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峰(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上海 200040)
刘贝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一
自去年中央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在全国率先成功申报艺术管理本科专业、取得招生代码(130102T)之后,今年又有南京艺术学院等7所高等院校获取教育部批准设置这一专业。这是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来五个一级学科里首个也是唯一新增的本科特设专业。此举不仅标志着艺术管理完全具备了教育体制内学科专业的合法身份,而且也预示着全国各地剧院团、美术馆等艺术机构、文化企业将迎来真正科班出身的经营管理者。
如果说2017年艺术管理专业获批是全国办学最为完善的多所院校5年来持续的自下而上的合力争取,那么2018年就是国家教育决策部门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动了——这一年包括非艺术院校乃至新建本科院校只要申报了这一专业就全都获批——由此可以预料,在进入新时代的征程中,艺术管理及其教育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这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是,经过20年的创建,作为新兴的交叉类应用型“专业方向”艺术管理教育为何且如何在这个时机获取国家政策层面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支持?普遍的观点是,从整个大的环境来说是文化越来越深入地融入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艺术管理人才需求使然,也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乃至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使然,但在根本上说,还是长期以来艺术院校以专业方向办学在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所形成的教学体制化积累以及艺术行业产学研各方力量围绕专业建设所构成的社会化合力,使得艺术管理已经具备了本科专业设置的充足的学术内涵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完备的教学形态。
就专业建设而言,教学形态是学术内涵的外在表现,而学术内涵则是教学形态的内在品质,两者互为表里。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管理教育从2000年蓬勃发展以来,首先是从创制教学形态开始的,这是因为,艺术管理在“专业”新建伊始其师资与课程多是由外围拼凑而成,实在没有多少教学内涵可言,只是经过在教学过程中借用、组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与手段,转化、融汇相关专业教学方式与方法,方才逐步衍化形成自身专有的教学形态,进而缓慢积累起与之相对应且具有特定边界的学术内涵。因此,对艺术管理本科教学形态的分析就是对其学术内涵的阐述,或者说对其学术内涵的阐述可以转换为对教学形态的分析,而对教学形态的分析相比较对学术内涵的阐述在方法论上更加具有可感知性和可操作性。
简言之,教学形态就是把各种教学要素/资源用一定内在的方式方法组合链接成完整的教学环节所呈现在外部的基本面貌,包括“谁来教/学?在哪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等一系列教学领域的基础性与根本性议题。从国内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课堂教学中的到课率低、抬头率低、点头率低等“三低”问题依然非常普遍[1],大学教学“内容陈旧、手段单一、效果低下”的长期弊端至今依然没有根本改变[2],而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又迫使大学教学面临“将要发生变化的课堂”[3]。大家都认为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变革,但又没有多少人愿意或者能够走出第一步。具体到艺术院校,其教学更有涣散、薄弱之嫌,且不说由于学生高考录取文化分数偏低所带来的课堂困境,而多以经验化技术为主的师徒相授的教学惯性,又使得艺术院校很少关注教育研究及理论应用(反之,教育研究也从不把艺术院校纳入学术视野),不管理论课还是技法课在教学建设上总是比普通院校慢一拍、差一截,所以老师抱怨“没几个学生是来上课的”,学生则吐嘈“上了半天课什么也学不到”。
正是在整个高等教育复杂趋变的情形下,一些思路超前的艺术管理院系跳脱办学体制束缚和教学资源限制,走出了一条特点鲜明且行之有效的发展之路。首先,聚焦艺术院校新兴的交叉类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体系设计上既不同于技法课又有别于史论课;其次,兼顾高校、学生、用人单位多方要求,充分吸收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成果,并有针对性地弥补其缺陷;其三,顺应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下教育变革的情势,汲取开放课程、混合学习等新理念和做法,积极采用基于项目执行或问题解决、产学融合或学用兼顾和跨学科等教学方法,由此形成了具体而真实、完整而高效的艺术管理本科教学组织形式。当然,作为交叉类应用型的艺术管理教育总是处于对外部环境的适应与超越相互交织的动态过程之中,不管是教学形态还是蕴涵其中的学术内涵也必将处于建构与重构所形成的张力之中。
