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星 亮
(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艺术教育的出发点,艺术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路径。此处所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包括思政理论研究、群团组织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新旧媒体传播等等。这里所指的艺术教育也是广义上的,不仅仅包括艺术课堂,更应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展演、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要发挥艺术教育的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育人功能,途径就是要塑造校园文化,通过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感染学生。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积淀、效率、品质等内在要素构成的整体氛围。比如学校的历史体现于学校的建筑、藏书、档案等物质方面,学校的效率体现于其制度是否健全合理、设施的科学程度以及教职工的业务素质等等,学校的担当体现于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挑战时,学校所采取的行为以及由行动带来的结果等等。但校园文化的重中之重,还是学校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品质核心,如大学的理念、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传统、大学的校风等等。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就是通过在这些方面不断渗透、营造、融合,而得以实现的。
下面就从思想性的育人功能角度,具体探讨几种艺术教育形式发挥作用的路径与实效。
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迄今为止,共承办高雅艺术进校园讲座5场,历次高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座会,在思想上有深度,在艺术上有厚度,在美学上有浓度,也正是因为这些浓缩的精华特征,才能将有限的现实材料,展现出无限的价值内容,使之产生更强烈、更普遍与更深刻的意义。
高雅艺术进校园不仅有讲座进校园,更有艺术精品进校园。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引进了忻州市梅林北路梆子剧团带来的大型革命现代戏《云水松柏续范亭》。革命现代戏彰显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操,通过艺术形式为师生注入一剂强心剂,让学生反思生命的意义,同时与社会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娱乐至上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扬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旗。
大学生艺术社团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格调高雅、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而备受学生推崇,对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支撑艺术教育体系、激发学生艺术潜能、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从2005年组建社团联合会开始,共成立了艺术类、体育类、文学类三种类型的20多个学生社团。其中,艺术类社团9个,占全院社团总数的69%,分别是:歌手协会、舞蹈协会、模特协会、吉他协会、POP画社、书法协会、摄影交流协会、朗诵表演协会和瑜伽协会。
高校艺术类社团的育人功能主要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艺术展演、社团文化月等得以实现。校园文化艺术节是高校文化艺术教育的品牌,通过举办纪念五四青年节或一二·九运动合唱比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通过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摄影展,弘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培养服务意识,锻炼学生非学业成就能力,尤其是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社团文化月,锻炼社团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展示自己社团的魅力,同时也给予社团内部会员接受艺术教育、展示自我才艺的机会。
中华五千年,德行善为先。孝亲、敬老、扶助孤寡,是中华民族历来尊崇的德行善举。高校是育人之地,育人首先在于的人的品质,尊敬长辈、懂得感恩则是这一品质的根本。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分别在2003年和2007年在山西省红十字托老中心和西柳林慈善爱婴院设立爱心教育基地,10余年来,慰问孤寡老人和残障孤儿的活动,无论风霜雪雨,从未间断,每月两次的敬老爱老行动和每月一次的帮扶孤残行动,彰显全院师生做事要立足实际,为人要思饮水之源。为了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青年志愿者会为老人和孩子带去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为他们送去一片爱心,一份温暖和快乐,真正体现艺术活动的价值,更赋予了艺术教育深刻的含义。
此外,通过联谊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素养,增进与各兄弟院校的友谊,也利于艺术教育工作的交流互动,从而促进共同发展,更好实现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总之,艺术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从办学理念,到组织管理,到课程开设,再到课外艺术活动,应协调统一,共同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应将艺术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主动实践,营造更加和谐繁荣的文化艺术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成为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