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角色创作对戏曲演员的作用

2018-01-25 11:54李学慷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艺术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剧种表演者戏曲

□李学慷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中国戏曲是由舞蹈、杂技、美术、武术、音乐、表演艺术等组成的一种舞台表现形式,但当今的戏曲演员很会使用艺术技巧,而忽视对戏曲角色的深入钻研。而且戏曲演员对艺术的创造力逐渐丧失,在表演过程中形似神不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对艺术的想象力。因此,戏曲演员要加强对角色创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得戏曲文化散发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戏曲概述

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后经不断发展形成一种集众多艺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样式,不同的艺术个性,又形成了不同的剧种。戏曲剧种繁多,主要以京剧、黄梅戏、越剧、评剧、豫剧五大剧种为主,戏剧人物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唱、念、做、打是作为一个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戏曲主要的艺术特征为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其中最突出的是虚拟性,因为表演题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1]。

二、戏曲演员在舞台表现上存在的问题

(一)表演混乱化

演员们认为用上十八般武艺,机械式地完成表演就可以满足观众的审美,殊不知这种哗众取宠的做法可能会丢失戏曲原文化的灵魂。而且戏曲演员为了技巧而技巧,扇子、水袖、帽翅、圆场等一系列动作弄得观众眼花缭乱,造成舞台表演的混乱。

(二)剧种统一化

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戏曲演员一味地跟随改革创新潮流,违背传统的艺术表现原则,对历代艺术家的作品随意创作,以致一些新戏无法听出是何剧种,这就严重破坏了剧种的个性化。此外,每个剧种都有每个剧种的表演特色、地域特色、人文特色,但这种特色也随着戏曲规模化的发展逐渐消失,呈现剧种统一化趋势。

(三)人物共性化

各个戏曲人物性格迥异、各有千秋,但表演者对人物性格特征、内涵把握不够,人物细节、特点、结构不够鲜明,导致脱离人物形象,情节不连贯,无法推动剧情的发展。另外,表演者在人物个性化塑造过程中,剖析角度、层面单一,导致人物共性化。

三、戏曲角色创作对戏曲演员的作用

(一)充分解读剧中人物,提高自身艺术素养

剧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是独一无二的,分析人物之间的共性与个性,深入探究剧中人物形象,可以有效地拉近与表演角色的距离。而且对戏曲人物的性格特征、情感变化、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的充分解读,有利于帮助表演者快速融入剧情角色,塑造性格鲜明、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阐述深厚的艺术内涵[2]。同时,还能够提高戏曲演员的艺术素养,增强艺术感染力,加强观众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增强人民对戏曲文化的认同感。

(二)丰富戏曲角色体验,提升艺术形象品位

创作戏曲角色就必然离不开对角色的体验,表演者只有在一次次体验中才可提高艺术鉴赏力,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再实现从体验到表演的转变,以达到最佳的表演效果。在角色创作中,角色的体验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另外,丰富的戏曲角色体验,有利于激发演员的创造力,提升艺术形象品位和表演水平。

(三)专注探究表演细节,优化舞台表演过程

戏曲角色中的一字一句都值得表演者深入研究,固然需要强化戏曲演员的创作意识,引导其专注探究创作角色的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把握表演尺寸,控制剧情发展的节奏,以促进整体效果,达到视觉、听觉的和谐统一,充分散发出戏曲艺术表演的感染力和独特魅力。只有当戏曲演员将细节表演出来,角色的内心情感和形象方可自然流露出来,观众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带入情境之中,为整个舞台表演增添生机。同时,戏曲文化也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四)掌握角色创作技巧,实现艺术的最高境界

戏曲表演者一般文化水平偏低,对文本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需要表演者加强理论学习和创新,把握塑造人物的“情、理、技”,打破程式部分限制,掌握并灵活运用创作角色的技巧。此外,发现创作角色的不足之处后,要及时完善,在不断探索中创新表演内容与形式,进而挖掘出戏曲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再以人民群众的视角通过戏曲传达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进而实现创作、表演、欣赏相统一的最高境界,满足观众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加快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播速度,为戏曲文化提供不竭的动力[3]。

总而言之,对戏曲角色的创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戏曲演员要加强基本功,不断地学习深造,积累丰富的生活阅历,体验多味生活,融合自己的理解,实现表演的形、声、神、情和谐统一,提高自身艺术水平和艺术修养,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感悟角色创作对自身起到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剧种表演者戏曲
戏曲从哪里来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现状与思考——写在江西剧种普查之后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手称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