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三江学院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城市街区环境作为城市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含着地方的体验与感受、习俗与理想、认知与记忆,是城市人文与传统价值的物质载体,也是城市艺术表达和解释的重要形式。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与生活方式的高度同质化。当代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影响,城市景观往往共享相同的“视觉语法”,而据此炮制出的面貌时常惊人的一致,而背后的文化身份被抹除。从现象上来看,一方面,千城一面,文化趋同的现象不断发生,很多城市长期发展形成的文化特征正在逐渐丧失,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希望延续当地传统的建筑形式,手段上单一从符号的角度提取传统建筑元素,缺少对时代特征的反映,对传统文化停留在片面性和静态层面的理解。因此,我们应该主动开掘自身传统文化资源,同时又不彻底退回保守的立场,延续并发展城市的文化基因,倡导用具有时代特征的方法来传承地域文化精神,方才是更有效的行动路径。
城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生命集合体,每个时代都留下过痕迹。乔治·库布勒曾经把历史学家的技艺描述为勾画“时间的形状”。他写道,历史学家的技艺类似于画家,“去发现一套图案化的属性,这种属性会引出对总体的识别,同时传输一种对主体的新的认知”。对当代城市景观而言,共同的城市理想在于让深植于历史性城市景观中的文化认同的叙述能够被理解,将其对于城市的最大和最永恒的意义作为一个整体投射出来。
地域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内涵特征,也是城市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的地域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也是一种文明表现。这种在不同特定区域间久远流传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传统可以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特殊作用,同时,这些区域的地方习俗也可以在地域文化中体现出来。地域文化能与地方环境相互交融,并且这种具有地域印记的文化表现与其他文化形式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1]。地域文化对很多方面都能产生影响,包括城市建筑、街道、交通工具及居民习俗等方面。在城市发展中,地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延续历史文脉,而且交融内外文化,其核心特征是反映当代城市精神。
地域文化对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有着重要作用。东南大学的王建国院士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中指出:城市发展应该充分发挥、利用、保护已有的城市特色,以符合时代创新精神和保持文化特色作为发展目标,应尊重历史,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应努力提高城市环境品质,尽可能满足城市居住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2]城市中地域文化的物质体现往往集中在街道环境、建筑风貌、公共景观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城市的特色。这种城市特色在为人们带来更多感官上新颖独特的体验同时,更在城市发展以及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市的发展需要营造特色,否则城市则就会失去了灵魂,这对城市未来各方面的发展将带来负面影响,还有可能打破丰富多元的文化体系,进而使城市居民不再青睐自己居住的城市。
地域文化可以影响城市生活方式,塑造人文环境,增强城市的软实力。不同地区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这就决定了他们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形成了不同地方人的性格。正如人们常说的北京人热情,上海人精致,成都人闲适一样,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地方的人文环境的根本因素。良好的人文环境会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保障作用,它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地域文化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对城市更新改造有着导向意义。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一书中指出:每一个城市设计建造者都要把握城市的历史以及传统。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城市历史文化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时空背景,可以使城市的形象更具价值。作为城市历史文脉最显著的表征形象,地域文化融合了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娱乐的多方面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构建了城市的文化记忆,更将市民的价值诉求镌刻在其中。