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金红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教语文,首先要教好朗读,教好了朗读,也就抓住了语文。然而,在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或过度关注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而忽略了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或为读而读、泛泛而读,缺乏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给予树》是一篇叙事类散文,通过自主阅读,使学生体会到金吉娅的美好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听课调研时,我发现有位老师在这一课教学中,通过抓住课文中的朗读训练点,引导学生由点及面地在读中理解文本,在读中体悟情感,在读中积淀语感,从而达到了“体会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的美好品质”的教学目标。
(出示)
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师:文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达此时哥哥姐姐的心情?
生:兴高采烈。
师:文中的哥哥姐姐因为什么事情而兴致很高呢?
生: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他们为家人买到了心仪的礼物,非常开心、高兴。
师:是呀,谁能读一读,让大家也感受到哥哥姐姐的开心?
(指名读,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你看,哥哥姐姐们个个兴高采烈,但此时的金吉娅是什么表现呢?
生:沉默不语。
师:大家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金吉娅,你为什么沉默不语?此刻你心里在想什么呀?
生:大家都买了很多很好的礼物,我却只买了些棒棒糖,家人会不会责怪我呢?
师:是呀,你在意家人的感受,感到很愧疚,请你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如果我是金吉娅,我还担心妈妈会生我的气,因为我仅用五十美分给家人买了一点棒棒糖。
师:是啊,金吉娅很担心、难过并且愧疚,因此沉默不语。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你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吗?
(此时,生积极性高涨,他们与文本及文本中人物的对话和情感交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得到了升华)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而有效的阅读教学则更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走出文本又重构文本的过程。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执教老师抓住文本中有价值的词语进行教学,关注了词语的感情色彩及表现的画面,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长性。首先引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场景,体会金吉娅和她哥哥姐姐的心情,再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这样,学生在读中对文本有了更精准的理解,同时又建构了一个新的文本。即学生把文本中词语意义的外延读宽了,这无疑为在下文中进一步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品质做了铺垫。
(出示)
“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
师: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小女孩的愿望。
师:她的愿望是什么呢?
生: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是呀,这个愿望可能伴随小女孩很久了,小女孩也许每天都在盼望这个愿望能够实现。白天,要是有洋娃娃陪她玩耍,那该多好,所以——
生: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夜晚,要是有洋娃娃伴她入梦,那该多好,所以——
生: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师:当她受委屈时,要是能给洋娃娃倾诉,那该多好,所以——
生: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生在师一次次有感情的引读中体会到了小女孩一直盼望有个洋娃娃的迫切心情)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体现人物品质的关键性句子,努力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反复品读,在读中生成画面感、情景感。
(出示)
“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
师:文中说,金吉娅是很小声地在说这句话,谁来读一读?
(生小声读)
师:语速再放慢一些会更好。
(生再读,语速减慢)
师:这个句子有一个特殊的标点符号是——
生:省略号。
师:对。如果把省略号去掉读一读,表达的意思还一样吗?
生: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师:是的,还很通顺。这里为什么要加省略号呢?
生:表示语气的停顿,断断续续。
师:语气的变化总是承载着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透过省略号,你能想象金吉娅在挑选礼物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生:在商场里,金吉娅可能看上了很好的礼物,想给家人买,但想想自己手里仅剩的五十美分,有些无奈。
师:请你读出这种感觉。
(生读出了无奈的感觉)
生:金吉娅挑选礼物时很困难,她也很想用这仅有的钱给家人买好的礼物。
师:是啊,昂贵的洋娃娃几乎花掉了金吉娅所有的钱,即使只剩了五十美分她也要为每一个家人买礼物。那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读)
的确,在阅读教学中,文本中的标点符号也是很好的朗读点。读好标点符号,是指导学生朗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引导学生由一个省略号去感受金吉娅的难过、伤心,体会到金吉娅挑选礼物时的无奈之情。金吉娅的爱心、善良等可贵品质在学生们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得到了深刻动人的诠释。正应了于老师的话:最动人的是情,而不是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