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小兰
柏林墙倒塌前两年,东德的卫兵亨里奇, 射杀了一名企图越墙逃亡西德的青年克里斯。柏林法庭上,亨里奇受到审判。他的被告律师辩称,受审人只是在执行命令,所以罪不在他。但是法官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然而,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 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选择,这是你应自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一厘米,细微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它可以使很多事情的因果发生惊人的变化。在《教育的细节》一书中,朱永通先生提倡“坚持一厘米之变”,即从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一厘米一厘米地坚持,直至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确实,与其企盼外在强有力的制度变革,不如反求诸己。我不禁为朱先生的“一厘米之变”由衷激赞。
首先,“一厘米之变”代表态度——将工作做到位。“做到位”和“做完”是截然不同的工作水准,前者包含后者但比后者有更深的内涵。在《教育的细节》中,我读到了很多故事:关于工作、关于教师、关于孩子……从中不难发现作者关注时事,热爱阅读。在本职工作和阅读之外,他将时间和精力倾注于教育现场:观课议课、主持教育活动、开设教育讲座……因此朱永通先生才成为一家教师杂志的首席记者,才能成为教师钟爱的“大夏书系”丛书之策划担当。而在这之外,朱永通先生更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头发上的教育学”让我们得见他毫无倦怠地关注着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而“教育的节奏”则让我发现一个好父亲就是一个好的教育研究者。
细思自身,我曾经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那个“不可替代的人”。但现实是,2013年调进新学校时,因为数学老师的稀缺,我无奈放弃了执教10多年的语文学科。这让我意识到学校中很少有工作内容是“非你莫属”的,能力区分度或许在最开始其实是源于机会。经历过开学初的忐忑以及学期末的坦然后,我建议大家不妨勇敢接纳甚至于主动承担,因为只有通过将事情做到位,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
其次,“一厘米之变”代表能力。任何体制和环境都取消不了个人的相对自由,而这个自由恰恰体现在你对这“一厘米”的敏感和处理上。换句话说,“一厘米之变”意味着你的人生观和教育观。这种能力不是先天就具有的,而是后天长期训练所得。
“没有美好的生命状态,难有美妙的阅读。让一个身心疲惫的人体会到‘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幸福’,好比要让荒漠一夜间变绿洲一样,不过是一件想上去很美的事情而已。打开一本书,不知不觉沉浸进去,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心境。”此乃朱永通先生在书中关于阅读的一个论断。读罢不觉莞尔。直觉告诉我们,“头悬梁,锥刺股”是反人性的,所以一个热爱阅读的教师绝对不会提倡“学海无涯苦作舟”。他说的很可能是美国意象派女诗人狄金森在《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中的这句:“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带我们跨越千山万水。”如果说观念决定方向,那么“一厘米之变”绝对体现了观念。
再次,“一厘米之变”代表品质。我个人认为,如果关注某些细节并不会给我们带来额外工作量的话,大可接受而不必推托。记得小时候的我书写随心所欲,有一阵子喜欢小字,觉得小字娟秀,于是把字都写成蚂蚁状;又过了一阵子,突然觉得大字磅礴,便把字搞得像大象,每个字都撑到格子外。
直到进了师范,我的书写才算步入正轨。现在自己做了老师,因为小时候的这段经历,不自觉地总是容忍孩子们随心所欲的书写。
直到有次学校作业展集体亮相后,逐一欣赏过其他班级的作业本,我才发现差距不小,遂端正态度,而随着我的严格要求,孩子们的字貌也焕然一新。
终于明白花一节课的时间来写一课的生字,绝对是值得的。任何事情,只要关注细节都有技术含量。终于明白,我们的行为习惯就是在这些点滴中养成的,拒绝这些细节其实是在阻碍自己更快地成长。课堂上那么多的焦虑,或许正因我们对细节掌握得太少。除了细节,或许真没有多少大事情值得我们去做。
《教育的细节》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说出了教育的本质,带我们去透视教育行为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本书里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新潮的术语,它只是瞩目于教育的小事、细节,却让我们直达教育现场。
“一厘米之变”会拯救生命,也会让一个教师的生命变得葱茏。秉承“一厘米之变”的信念和行动,让我们这样做教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