在当下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城市的发展由于受到过多外来文化的刺激,时而迷失自己,这就需要用历史传承下来的地域文化这一宝贵财富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地域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下半叶,发端于英国的自然造园运动。地域主义的本质是对“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批判,它提倡创作中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征,倡导乡土性和地域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地域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矛盾不断升级,正如阿齐莱·奥利瓦所揭示的状况:“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前十年由两项运动所主导:全球化及部落化。”“部落化”拒绝开放,试图顽固地保存地域特色,它作为抵抗全球化的运动,又矫枉过正,走向另一极端。而新地域主义既是一个恢复性的活动,更是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姿态,一种理解场所和文化以及基于此进行建造的方法。新地域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紧密结合对当下的精确需求,而不想对历史全盘神化,因为那往往会造成实践中浪漫主义情绪的自私和孤芳自赏的景象。
新地域主义的“新”在于其根据传统地域主义的优点和弊端进行来总结改进,作为地域主义从“传统”到“批判”的过渡思想,其运用了多种新时代下的科学技术手段,在建筑设计创作时,针对不同地域的独特条件创造更具地方特色的新型建筑。[3]许多当代建筑师拒绝照搬古典建筑语言,同时又反感现代国际式建筑元素的过度使用。新地域主义作为传统保守主义和现代激进派的折中,悄然成为了当代建筑师可以接受的模式和思想。新地域主义关注特定的地域文化,关注当地生活方式与生活轨迹,寻求当地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通过使用独特的思想、先进的技术、适宜的材料来表达环境与人的关系。它反对盲目抄袭异域风格,强调突出地方传统文化的特点,在历史的基础上升华,而不是对传统的抛弃。新地域主义并非是简单的“传统结构”或“地方材料”的使用,它包含了对现代生活方式更深层次的理解,更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20世纪80年代,国内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新地域主义,他们以中国本土文化为背景,在设计实践中注入新地域主义思想,试图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传递中国精神。清华大学的吴良镛教授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改造,通过对传统四合院建筑空间的改造,以及原有街巷的有机更新,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有街区的风貌,并改善了居住环境。上海SOHO复兴广场项目,采用独特的里弄式布局,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参照老上海“里弄”格局,融合周边海派风貌,打造了一个符合现代上海人的生活街区。他们都试图从现代设计实践中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最佳结合点,积极处理地域化、全球化、现代化的关系,对现代城市环境改造具有重要的先锋和指导意义。
城市街区是城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根据其建造年代和特征一般分为历史街区和现代街区。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旧城的街区环境改造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这些改造活动从最初单一的对物质环境改造,到后来逐渐开始注重文化特色体现,但始终都在“彻底打破”和“原貌保持”两个极端思想之间徘徊。我们希望通过对国内典型的街区环境改造案例进行分析,找到其问题所在,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改造更新模式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撑。
(1)历史维护型
历史维护型主要针对的是具有历史色彩的街区环境,通过可持续的发展和利用,维护历史建筑风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为目的,改造力度相对较小,要妥善处理建筑拆建问题,尽可能通过科学的规划方式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同时要在改造中注意建筑与街区的协调。比如安徽歙县的徽州古城保护规划,它主要是从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作为统一整体的角度加以保护,希望完整体现徽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生活形态和山水田园风貌,整体延续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脉络。强调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应严格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建立在对本地建筑文化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片区内的新建建筑也大多是现代仿古建筑,其风格和建筑类型大多延续了徽派建筑风格。
