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军炎 浙江理工大学
克里姆特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去关注和表现自己对生命和世界的独特感受,更是利用题材在构建一个“格式塔”,即最大限度满足视知觉的“完形”。其作品中与格式塔相关的部分主要分为视知觉和图形两方面,其中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作品浓郁的装饰性意味以及折射出的隐喻性和神秘的象征性。
1912年,韦特海默的学术成果《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完形主义观点,代表着格式塔心理学的形成。知觉的组织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中心概念,而“形”是其研究的出发点,又重点突出“完整”性。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任何“形”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构的结果或功能,而不是个体本身就有的,这一过程将“形”和经验组织构建统一在了一起,而这一过程不单单是知觉组织活动的结果。那些单位体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由此产生的完形整体所具有的性质是其组成部分不具备的。这是对“形”的相关规律的抽象提炼,形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整体在性质上不等于部分之和。
《吻》创作于1908年,是克里姆特绘画创作黄金时期的代表作,因其对“形”的丰富灵活运用,可用格式塔原理视角对其进行分析。
《吻》采用金、银箔入画,通过大面积运用金色调和简单的方格、螺旋纹等几何图案的变化达到整体性的装饰效果。位于画面中心的男女主角拥吻在一起,形成一个突出于背景的平面形,除了裸露的头、手、脚为写实方式外,人物其他的部位与地面的花丛、背景皆由大量丰富多变的几何图案构成。
整个画面结构严谨、精致,镶嵌画风格的色彩使其具有强烈的平面感,非常具有装饰效果。这种具有装饰性的色彩也烘托了爱情主题。
克里姆特的作品总体而言是对“形”的把握。通过对点、线、面、图案等绘画元素的精心组织,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形式美,也使作品的意蕴得到了升华,这是对艺术本质探索后的一种意识与精神的提升。
《吻》整幅画面以几何元素为主,装饰感和韵律感极强,同时兼具象征意义。克里姆特用各色方形和直线象征男性的刚强,女主角衣饰所用元素主要为圆形、螺旋纹、曲线等,表现出女性的圆润、温柔。螺旋纹与圆形图案组成的背景和花草让人仿佛感受到爱情的浪漫与美好,将恋爱的感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格式塔心理学图形论可知,人可以利用自身的条件使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获得某种联系,并且人的大脑可将具有某些相同式样的事物等同起来并归于一类。《吻》采用装饰图案与人物相结合,利用图案来划分画面,以此创造出形体之间的联系。他的作品在具象和抽象、透视和图案之间具有张力,这种张力打破了空间的连续性,使观看者在强烈的好奇中对人物进行联想、延展。
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语言摒弃了西方传统绘画三维空间的表现,运用自然主义三维和二维空间相结合的艺术风格,绘画装饰性语言用金黄色等绚丽的色彩进行描绘,突出了艺术主题,更直接地表现作品的艺术意蕴。
《吻》中男女主角采用金黄色色调的几何元素,与深棕色平涂的背景既形成对比又相互融合,使观者达到视觉与心理的平衡。用金黄色作为艺术交流语言,升华主题,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根据格式塔视知觉组织特征,将图形分为简单而规则的、复杂而不统一的、复杂而统一的三个层次。简单而规则的图形易产生视觉舒适感,但过于规律和有节奏的构图会使图形显得单调,易引起观者倦怠感。不完全的“形”会引起视觉中一种强烈追求完美、对称、和谐和简洁的倾向。换言之,会激起一股将它“补充”或恢复到应有的“完整”状态的冲动,从而使知觉的兴奋程度大大提高。因此克里姆特作品中缺失的部分更易引起观看者对作品的好奇与关注。克里姆特通过对色彩的把握,人物的写实,作品背景中几何图案的变化、组合,采用简单元素塑造出复杂和谐的效果,从而真实、深刻地再现人物,表达感情。
格式塔的内蕴总是大于并决定了它的部分。克里姆特的《吻》以作品思想为主体对象,隐喻自己的精神思想,反复运用螺旋形、方形等图案,不仅拓宽了图案的表现形式和范畴,更突出了绘画的象征性,使观者不由自主地把思绪引向深层次的隐喻中去。作品采用装饰性手法,构图严谨精致,具有强烈的平面感。
知觉在视觉的基础上进行复杂加工,绚烂豪华的外表里也蕴含着人类苦闷、悲痛与死亡的悲剧气氛。用格式塔原理对《吻》进行浅析,为从另一个视角评价克里姆特的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