遗憾的是,从目前研究现状来说,这些年尽管艺术管理教育议题的专业论文非常丰富,但主要涉及学科建构、专业归属、课程配置以及人才培养,很少有教学形态、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论述,而且即使对前者的研究往往也是笼而化之,几乎没有关于教育学前沿理论的运用或借鉴。比如大家津津乐道的“艺术管理”虽然是艺术学与管理学交叉的应用型专业,到底是怎样的交叉应用,以及这种交叉应用如何贯彻在实际的教学环节,皆是语焉不详。这也正是本文所要避免之处。
二
对艺术管理本科教学形态的分析与描述不仅需要借助教学论知识以及参照欧美国家同类专业的教学理念与做法,而且尤其需要了解国内艺术管理教育创建以来的发展脉络以及当前的办学格局。这是因为,就教学而言,其形态既是专业发展进程的逐步累积,也是办学格局的微观呈现。
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管理教育在国内发生的时间并不算久远、演进的路线并不算复杂,但是在一些人的认识里往往含混不清,甚至充斥着错讹之处。比如不少文章说中国艺术管理教育是从2000年开始的,是从欧美模仿甚至移植而来的,尤其经常做跨界发言的专家,颠倒常识、混淆概念的就更多了。
据可查的资料,1956年前后,国内逐步有了讨论艺术管理的文章以及相关的教育尝试。比如,1955年,北京电影学院开办制片管理专训班①见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网页 http://www.bfa.edu.cn/yx/glx.htm。,1958年,多个省份在文化艺术学校开办文物、博物馆、剧院团专科。②相关的材料有:何海生.组织观众是剧场的重要任务.戏剧报[N],1956年2月15日;王祖耀、冯令仪.国营剧团怎样实行企业化[J].财政.1956年2月;陈宪武.从财务角度漫谈艺术表演团体的管理[J].财政,1958年3月;陈惠.河北省文化艺术专科学校开办文物、博物馆专科.文物[J],1960年5月。在80年代中后期,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地纷纷举办“短平快”的艺术管理干部培训短期班、成人教育专修科,以满足社会对文化领域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上海则形成了文化艺术管理研究生、本科教育的高层次办学。[4]不难发现,国内早期的艺术管理教育主要是技术或行政类的培养方向,向学员讲授基于行业实践而生成的知识与经验,同时开设艺术院校通识类、基础性的相关技法与理论课程。比如,1985年,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开设舞台技术管理专业就是如此[5]。2000年后至今的情况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了,艺术管理教育在艺术院校纷纷举办并向管理类、综合类院校逐步扩展,从本科向硕、博研究生层次提升,一时间全国范围形成了独立设置艺术管理系科的热潮。
抛去20世纪50年代起学苏联的状况不谈,中外艺术管理及其教育的交流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那时,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文化官员走出国门访问欧美,在参观、考察美术馆、剧院团及其活动的过程中,关注了艺术领域项目企划、资金筹集、观众拓展、艺人代理、票务组织、合同拟定等管理环节,并纷纷向国内阐述发展艺术管理及其教育的必要和可能,至此开启了断断续续学习和借鉴欧美艺术管理教育的历程。
对中外史料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在时间点上与欧美几乎同步,都是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③一般认为国外艺术管理教育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英国,成熟于美国,从8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陆续开设起来。参见:Y·艾芙瑞德、F·吉尔伯特:《艺术管理:进入新千年后的一门新学科》,《国际艺术管理杂志》,2000年第2期(冬季刊)。;而且,中国艺术管理教育是基于本土实践需求、内生于我们自己的艺术院校教学组织之中,并非沿袭欧美的理论与体制,或者说并非从欧美移植而来,如前所言,只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我们从西方那里学习、借鉴了比较成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如同大多数国家一样,国内艺术管理教育从起始至各个发展阶段与社会环境都是紧密关联的,既受制于当时经济、社会的影响,又根植于文化与教育政策的逻辑之中,在这个相互影响的框架内完成了专业设置的自主建构。目前从整体上来说,艺术管理教育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办学格局。
其一,艺术管理教育的规模化。进入新世纪以来,艺术管理教育一直由艺术及管理类普通高校举办,而近年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诸多综合性知名大学也纷纷跟进,以培养研究生、举办高级研修班、开设全校选修课等不同方式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艺术或管理类院校举办艺术管理专业相对来说集中在艺术行政或艺术市场领域,注重应用也比较具体,而这些综合性高校凭借人文社科乃至理工科整体的学术实力深度介入艺术管理教育,就把艺术管理的边界拓展了,艺术管理真正得以与文化创意、科学技术、金融商业、休闲旅游等领域跨界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文化样态或经济样态。由此,艺术管理及其教育就被赋予更多新的变化,其一跨学科的艺术管理成为可能;其二主体性的艺术管理成为可能。原先在整个艺文系统之中艺术管理主要处于从属性力量,起着辅助作用,经过融合创新的边界拓展,其社会功能也随之延伸,在从属性力量之外又生长出主体性力量,在大型展览、演出的项目研发、科技融聚、资源整合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更加有助于产生一批原创性的艺术管理研究成果。