(2)更新改造型
更新改造型是指对城市中老旧街区环境通过有机更新,一方面延续其历史风貌,另一方面通过对其内部功能和结构重新改造从而提高其环境价值的改造模式。例如上海新天地街区,这里原是旧石库门里弄建筑,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因老旧失修,居住拥挤,生活环境较差等原因,政府与大型开发商相互合作,在考察建筑实际情况后,大家集思广益,制定出融合传统里弄与现代建筑的合理设计策略,设计时把周边区域的历史文化和商业休闲等多种元素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条别具一格的街区。在开发商的改造下,建筑的外部面貌完整地保留下来,只对建筑内部实施了更新改造,既提升了旧建筑的社会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也保留了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面貌,妥善处理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4]。
(3)风貌重塑型
风貌重塑型是指原有街区环境通过改造更新后,呈现出和原有风貌截然不同的城市街区环境改造类型。例如南京的太平南路街区环境改造,是以“复兴民国风貌”作为主旨,对原有街区的环境风貌进行整体重塑。熟悉南京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民国时期,太平南路曾经是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因道路沿线有许多的民国建筑和两旁的法国梧桐树,而成为南京最有特色的街道之一。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变化发展,加上原有商业模式的逐渐落后,这条具有南京特色的街道逐渐“没落”了。因此,2017年,政府实施了“太平南路复兴计划”。改造的内容包括沿街的商业门面整治,沿路所有建筑出新,道路景观提档升级,市政设施整体完善等。整体改造按照民国风格对原有建筑“穿衣戴帽”,通过在建筑立面上增加民国建筑元素,更新外墙材质等方式来实现街区风貌重塑。由于该街区原有建筑大多数为现代风格,通过更新改造之后,其风貌特征产生巨大的改变,不仅展现了南京历史文化特色,而且提升了旧城区环境系统机能。
(1)地域符号盲目复制,缺乏辨证的地域性
在一些历史街区改造案例中看出,许多设计者对地域性的理解不够深刻,不能辩证地看待地域文化传播这一问题,只是将地域形式盲目复制,简单的把地方建筑符号和地域文化画上等号,并没有做到地域性的创新。例如南京夫子庙步行街、上海城隍庙、天津古文化街等仿古商业街,这些街道注重形式上的仿古,植入感强,缺少历史和现代的碰撞。这在文化交融的现代社会,很难实现街道环境价值的深度提升,地方文化很难在全球化过程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5]反之,在一些现代街区改造中,又过于激进的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无限度的打开地域文化边界,让城市本该拥有的地域特色逐渐消亡。
(2)城市肌理的破坏,新旧建筑不相协调
有一些城市在旧城更新的过程中采取局部推倒重建式改造,新建筑和老建筑之间缺少文化关联,街道立面片段式的呈现,这无疑对原有城市肌理造成严重破坏。由此引发了街区风貌的碎片化,城市空间秩序的紊乱,城市特色和场所精神也在慢慢消失等问题。也有一些街区改造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最终做到了整齐有序,但缺少了丰富性和多样性。比如建筑风格过于统一,缺少个体的变化,街区内所有的店招门头整齐划一,缺少品牌特征,割断了当地居民对城市历史的情感和记忆。怎样在新建筑中体现历史文化气息,在改造中实现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的双重兼顾,是我们当代人在建筑改造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6]。
(3)空间尺度失衡,缺少标志性空间
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的发展,作为城市街区主体的“人”逐渐被汽车所替代,城市街道的步行功能不断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增加的一条条汽车通道,街道丧失了合理的空间尺度。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让城市建设者来不及思考城市原有特色,整齐划一变成了街区改造最省时省力的办法,最终导致城市空间形态日渐单一,缺少人性化和标志性空间的问题。
(4)材料技法失当
在许多街区环境改造中,材料和技法的运用往往不被重视。设计者为了片面追求空间效果会忽略地理、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缺乏综合考虑材料的适用性和技法的科学性,最终造成材料耐寒或耐热性差,防水防火性能不高,使用寿命短,施工造价高,不易维修等问题。在表达地域特征的城市环境设计中,很多地域主义思潮都主张利用传统技法来表达历史感,而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现代营造方式受到了抵制和反对。这其中需要分辨清楚的是,新地域主义并没有完全抛弃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未曾只顾迎合现代社会需求而推崇新式建筑。新地域主义综合考虑了建筑的历史文化,同时也结合了现代营造手段,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形成古今兼备的技艺手段,这种创新方式能够为街区环境带来更生动的表达[7]。
(5)运营管理脱节
