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霞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长时间以来,我国声乐教学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通常以教学西方歌唱与发声技巧为主,往往会忽略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和整合。这样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声乐学习观念,还无法让学生体会到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与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升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中,需要把方向锁定为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以便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大量的文化精髓可以形成对声乐教学的有效补充以及良好的指导。在声乐教学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具备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音乐艺术在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通过分析国家与民族音乐史,可以获知国家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多方面的民族文化传统。积极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使其融入到声乐教学当中,可以更好的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二,有助于提升声乐教育质量。以往声乐教学受西方音乐影响较大,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向西方靠拢,显得非常的古板单一,而在声乐教学当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不单能够传承传统音乐,还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彻底打破过去的声乐教育模式,拓展声乐教育内容,改革声乐教育方向,进而提升声乐教育质量,推动声乐教育改革。第三,有利于促进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只有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满足社会对多元人才的需求,促进声乐教育根本目标的达成。音乐文化的教育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在培育综合人才方面具备重要意义,可以对学生进行历史、艺术、爱国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音乐是用来进行情感表达的有效手段,早在音乐作品的创作时期就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文化元素。那么声乐教师要让传统音乐文化元素融入到声乐教学当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首先就需要把握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音乐文化情感,通过情感与声乐教学的完美融合推动高校声乐教学课堂的构建。例如,我国的传统音乐作品《高山流水》是琴师伯牙创作的经典乐曲,主要表达高山雄浑与幽水深潭的壮观。相传伯牙创作的这首经典曲目只有钟子期听出了其中情感,于是钟子期在伯牙死后感叹失去知己,并诞生了伯牙绝弦这样的名词。教师在教学这部作品时可以将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历史故事融入其中,通过情感和教学结合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感知。
在对学生进行声乐素质的发展时,激发与培养学生声乐艺术感知力,是引导学生学习与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有效方法。这就要求声乐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声乐感知能力,来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和声乐教学的整合,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声乐感知自觉性。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长时间发展中形成了多元文化,而各个地区地域均有独特音乐文化,面对这些多彩文化,只有当学生对其具有深刻的感知能力,才能够吸收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顺利的实现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按陕北民歌《走西口》、《三十里铺》等作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陕西民歌历史文化、地域特色、音乐风格等背景知识,让学生在欣赏传统音乐艺术的同时深化感知。
高校声乐教师不仅仅承担着教授声乐知识的责任,还需对学生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与指导,增强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认知与文化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化素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想要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和声乐教学的融入,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就是提升教师的音乐文化素质。一方面声乐教师要进行自我教育,不断丰富自身的传统音乐文化知识广泛接触和深入研究各种各样的传统音乐文化,以便更好的将文化精髓融入到声乐教学中。另一方面,声乐教师要主动参加传统音乐文化的讲座活动、座谈会活动、教育培训活动等,有效确立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增强融入效果。
传统音乐文化和声乐教学的融入,是声乐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更好的开创声乐教育新局面,声乐教师要秉持改革思想,遵循声乐教育规律,主动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在继承和创新当中打开声乐教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