中的文言词汇和方言,将其英译为现代汉语,进而以文化传真和时空性为原则,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秦腔《十五贯》“苏戌娟赴高桥去把亲省”中,把亲省,就是省亲,“省”在文言文中为动词,意思可解释为查看、反省、探访、理解、记忆等等。此句中意思是探访、拜访,语际翻译时可采用直译法,译为“visit the relatives”。又如《探窑》中“儿把那前后情细讲一番”古汉语中“儿”泛指儿女,这里具体指王宝钏,是“女儿”之意。但现代汉语词意缩小,专指儿子。因此,语际翻译时需将词意缩小至女儿,译为your daughter。
方言的语内翻译对译者非常重要,理解偏差或错误导致译文的偏差或错误,阻碍戏曲文化的有效传真。秦腔《辕门斩子》中“非是娘进帐来儿不瞅睬,怕的是宋王爷降下罪来。”关中方言“瞅”,读作qiu(音秋),是看的意思。不瞅睬就是不看不理,含有轻视,慢待之意。整句可译为,“It is not that I, your son, turns my back on your entry, but that Im afraid that the emperor of the country would blame.”又如“忽然间后边人声呐喊,原是邻里乡党紧追来。”乡党在关中方言中的意思是乡亲,语际翻译时可直译为folks。
(二)文化因素的英译。戏曲影视字幕英译不仅仅是字幕之间的文字转换,更是将源语戏曲文化的精髓通过文字符号传递给译语观众。因此,译者要树立文化翻译观,避免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流失,这与戏曲影视英译的文化传真性原则相一致。戏曲影视非语言符号,如影像画面、戏曲音乐、人物言语语调等,能够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传播障碍。因此,对于文化因素,在英译时以异化策略为主,采用直译、加注、缩减等英译方法,适当使用归化策略。
1.直译法。直译法是在保持原文信息前提下,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于一致,最大化传递源语文化信息。如秦腔《梨花狱》中“登龙位主神器大业天授。”译文:I succeed to the throne with the imperial seal and was invested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ies by Heaven.“神器”泛指皇权,或者玉玺,英译时将词意具体化,用神器的下义词,玉玺,直译为“imperial seal”,更能传达字幕的中国文化。而西方的戏曲英译者,在遇到中国文化中的“天”,往往喜欢采用归化策略,将其译为“God”,将中国文化中的道教变为了西方的基督教,虽然译语观众易于接受,但改变了戏曲源语的文化意向,造成文化误读。因此,采用直译法,将天译为“heaven”有效传递道教文化。戏曲影视曲文也经常出现历史典故,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表达人物的观点,推进剧情的发展。虽然典故是异质文化中的缺省部分,有些典故亦可采用直译法。韩信早年乞讨为生,但最后荣升宰相,封官封爵。“韩信讨食拜将”的典故经常出现在戏曲影视的曲文中。在英语国家中,一个曾经的乞丐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也是屡见不鲜的,直译可以很明确地传达唱词的含义,因此,可直译为:Han Xin,once begging for life,became a general.
2.加注法。文化差异导致戏曲字幕的某些词语或文化知识在西方文化中形成空缺,英译时可采用加注的方法,补述解释文化信息。直译加注法强调对原作的艺术创造和文化体现的尊重,最大化地呈现原作的语言特色和异域文化特征[1]。因此,能够揭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戏曲文化内涵。加注法分为音译加注法和直译加注法。
音译加注法。汉语拼音采用罗马字母,同属拉丁字母,这成为中国文化专项词汇使用音译法的基础和条件。音译是为了把原语中的概念意义与文化语境完整传递到译语,构建相应的概念,并建构相应的文化语境,达到意义和文化的传达;尤其是当原语中的某些文化词或意象在译语中空缺,而英译时难以用简洁的译语加以表述时,常把这些特定词汇的发音转换成译语中相同或相近的语音拼读形式[2]。在很多情况下,直接音译会造成信息传递的障碍,故而使用音译加注法,音译后附加解释性的注释或说明,可用于字幕中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英译。如各个地方戏曲影视剧字幕中普遍出现的“相公”这一词汇,旧时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或妻子对丈夫的敬称。通过音译传达中国文化的特色,并通过加注解释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障碍,可译为“Xiang Gong (respectful address for man in old times);Xiang Gong (respectful address for husband in old times)”。此类译法也称为中国英语,通过直译不仅保留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而且通过注释提高了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直译加注法。直译后为了减少文化传递的误解,通过注解对文化信息进一步阐释。戏曲影视字幕虽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充分利用加注的方法使译文具有异国情调。如秦腔电影《铡美案》中公主的唱词字幕“你本是百姓人家身贫贱,见公主不跪为哪般?”译文:You are people with poverty and humbleness. How dare you not kneel down before the princess (old etiquette abolished now)? 在西方一般只对神灵下跪,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除了对神灵下跪,也给帝王、祖先、父母等下跪,以示敬意,但这对追求自由平等的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英译时,将旧时的跪拜直译,以传递传统的中国文化中的跪拜之礼,并进行文化阐释,以消除译语观众对跪拜的疑虑和不解。
3.缩减法。使用叠字或相同意义的词汇、成语等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或加强节奏是戏曲影视字幕的一大特征。若全部译出,字幕译文冗长,译语观众无法在瞬间阅读完译文,英译违背了时空性原则。在不影响文化传真条件下,可采用缩减法。如秦腔《玉堂春》中的曲文字幕,“就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我死也不嫁人。” 赴汤蹈火和粉身碎骨为同义成语,比喻做事不畏艰险,这里表达主人公不嫁他人的决心。若两个成语一一英译,译文太长,不符合戏曲英语字幕英译的时空性原则,因此采用缩减法,只需英译一个成语即可。
(三)齐言押韵的英译。戏曲影视的曲文字幕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的齐言体为主,英译时在形式上无法完全对等,只能在形式上达到押韵的相近性。根据戏曲影视字幕时空性和文化传真性原则,当意义和形式无法统一时,坚持意义优先。如秦腔影视曲文字幕,“今日仇人在当面,那有好话对她言。修夸富贵穿绸缎,做事叫人下眼观。”此曲文字幕采用七字齐言,句句以“an”押韵,英译时无法在形式上译为句句七字,句末也无法以“an”押韵。因此,英译时意义优先,形式其次,兼顾押韵。以下英译通过调整词序的方法,不仅译出了秦香莲面对公主的愤怒之情,而且句句以ei押韵,向译语观众传达了曲文押韵的特征。
Facing the foe today, / To her, no graceful words I would say. / Wearing the silk dresses, the wealth you display, / Whereas, you are despised by what youve done in a disgraceful way.
三、结语
新媒体使戏曲通过多元化的影视技术对外传播,戏曲影视字幕的英译不仅“使观众能借助字幕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3],戏曲的民族性特征和影視字幕的时空性特征使得戏曲影视字幕英译时应该遵守时空性、文化传真性和调和性三大原则。戏曲影视字幕中的文言文、方言、文化和齐言押韵等英译时,采用直译法、加注法、缩减法等不同的方法,向译语影视观众最大化传播戏曲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明蓉.典籍英译的异化策略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0(10).
[2]熊欣.音译理论及音译产生的背景[J].中国科技翻译,2014(2).
[3]李徽.从目的论分析电影字幕英译策略[J].电影评介,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