由于城市街区环境改造多为政府行为,常常会出现前期通过规划建设,使得硬件环境设施面貌焕然一新,而后期的运营管理则因为疏于管理和运营而导致日久衰败的现象。比如南京的1912商业街区,前期通过“政府推动+房地产开发”的模式,成功的打造了具有民国文化特色的商业街区。大量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光顾,证明了前期招商和运营管理的成功。但是随着城市商圈的不断变化发展,自身业态凸显单一化,导致了目前整个街区商业下滑,人气下降的态势。因此,要实现商业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整体运营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处理好保护现有和持续创新的关系。
城市街区环境更新改造应该充分发掘和提取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要素,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和延续城市特色风貌。同时,应立足于现代思维方式,尊重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既要体现“传承”,也要体现“再生”。例如成都的远洋太古里,规划设计时秉持用现代手法演绎传统精神的设计理念,结合地域文化精神,将成都传统街巷文化里的闲适与包容,现代都市的时尚与色彩,一一呈现在这片商业街区内。由于街区内部有大慈寺等多处古建筑遗存,所以建筑采用了传统街巷的布局形式,延续了原有城市的空间格局。建筑形式采用2-3层的现代钢结构建筑,简洁干练的青瓦坡屋顶和黑灰色的建筑立面都体现了对川西建筑风格的延续,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以及格栅的运用又展现了现代都市的精神。整个街区呈现一派既古典又现代,既开放又围合的现代城市街区,成为了现代成都的城市地标。
新时期城市更新过程中,满足现代需求的同时要对老城肌理进行梳理和调整,不仅对历史文化氛围的保留,也是对现代城市开发有着积极意义。[6]在对旧建筑拆除或修复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旧建筑之间的协调问题,以及它们所共同形成的城市空间是否达到了原有历史文化氛围的延续问题。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应尽量保证新旧建筑体量的连续、比例和尺度的协调、材质与色彩的呼应等。在南京老门东地区,朴沧桑的明城墙与阡陌细小的城南小巷因其独特的布局形成不可复制的城市肌理。在街区改造的过程中,设计者抓住原有的街巷空间形态特点,新旧结合,成功延续了老城南的特有肌理。
城市街区环境改造应尽量创造适宜的街道尺度。在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运用空间理论来分析街道的尺度,他认为,街道宽度(D)和两边建筑高度(H)的比例保持在D/H=1-2之间,是较适宜的空间关系,有利于行人对两边建筑的体验和感知。[8]街区环境还应当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不仅要求空间形态独具特色,而且对建筑立面,公共设施等方面也应因地制宜。现实案例中经常发现,设计者往往会忽视环境特征和场所精神,将一些模式化和标准化的景观小品和公共设施植入,最终加剧千城一面的情况,违背地域主义精神。
在街区环境改造的过程中,应谨慎对待和使用全球性的现代技术和材料。因为不加节制的使用现代材料和技术必将割裂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加剧场所精神的丧失,以及文化的趋同。在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中,对于地域性的表达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贝聿铭先生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时,采用了现代的技术和材料来体现传统的苏州园林和古典建筑精神。王澍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筑中大量使用了旧砖瓦,在校园中使用农田、池塘作为校园景观,通过传统的技术和材料来表达现代的建筑空间。他们没有停留在符号和象征的层面 ,而是通过对材料和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建构研究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在当前旧城更新改造过程中,合理的政策是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根据地区文化特色制定科学可行的建设发展规划,做到有目标、有计划的推动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障对文化建设资金的投入,确保各项计划的落实;另一方面,也要展开多渠道的合作开发建设模式,有效利用多样化的资本形式共同参与城市建设。相关部门不仅要监管前期的开发建设,而且要支持后期的运营管理,确保街区环境和经济效益持续发展,政府应该发挥长效的引导作用来弥补商业资本的短视行为,将政府引导和市场开放有机结合。
城市是一片需要不断培育的福地。城市街区环境更新改造不仅仅是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改造,也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新地域主义的理念融入城市街区环境改造设计中,通过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新地域主义思想,分析了不同城市的改造模式和问题,进而总结出五个方面的城市街区环境改造设计策略:发掘城市文化特色,体现“传承”和“再生”的理念;保持和延续城市肌理,注重新旧建筑的协调统一性;营造适宜的空间尺度,创造特色空间;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材料;落实有利的政策保障,加强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