其二,艺术管理教育的类型化。早期的艺术管理教育从社会培训开始,逐步学科化,最终发展成为高等教育规范的专业设置。而现在艺术管理教育已超出学校的范畴,社会化的艺术管理职业培训多了起来。就全国来说,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中国文联、中国文化集团公司、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馆等众多艺术单位、文化企业每年举办大量的演艺营销、展览策划以及剧院团、美术馆运营等方面的培训研修,或是针对内部员工或是面向社会公众,或是以国家艺术基金为依托或是以非盈利为载体。比如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管理人才研修项目资助11项,占整个“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的11.11%。①参见国家艺术基金网站www.cnaf.cn/gjysjjw。而类似培训在地方层面更是形式多样、层出不穷。不同层次的社会培训丰富了艺术管理教育的类型,也对艺术管理专业产生了有利补充和冲击。现在不仅在校的学生热衷于各类社会培训,而且还有不少非艺术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过社会培训就可以入职艺术管理行业了,而且干得还不错。其实,社会培训对学校教育产生冲击与影响的时代已经到来,可以说,现在已经处于整个高等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前夜。作为新建专业,艺术管理教育正在逐步厘清在职培训与在校学习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建构起专有的教学品质。
其三,艺术管理教育的国际化。由于国内经济转型以及文化发展带给全球的吸引力,艺术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可谓恰逢其时、适逢其地且富有成效。总体来说,2000年以后,相较于艺术类其他专业,艺术管理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且深入,举凡设有艺术管理系科的院校——即使处于二三线城市——无不和国外高校建有交流与合作关系。近年来,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型艺术管理及其教育活动,都能看到欧美主要国家代表的身影,而在国外举办的各类艺术管理及其教育活动则完全少不了中国人的全方位参与。中外艺术管理教育国际化的方式不仅包括师生互换、著作互译,也包括共同开发课程、研发项目,而交流与合作的主场正在从国外转向国内,2017年6月,第14届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双年会首次在亚洲暨中国北京召开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于是,连同国外舆论也普遍认为,世界文化艺术管理及其教育的重心在转向中国,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目前还只是其思想、理论、方法、人才等方面需求侧的重心转向中国,中国要想成为这一领域供给侧的世界重心还需时日。因此有学者断言,中国艺术管理学科要想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新生领导力,除了不断向世界提供艺术管理及其教育的原创思想与丰富多彩的艺术精品之外,必须源源不断地培养一大批践行普世价值的跨文化艺术管理人才。
三
上述议项既是促成艺术管理本科教学形态的动因,也是洞察艺术管理本科教学形态的窗口。由此也凸显了艺术管理的专业定位与教学属性,意味着在成熟且完备的教学形态上应该是不同于其他专业的。
第一,课堂边界被延展。传统的高校教学是以教室为课堂建构起来的,而越来越多的艺术管理本科教学已不局限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了,授课教师经常把课堂搬到剧院团、美术馆、拍卖行甚至文创园。原先作为第二课堂的艺术管理实践、实习、讲座、调研以及工作坊、夏令营正在成为专业课程主要的教学渠道。而针对艺术管理核心议题的各种网络平台、智能软件也成为不可或缺的课堂载体,一部手机就可以把全部的艺术管理教育资源与社会资源充分而高效地联结进课堂里。
当然,目前整个高校教学改革中并非只有艺术管理专业的课堂被延展,但艺术管理专业从新兴交叉应用的根本属性出发,它把延展的课堂作为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必要的补充或者辅助性环节。也就是说被延展的课堂依然是由艺术管理专业师生共同建构之场域,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线下还是线上,整个过程都处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之中,不仅明确规定教学目标和任务,而且也在认知、思维以及应用上清晰设置考核指标;整个过程同样处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之中。这样,作为“课堂”的课外或线上教学,经过教师的设计与组织,就把学生从原来的“单向视听”转变为“双向互动”状态,在学生兴趣、能力与价值观养成、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方面发挥着“功能叠加、效应倍增”的独到功用。诚如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所言[6],我们大多数的学习是在正式的环境下进行的,但是我们的学习更是非制度性的,非正式学习恐怕是将来一个最主要的方式。
有效运用被延展的课堂,并且使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符合教学资源社会化、网络化的发展规律,而且促进了教师原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或者说课外及线上教学的日益丰富倒逼课内及线下教学的逐步变革。因为艺术管理专业,要求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与其未来的工作实践脱节,要能够在教室外的环境中检验并运用所学习的知识。
