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技术在音乐创作和电影配乐中的应用探究

2018-01-25 13:18:58
黄河之声 2018年24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音频电脑

王 葳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音频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时代进步的结果,现如今,电子音频技术凭借其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在音乐创作和电影配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电脑音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音乐艺术的进步,尤其是对于电影配乐而言,那些科幻、武打类的电影,离开了现代数码音频技术,是不可能完成影视创作的。音频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应用声学的原理,模拟出符合需求的听觉特征的技术,是多媒体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频技术处理过的音乐,特效更加明显,音质更加符合创作人的需求。电脑与音频的结合使音乐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形形色色的声音不再靠人工演奏,可以通过电脑随心所欲的编辑,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一、音乐创作和电影配乐的关系

事实上,电影配乐的过程就是音乐创作的过程,每一部电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主题和情节,也需要相应的音乐特效与之相配。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于声音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专业。电子音频技术的发展为满足观众日益刁钻的需求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近年来,成百上千种音色插件不断上市,丰富了音乐创作的素材,音乐创作者可以用一台电脑就编辑出庞大的音乐作品,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对电影的配乐工作,为影视事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电影配乐是为了电影而生,通过不同的节奏、和声、速度来完善电影的主题,那么,脱离了电影的配乐可以单独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虽然配乐是为了迎合电影中的一些场景,烘托特定的气氛,但音乐的存在会使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大大提升,其中,优秀的电影配乐或主题曲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佳作,甚至其艺术影响力会超过电影本身。

二、音频技术对于音乐创作和电影配乐的重要价值

首先,音频技术能够以较低成本营造宏大气势。在一些气势恢宏大气的影片中,如世界大战、阅兵、自然灾害等题材的影片,往往需要管弦乐甚至合唱团来造势,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影片制作的经济成本。音频技术能够在大大降低音乐制作成本的同时,提高配乐的智能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电影的可观赏性。

其次,音频技术能够提高音乐创作和影片配乐的质量。有时候在特定的场景中,传统乐器难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太空行走的空灵之声,各种机械、炮火的声音等,给配乐带来了一定难度。电子音频有效克服了这些困难,使音质、音准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降低了演奏技法上的难度。

纵观一些优秀的音乐创作以及电影配乐,无一不运用了电子音频技术。例如,美国作曲家詹姆斯·霍纳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配乐,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为《泰坦尼克号》、《勇敢的心》、《阿凡达》等影片的主题曲及配乐。本文以派拉蒙公司194分钟《泰坦尼克号》通用版本为例,对其音频技术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电影的开场是一个22秒钟的低频仿风音效,紧接着便是女声吟唱,声音颇为凄凉,这也是影片的主题曲《我心永恒》,清冷凄凉的声调预示着悲惨的结局。主题曲的后半部分采用合成贝斯音色,目的是为了凸显空旷的气氛。1分10秒后镜头转向海底,配乐也发生变化,多种低频音效为配合主旋律,共同营造了神秘而恐怖的海底之声。4分09秒时,水下摄影机进入船舱,所有配乐全部改为电子音,尤其是金属效果明显的高频Pad和间歇性低频音,再次营造神秘气氛。随后,一个凄美的故事缓缓向观众道来。

