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勰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艺术教育中心,江苏 南京 211816)
合唱是一门普及性强,参与度高以及表现力较丰富的音乐表演形式,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也不例外。
合唱艺术最早起源于欧洲教堂的唱诗班,在教堂空旷的穹顶之下几十位训练有素的唱诗班成员纯净、统一的嗓音能够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受,使听者不由的生出对神明、大自然的崇敬之心。合唱艺术自五四运动时期开始逐渐被国人接纳,黄自先生的清唱剧《长恨歌》是我国早期合唱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以及建国后萧华、晨耕等人集体创作的《长征组歌》则代表了不同时期我国合唱艺术的巅峰。进入21世纪之后广大年轻群体表现出更加“生活化”也就是所谓“接地气”的特点,他们更加注重当下、自我的感受,继而涌现了以《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为代表的一批新式合唱作品。
合唱因其人数众多的特点,对单个演唱者的要求比独唱演员要稍低,而且由于拥有多个声部,拓宽了单一人声的音域,并且每个声部人员各司其职,使得整体表现力比独唱更具优势,所以更适合普通群众参与,上到专业的演出团体,下到大小单位、各类院校、社区组织几乎都能见到合唱团的身影。
笔者目前就职于一所工本位职业教育综合类高校,在负责校园合唱团建设和发展方面这两年有点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借此文于大家探讨。本文关注的重点不在合唱作品创作、排练技术以及发声方法,而是着力与如何更好的使合唱团队发展壮大起来,只有队伍壮大并且团员积极性高了,团队才有进步的可能性。
在各类非专业合唱团队中,高校合唱团队因其自身各方面特点,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高校拥有庞大的人群基数,这是发展建设合唱团的先决要素,并且每年固定拥有大量新生进校,保障了合唱团的持续稳定发展。其次:高校学生嗓音已经基本稳定成熟,音域及音色表现力相比中小学和老年团队来说有着绝对的优势。再者:高校学生相对于中小学来说,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而且基本是全员住校,便于集中管理,在组织排练和演出时也拥有极大的便利。相对于高校组织发展合唱团的各种优势,其不利之处虽然存在,但是相对影响较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员流动性较大,尤其是没有硕士、博士研究生教学资质的高校,虽然每年有新人进入团队,但是由于大学学制的特点,基本到大三下半学期或者大四阶段,团员就已无法正常参加排练活动,最常见的就是经过大一一年的训练后,大二团员作为合唱团主力军只能在团内最多待2年,这在一个合唱团想要持续向上发展的道路上不可谓不是一个挑战。
笔者认为一个高校合唱团队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点:招收新团员。每年的9月中下旬是高校新生入学之时,合唱团想要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招新工作,如果其中某一年招新工作没做好,再碰上大三大四团员无法保证规律的排练,那么整个合唱团很可能面临声部人数不均、个别声部人数缺乏,继而导致某些排练计划无法实现,这对于一个团队的打击是致命的。所以每年的招新工作必须认真对待,除了传统的海报展板等宣传方式,还应发挥声乐表演随处可展现的优势,在新生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和时间段,组织活泼开朗的老团员进行一些即兴展示,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展示的曲目要考虑到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多唱一些同学们喜欢的流行歌曲,以便让更多的新生能够产生共鸣,拉近距离感,而不是一开始就让人觉得是那种电视上常见的让人很有距离感的美声合唱,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同学前来报名参加。招新之后的面试过程则应根据各学校生源状况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总之,笔者认为非专业类大学生合唱团招收新团员最主要的要求应该是音准及对待排练的态度,音色及演唱技法由于是非专业院校,要求可以适当放低。
高校合唱团队持续稳定发展的第二点:排练曲目的选择。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更容易新鲜事物,流行音乐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根据笔者这几年对本校学生的调查及与其他院校同行进行交流,总结出现在大学生,或者说大学生合唱团成员的几个组成部分。首先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非艺术类专业高校合唱团中绝大多数同学其实是更倾向与接受流行音乐的。其次,有少部分同学因为从小学习过美声或者民族唱法,或者因为家庭等原因,对于古典音乐会情有独钟。另外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就是纯粹因为对音乐的喜爱,对团队生活的向往而参加的合唱团,虽然这部分同学可能演唱水平不高,但是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应予以重视。所以笔者认为在非艺术类专业综合大学里,想要把合唱团发展好,在曲目风格的选择把握上一定要慎重,如果一味排练传统曲目,很可能直接导致一大部分团员积极性降低,合唱团毕竟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组织,一旦团员积极性降低了,团队想要进步几乎不可能完成。我个人采取的办法是先选取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通俗的歌曲,让所有团员尽快的能够享受到放声歌唱带来的美好感受,既满足了喜爱流行歌的团员的需求,也能尽可能的让那小部分喜爱音乐,但是演唱技法及个人嗓音条件不是太好的同学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对团队凝聚力产生积极的效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俗歌曲排练之后,教师与团员之间应该能建立起一种比较融洽的关系,这时可以借某些重要时刻,比如一些重要的学校活动日,或者重要的节日纪念日等,给团员们安排一些具有一定内容意义的歌曲,对合唱团选曲进行一些导向性的引导。这时往往团员们能够比较容易的积极配合,排练效果也会较好。
高校合唱团队持续稳定发展的第三点:演出活动的组织。大学生有着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喜爱音乐,参加合唱团的同学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团队整天排练没有活动,很快团员的排练积极性就将消失,所以如何组织好合唱团的演出展示活动对于合唱团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个人所带领的大学生合唱团每年进行一场专场音乐会已经坚持了几年,每年都会有不少新的曲目增加,作为一个工本位职业教育高校,如果象专业艺术院校合唱团一样每场音乐会演唱十几首不同的合唱曲目是很有难度的,我所采取的办法是合唱曲目结合独唱曲目,传统曲目结合流行曲目。一场音乐会中保持有一半以上,也就是8首左右的合唱曲目,然后留出五到六首曲目给团内表现欲望最强,演唱实力最棒的几位团员进行个人展示或者小组合展示,演唱曲目由他们自己选择,教师只要稍微把关即可,并且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一般来说这些同学都是合唱团的骨干团员,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得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并且这些感受都是合唱团带给他们的,所有的这一切又能反过来作用于今后合唱团的发展进步,对团队起到积极的社会助长作用。而且还能在合唱团内部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激励更多的团员们自发的加强自身的演唱实力,总之这些核心团员对于合唱团的影响力不可小视。
合唱艺术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其表现形式与组织方式与大学生建立自我同一性和发展亲密关系这两个心理发展阶段也息息相关,希望它能够更好的在高等院校这块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