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屏
孟扬是我见过的最文艺的人,他人生的理想就是一辈子文艺下去。到现在,让文艺变得商业起来,他觉得是文艺的最好出路。
大学毕业时,孟扬在一家生活报刊做记者,负责生活消费类版面,整天扛着相机四处拍各种特色小店铺。
三年时间,他几乎成了一本“北京生活消费指南”。这家发行量不大的周刊他做得兴味盎然,后来慢慢地开始关注一些特色、文艺店铺,写店主故事,和他们成为好朋友。
精力最好的三年,他一直在和自己的兴趣打交道。
了解一杯好咖啡如何做成;一个喜欢做木工的爱好怎样变成职业;想当摄影师的时候如何养活自己;开书店的老板有着一个怎样平淡琐碎的日常;喜欢花的女生要凌晨五点出门去花卉市场。
就像孟扬自己所说,刚踏入社会那几年,他看到了文艺活在世上的万千种可能。
二十五岁时,孟扬辞去报社工作,四处旅行,去很多地方,有时就在当地觉得有意思的店里当店员,工作几个月再出发。
记得那时候还收到过他亲手做的纸灯,据说是跟一个非遗传人学的;也收到过他寄来的一些手作食品,深山苗寨里八十岁阿婆的手艺。
就在大家以为孟扬会这样一直文艺着生活在路上时,他又回到北京,自己开了家咖啡店,在卖咖啡的同时,把店经营得活色生香,经常举办一些咖啡品鉴会,在很多网站上发布同城活动,读书会、咖啡达人交流会。后来他还把自己开咖啡馆的经历写了一本书。
之后,他开过餐厅、书店、杂物铺,或长或短的时间,有的经营不善、有的人气火爆。他自己尝试着用文艺生活的各种可能。
没有想到不久,孟扬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当起了电商,做了一个类似于商超的平台,把全国各地的各种东西拿来卖。蒙自的石榴、栖霞的苹果、四川小镇夫妻的泡菜,但是卖得很文艺,很有故事。同时还做线下各种市集,孟扬还抽空去商學院念书。
那时候别人都取笑他,终于从文艺青年变成了商业青年。但孟扬说,文艺和商业从来就不是对立,我就是要让文艺商业起来。
三十六岁时,孟扬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辞职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 整天关在房间里写稿,好像回到当年做记者时,每天采写一些创业故事。
那是他最艰难的两年,写不完的稿子,做不完的事情,全靠积蓄支撑生活,慢慢地公众号有了不少的订阅,也有了一些广告推广。
直播和全媒体兴盛时,孟扬又把一部分他采访过的主人公的故事录成视频放到网上。
开始做的时候一个人,带着手机,开了一些直播号,就去那些店铺做直播,看他们怎么做一个手工包,如何打磨一个镜子,植物香皂怎样凝固。
这些视频为孟扬积累了很多用户,他建立了微信群,把一些成功的商铺、店主和生活方式达人集中起来,通过授课方式,赚取收益。
为此,孟扬拿到了一笔风险投资,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目标还是离不开文艺。他开始明白,要把文艺这件事情做好,已不仅仅只是勇气和情怀了,还有理性与逻辑。
公司的团队除了大部分文艺青年外,还加入越来越多技术、市场、经济方面的专业人士。
这么多年和文艺打交道,孟扬发现很多人缺乏理性指导,最后不得不消耗掉身上最可贵的那一部分去生存。
孟扬联合教育培训机构提供课程,让一些匠人、手工艺者、独立设计师,了解商业模式、店铺运营、品牌营销等内容,让他们的产品能够通过市场化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发展。
近几年KOL经济大行其道,孟扬签约了很多优秀的美学家、手工艺者、生活方式推广者等等,把他们的理念、产品、品牌进行包装推广。
一次偶然的机会,孟扬一位在房地产公司上班的朋友负责他们楼盘商业区的招商,请孟扬帮他们选一些有特色的商铺和店家。
孟扬推荐了他签约的很多有品质的店铺和小众领域的创业者。比如专门收集气味的味觉爱好者;有一个拥有数千份种子的自然博物学家。这些独特又美好的事物,区别于一般大众化的商场,让朋友公司的商业中心赢得好评。
后来孟扬想到应该有目的地去做这件事情,提供线下合作项目。
接下来的这几年来,孟扬带领诸多文艺品牌介入一些商业地产的合作,从项目定位、区域规划到空间打造,一点点把自己喜欢的店铺注入城市生活,看着那些单纯又专注地做着自己事情的人们,可以过上和爱好相伴一生的日子,孟扬觉得很温暖。
虽然文艺或者文艺青年被人诟病,但孟扬一直在做文艺的事情,他觉得哪一种生活方式都没有对错,只要不固守,保持进步,就一定可以美好起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