三、电影配乐的功能

电影配乐最主要的功能便是增强电影自身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具体来说,其功能多种多样,首先,明确影片基调,通过配乐的贯穿式发展,对人物进行赞颂或批判。例如,加布里尔·穆奇诺执导的《当幸福来敲门》主题曲赞颂了贫民窟出身的主人公成为企业家的事迹,歌颂了美国梦的实现。第二,反映主人公情绪,预示影片的发展趋势。若是主人公身处险境,但马上可以解脱时,就会伴以辉煌光明之感的音乐。反之,在一切看似顺利的背景下,若是配以低沉焦促的音乐,则预示着主人公可能走向低谷。如《加勒比海盗4:惊涛骇浪》中女主在夕阳下观看未婚夫阅兵的音乐,极其沉痛缓慢,这预示着他们的爱情难以善终。第三,反映人物内心活动的跌宕起伏,带动观众情绪,增加节奏感。如《泰坦尼克号》中,本来游客在豪华客轮上觥筹交错,载歌载舞,当在一位船员发现了冰山一角时,音乐便瞬时转换为紧张揪心的节奏。第四,引发观众联想。空灵的音乐能让人联想到仙境或外星,高亢的音乐容易让人联想到胜利和进步,低沉的音乐引发人的怀旧和伤感之情。如《卧虎藏龙》中的开场音乐,古典悠扬,令人联想到小桥流水的南方乡村,便于情节的铺垫。第五,增强影片立体感。在观影时,观众的听觉主要来自人物对白和电影配乐,故事情节主要靠任务对话体现,而音乐是后期通过音频技术加入进去的,起到烘托的作用,使观众在视觉和听觉方面产生立体感,加深印象。许多战争片,如《红海行动》、《珍珠港》、《巾帼斗士》等,都需要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使画面更加激烈,扣动观众的心弦。

四、音频技术在音乐创作和电影配乐中的应用

配乐作为一部影片的钥匙,衬托着电影的基调和情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性。随着电影种类的繁多,传统配乐手段难以满足电影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为影片服务,音乐制作人开始在音色的选择和使用手法上力求创新。电影配乐的创作与电影画面有着直接的关系,音乐与画面的关系,按发生源来分,有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两种,前者指的是音乐声源来自画内,观众可直接从画面里听到音乐发出者,此方法多用于早期电影的拍摄,如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乔·赖特执导的《傲慢与偏见》等。而后者指的是音乐发生源来自画面之外,现代电影作品多用画外音乐。较之画内音乐,画外音乐的主观色彩比较强,便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使画面更具表现力,如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盗梦空间》的主题曲,以及乔·德特杜巴执导的《巨齿鲨》中科学家潜入海底的背景音乐等,都是用了这种表现手法。画内和画外音乐在电子音频技术的使用上有所不同,一开始,音频技术只是被较为专业的音乐制作人使用,后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音频技术与传统音乐的结合,成为电影配乐的一种趋势。那么,何为好的配乐呢?就是音乐与电影融为一体,使二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不会觉得音乐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为烘托电影情感而服务的。音频技术为实现这一理想提供了无限可能,尤其是在音色上的丰富,极大的丰富了制作者的思路。

当今时代的电影配乐,几乎是离不开电子音频技术的,90%以上的音效都是通过电脑合成制作的。例如美国的《碟中谍》、《权力的游戏》等系列电影,所有音效都是由电脑技术合成,音乐创作者对影片的理解和配乐技巧是关键因素,音频技术这一重要的传播载体也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数字音频工作站(DAW)是目前音频制作的核心工具,其中的模拟调音台作为接口,可以进行录音、混音、存储、传输等,且大量插件的开发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配乐制作不再是高端的存在,广大的音乐爱好者也可以使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音频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促进了音乐创作的进步,也丰富了电影配乐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创新,音频技术是电影与观众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承担了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音频技术应用于音乐创作和电影配乐后,使制作人可用的音色素材和音响素材大大增加了。作曲者有时会为科幻、惊悚、战争等题材的影片配乐,传统乐器难以准确表达某些音色,有时作曲者也会不停的对作品就行试音、修改等,音频技术的介入使这一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只要有一台高配置的电脑,无论是主题曲的创作,还是背景音乐的插入,或是修改草稿,都能快速通过系统将艺术想象变为现实的音响,将乐谱通过电脑编配成一个乐队,将声部提取出来,交给乐队去录音。而对于低成本制作的电影,也可不必请乐队录音,只请少量乐手给特别需要的地方录音,其他全部交给电脑的MIDI系统即可,对于现代电影行业来说,音频技术已经具有了不可替代性。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音频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环球时报(2022-08-22)2022-08-22 21:00:12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中国音乐(2022年3期)2022-06-10 06:28:40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戏曲研究(2019年1期)2019-08-27 02:22:08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电子制作(2018年19期)2018-11-14 02:37:08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乐府新声(2017年1期)2017-05-17 06:06:35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电子制作(2017年9期)2017-04-17 0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