第二、教学内容被整合。在艺术管理行业中,初期对于实务层面的经验要求优于学术层面的知识需求,之后逐步逆转。于学生而言,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别说本科生就是研究生毕业时都很难找到并能够适应的工作,但如果只有一技之长而没有基本理论的支撑与引领,势必缺乏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及发展潜力。即是说在四年本科专业的教学中关于艺术管理的实务技术、知识理论、思维能力、意义价值都是要交给学生的。那么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在课程体系中如此庞杂的内容如何有效地组织到有限的教学中?经过艺术管理本科教学形态融合创新的多轮实验,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其一,以学科整合的方式传授完整的知识结构,不仅老师讲不好而且学生不愿听,因为在互联网乃至人工智能时代以教材为主的概念化、体系化的知识变得不重要了,甚至不再是学习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也不再是为了获取系统的知识。①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主张“从现实中学习并在生活和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而不是各门学科知识的习得”,参见:钟启泉.“知识教学”辨[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其二,邀请行业专家来校宣讲实战经验,学生固然喜欢,但按美国课程学家泰勒的观点②泰勒认为,“学校知识”源自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当代社会实践的研究以及学科专家对教育目标的建议等管道, 并且需要经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两种筛子的筛选。参见:[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绝大部分的行业经验因为没有经过“两种筛子的筛选”,不构成“教学内容”,只是新鲜的信息、资讯而已。其三,组织艺术现场观摩、考察、实习以及小型艺术项目实践,却因为“只能做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力气活”“每天的工作都是简单、机械又重复”而被学生敬而远之。
从学习自我与职业自我有效结合的角度来说,艺术管理人才培育管道逐步走出侧重艺术还是侧重管理,侧重理论还是侧重实践的单一领域,在教学内容上呈现统整融通的趋势,以应对当代艺术事务之管理议题的社会知识的复杂性及跨界实践的可能性。于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整体性方案被整合成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这个场域中,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一根线,把艺术管理各个相关方面的知识、技能、方法、观念、情怀等内容有效且有序地连结在一起,使教师和学生得以在针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不断扩充知识的学习,增加实务的操练,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进而形成对于艺术管理相关领域综合的认知和实践的能力。比如《艺术营销》这门主干课程,不再采取按传统方式分章节一步步讲授知识以及附加几次蜻蜓点水式的参观、考察与见习,而是把核心的知识要点设计成可供师生共同探索和应用的,具有必要限制条件的若干议题,比如“在南京地区如何增加昆曲演出的青年观众上座率”(而不是“如何增加戏曲演出的上座率”这样大而化之的空泛之题),然后组织学生检索文献、调查观众、访谈专家、现场观摩或实习、撰写报告、分组讨论、展示成果,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中,结合老师讲解、答疑来促发他们对于这一问题所联结的概念、理论、方法、经验等各个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③布卢姆和安德森的认知理论认为,从低到高可以将人的认知活动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六个层次。其中,记忆和理解属于低层次的认知活动,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属于高层次的认知活动。我们大多老师停留在前两个或前三个层次,而有经验的艺术管理教师已经向后面3个层次开进。参见:[美]洛林·W.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M].罗星凯,蒋小平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并且对这一问题所涉及的美学观念、社会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现场感受。
由问题整合起来的教学内容容易使知识碎片化。不过,值得深入思考的是:对于新建复合型应用类四年本科专业学生而言在多大程度上需要体系化的知识?而引起全球关注的《美国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应该说很好地呼应了这一思考[7],“计划”认为通识化、素养型、使命感将成为本科学习的基础,大学更加注重对于职业生涯的培养,以知识/学科为中心的传统高度教育将被颠覆。
