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共同实施农田节水

2018-01-25 17:10杨艳凤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灌溉水水价水量

杨艳凤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1 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是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经济、生态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用世界6%的水资源养育了世界20%的人口。水资源是我国最珍贵的资源,水资源是“绿水青山”的基础。因此,我国提出了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我国总用水量的65%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大户。而且,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虽然从2000年的0.43提高至2016年的0.54,但与发达国家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0.7~0.8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因此,必须将农业节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那么,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农业稳产增产和农民增收,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所以,多种措施共同实施是保证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

2 现状

2.1 灌溉用水损失量大

灌溉水利用率是指某一时期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水源地灌溉取水总量的比值。在我国,渠道的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3~0.4,机井的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6,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仅为0.54,而发达国家可达到0.7~0.8。我国1m3农业用水的粮食产量仅为1kg,而发达国家可达到2 kg,而以色列达2.35千克[2]。我国的农田灌溉从取水、输水到田间灌溉整个过程中,其损失量均较大,尤其是是田间,大水漫灌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就导致了灌溉水利用率较低。

2.2 农业水资源实际用量过大

水资源实际用量较大,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实际的使用量超过其可持续的使用量。如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数大于1,其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均已接近国际认定40%的警戒线[2]。究其原因还是国家没有相关规定,我们只知道农业发展需要水,但并没有规定农业用水的底线。

2.3 节水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对灌水量的控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下三方面。

首先,灌溉水量远超农作物需要量

对于一些水源充沛的地区,广大农民还没有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没有节水的意识,从而导致大水漫灌、任其自由流淌的灌溉情况依然存在。

其次,需水量大的农产品占比重较大

全国水资源密集型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保持在50%以上[2]。比如耗水量较大的水稻、小麦等所占比重较大,而棉花、油料、糖料等所占比重较小。

最后,不同作物、不同时期灌水量不协调。

因缺乏专业的指导与培训,广大农民对不同作物及其不同时期的需水量不了解,从而导致田间灌溉水量不能用在“刀刃上”,“一刀切”的灌水量使得水资源得到极大浪费。

因此,提高广大农民的节水意识,不仅仅进行节水教育,也不仅仅要调整种植结构和比例,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

3 措施

3.1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党中央最新提出的、针对水资源管理的、总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通过对各省区的监督和考核,从政策和制度的角度促进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和合理分配[3],以便使各地政府加强管理,促进农田节水灌溉的实施。

3.2 实行合同节水管理

以节水效益分享、节水效果保证、用水费用托管为模式[3],在农田灌溉中实行合同节水管理。首先,由政府制定用水定额,政府通过专家经验,利用现有节水技术及创新技术,制定现在的用水定额,并预测未来的用水定额,并设立一个标准,给农田灌溉一个参考。其次,在农田灌溉中实行新旧定额划定多级累进水价区间的多级累进水价制度。在基础定额内,实行基础水价,超过一定区间实行市场调节水价,超额过多再实行特殊水价[4]。

3.3 实行水价改革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基本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并强调按照分阶段、分地区、分作物类型等原则稳步有序地改革[1]。打破单一水价制度,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主要作物类型制定合理的农业用水的基本水价和灌溉用水定额,对超额部分实行市场定价制度,通过提高农业用水价格促进适水种植,节约水资源。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农业的补贴标准,总体上做到不因水价提高而增加农民负担。

3.4 全程实施节水

在灌溉过程中,分阶段合理安排、优化配置。在输配水阶段,可采用衬砌或者管道输水等方式以减少输配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在田间灌溉阶段,可采用地面灌水技术或采取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节约用水,比如:可以采用平整土地、长畦改短畦、大畦改小畦、膜上灌、膜下灌和间歇灌等多种地面灌溉技术进行节水,也可以采用喷灌、微灌、滴灌、渗灌等高效节水技术进行节水。在农作物吸收阶段,可在技术指导下,灌溉用水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水临界值和需水关键期的需水量即可。

3.5 加强教育和培训

随着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深入人心,节水灌溉也越来越为农民和用水户所接受,成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保障,成为行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但如果想要节约用水的观念深入人心,就一定要提高广大人民的参与度。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联动,树立牢固每个人的节水观念,让节水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并取得实效。

3.6 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

目前,人为控制灌溉时机和灌水量的节水技术属于“被动式”灌溉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节水灌溉领域的不断应用,通过计算机对数据和信息的分析统计,就可以全面实时的对天气、土壤、水源和灌溉设施进行检测,并进行智能化的感知、预警、决策和分析,实现智慧农业。

4 结语

过去,由于我国民众的节水意识淡薄,节水灌溉的设施和技术发展也比较落后,从而导致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现在,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种植业也从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二元结构逐步发展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全面发展的三元结构。虽然我国的农田灌溉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随着作物结构的变化,也对农田节水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农田灌溉节水如果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则必须要从节水意识、节水技术、国家政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努力,进行有效配合,多措并举共同实施。

猜你喜欢
灌溉水水价水量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微重力水电解槽两相热流动与水量分配数值模拟
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浅谈新时期农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策略
灌溉水与空气环境健康评价
连云港东辛农场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基于水力压裂钻孔的注水量及压裂半径的应用研究
鄂西南烟区空气和灌溉水质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