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表演对于粤剧的启示与意义初窥

2018-01-25 11:54季华升佛山粤剧传习所
艺术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朝云话剧表演粤剧

□季华升 佛山粤剧传习所

粤剧源于南戏,是我国南方一大剧种,如海盐腔、昆山腔、梆子等,体现出轻快流畅、新颖善变的独特风格,素有“南国红豆”的美誉。粤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兼收并蓄,吸纳和借鉴不同的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而话剧表演则以其贴近生活、真实感人的艺术特点为粤剧所借鉴。粤剧从话剧表演的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等表现形式中获得启示,与话剧表演相互融通、交流和配合,将观众吸引到剧场之中,极大地增强了粤剧的艺术张力。

早在辛亥革命期间,粤剧就从话剧表演中获得启示和借鉴,广东的“志士班”成员最初是话剧演员,有极其深厚的话剧表演功底,在后来加入粤剧表演的编演工作中时,将自己的话剧表演元素迁移到粤剧改良和变革之中,真实地再现了当代人的生活场景,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和感情经历,由此极大地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产生了良好的剧场表演效果。后来,以薛觉先、马师曾等粤剧名伶为代表的“省港班”崛起,他们力挺向话剧表演借鉴和学习,主张“不独欲合南北为一家,尤欲综中西剧为全体”的理念,推崇表现出生活的本真艺术真谛和张力,突破原有的表演惯例,提出从话剧表演中汲取养分,实现对粤剧方法的话剧化,将冗长烦琐的粤剧戏曲表演方式转变为分幕分场的话剧表演方式,使粤剧大戏在不同的幕、场中加以体现和彰显。同时,他们还倡导运用话剧表演中的对白、独白等艺术手法,由之前严谨、规整化、写意性的表演风格转变为生活化、真情流露式的逼真表演,能够对剧中的情节、人物进行真实、细致的抒发和诠释,极大地增强了粤剧的艺术表现力。

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推动了粤剧的改革和创新,粤剧导演和演员都主动从话剧表演中借鉴、继承并获得启迪。例如,著名导演陈酉名就在其导演的名剧《荆轲》中借鉴和汲取了话剧表演的养分;在粤剧新戏《一代情僧》中也借鉴了话剧、电影的“蒙太奇”艺术手法,将主人公苏曼殊的苦闷、彷徨的复杂内心和情感展露无遗;在其执导的《血溅乌纱》剧目之中,他将县官贾水镜威胁坚持执法的知府严天民的“重头戏”进行了改编,使之成为四大段对白,在连环发问、步步紧逼的剧场之中,最后迸发出大段“唱”,以包槌大滚花掺加音乐锣鼓的形式,刻画出剧中人物内心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复杂情愫,在气氛极其紧张的剧场中体会针锋相对的人物内心情绪变化,使话剧和粤剧表演真正融为一体。

以粤剧《君子桥》表演为例,剧本有一段较长的“白”,可以借鉴话剧表演的艺术手法,将其进行分段处理,采用静场念出的方式,以较好地增强剧中场景的气氛,产生通顺流畅、一气呵成的艺术表演效果。这种处理方式相较于音乐、锣鼓或以戏曲动作上桥后再念这段“白”,更加有助于渲染气氛,增强对观众的艺术感染力。又如,在粤剧《东坡与朝云》表演中,东坡的邻居——酒寮老妇林行婆上门探望生病的朝云,可以从话剧表演中获得借鉴和启示,以生活化、直白式的念白,一字一顿地说出只望朝云“身体平安”的话语,强调和凸显其内心对朝云的关切之情,依循表演节奏表露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并且还可以借鉴话剧中老旦人物的身段动作,在哭诉“成何世道,是何世道”一句时加上肢体的抖动之态,从而使观众极其真切地体会到剧中人物激愤而无奈的情感,给人以层次分明、情感丰富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真正让观众融情、喝彩,充分体验粤剧乐韵。2017年,在广州市粤剧博物馆彩虹剧院成功上演青春励志粤曲话剧《假如今生再来》。该剧由广州岭南话剧团演出,将粤剧与话剧表演充分融合,在相互交流、借鉴和启示之下,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和艺术享受,观众为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所折服和震撼,尤其是粤剧小曲与话剧表演相糅合的方式,使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将情节、人物拿捏得恰到好处,将观众的心跟随表演中的人物相牵系,更为深入、透彻地理解和认识粤剧粤曲,更好地实现对广府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当然,在粤剧与话剧表演充分融合、借鉴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粤剧的剧情、人物的实际需求,通过对整部剧的合理编排,对剧中的某一场景、某一段落进行适度、恰当的借鉴、引入,并要注重粤剧与话剧表演的相融性,能够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粤剧表演的艺术性、生活性和真实性,从而更好地彰显粤剧的艺术特色和风采,使观众更为透彻、深入地把握粤剧的本体艺术特征,提升粤剧的表演艺术张力。

猜你喜欢
朝云话剧表演粤剧
苏东坡“炼丹”
话剧表演过程中演员情感的调动与运用
话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与研究
SINGING THE CHANGES
远行的舞者
远行的舞者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苏东坡: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