第三、师生关系被重塑。在教学中,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角色地位和职责分配。艺术管理是新的领域,老师多是跨学科、跨领域转道而来,没有谁兼具理论与实践,也没有谁通晓全部教学内容。况且现在整个大学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课堂的独裁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与引领者、教学的设计者与组织者。由于艺术管理师生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学习是指向问题解决的,所以导致师生关系由教师主导型转向师生对话型,教师由讲授系统知识转向培育核心素养,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建构素质,这时的师生关系真正回归到平等民主的最佳状态,从而使得“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理想成为现实。
在大部分艺术院校,似乎有艺术管理经历及经验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经常组织学生外出看展览和演出的老师更受欢迎,但最终受欢迎的老师又远远不止于此。“教师的职业应当视为一种需要经过持续性的学习和严格性的训练以使其获得并保持特殊技能和专门知识的专长”[8],这一给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建议同样适应于今天艺术管理专业的大学教师,要想真正得到学生欢迎,不仅要熟悉行业一线、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更要明晰教学方法、洞察学科前沿。比如现在流行的以讨论课来组织教学,如果艺术管理老师对讨论课的渊源、宗旨以及技巧没有大致的了解与掌握,也没有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可以说所谓的讨论课将变得毫无生机与激情,还不如原先的“填鸭式”教学。也就是说,在这个新兴而热门的教学领域,艺术管理教学人员之所以成为老师这一神圣且崇高的称谓其要求与门槛其实比传统标准更高了,他/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备课和讲课,而是把专业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诉求充分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并营造氛围、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在艺术管理这个更加注重创造性应用的专业里,乖学生未必就是好学生,考高分也不一定更优秀。专业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实操技术,更是吸纳核心素养,也是学会如何学习。学生的职责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完成测验和考试,而是焕发起对艺术的真诚与热情,愿意从基础的工作做起,敢于尝试新的挑战,能够有效街接在校期间的教育经历与毕业后的职业生涯,不断在学习及工作中追求卓越。
第四、教学过程被激活。基于上述情形,艺术管理本科教学正在成为充满技巧和方法的行为。学生不只是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认真记,也不只是在参观、考察的路上认真听、认真看,而是深度参与到教学的环节中来。信息收集、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设计方案、接受测验、角色扮演,甚至用更灵活的方式表达学习的感受、认知、体验,都是有效的参与。每次课学生都是有备而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学生上课的心理准备基本是:去听他/她讲些什么。在课上学生说的话甚至比老师还多,提的问题可能根本没有答案,在反复的练习中学会产生独立思想或者具体结果,比如,能够回答开放式问题、独立写作出有见地的文章或报告、策划具体的艺术项目、优化某一工作流程或者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由师生合作建构起来的课堂,气氛活跃且紧张,效果丰富且实在,正如生成主义知识观所主张的那样[9],教学过程使知识探究、问题解决、社会交往、自我理解等融为一体,教学实践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未知、生成新知的过程。
融合创新教学形态并有效组织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本身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问。需要澄清的是,不只原创性的发现是一门学问,而且创造性的教学也是一门学问。但教学并非天然就是学问,只有将教学上升到与发现的学问相似的学理层面——具备可公开并可为教学共同体批判、审视、评议、理解、应用和共享的特征——作为学问的教学方能自足自洽。由此说来,艺术管理本科教学形态呈现课外“单向视听”转向“双向交互”、课内“知识讲授”转向“问题解决”,教师由全面灌输转向重点指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的主要特点,形成“学用融合、讲练一体、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基本模式,在一部分院校创造性的探索、实践及提炼,不仅对于快速发展中的艺术管理院系而言可以作为一种内涵提升的导向,而且对于整个艺术领域的应用类本科专业的教学改革而言都是一种积极的参照,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代码120210)艺术教育(专业代码040105)、艺术与科技(专业代码130509T)等与艺术管理相关的专业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