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民俗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

2018-01-25 11:54聂晶晶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艺术家 2018年11期
关键词:神明民俗古人

□聂晶晶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中国艺术作品的创作环境、创作方法和创作需求都离不开节日民俗所带来的思维定式的影响,甚至在创作手法上都与传统的节日民俗有关。如今我国许多传统民俗都被西方风俗习惯淹没,如何让传统节日风俗以及农耕社会的诸多习惯为现代人熟悉,为现代艺术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让中国人建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也已经成了一个关乎国运的时代课题。

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产生的背景

要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进行探讨,明晰其产生的背景十分关键。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于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传统农耕社会,而在农耕社会中,人们以农作物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这就导致了气候的变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四季变换和二十四节气的流转在人们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节日风俗从操作和创作上都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各种必要因素[1]。

在操作上,中国传统艺术体现在由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所营造出来的特殊的生态环境上。在这种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得到有效的处理,故而对于艺术产生了原始的需求,希望通过艺术来处理这两种关系。

在农耕社会中,制约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自然条件就是四季的变化。四季变化制约着中国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在生产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春天的播种和秋天的收割,而生活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与播种收割相适应的祭祀活动,生活以生产为中心,以生产为前提。祭祀活动往往是以“社”为基本单位开展的对天地、五谷、祖先、神明的活动,这些活动通常以赛社的形式呈现,赛社活动轰动异常,最为明显地体现出了中国古人的狂欢精神,除祭祀行为之外,还体现为各种民间的文艺活动[2]。

这些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为祈求丰收的人文活动,而且具有强制作用。古人对于这些活动十分重视,认为这些活动的缺失会导致违背自然规律,会受到惩罚。为了增强这种活动的强制性,古人把它与天地神明等联系在一起,逐渐促使人们形成节日祭祀的风俗习惯。中国古代其他的节日民俗也与四季变换有关,每个季节的民俗都有着鲜明的特征,有着固定的内容,而文学创作便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3]。

为增强各种节日风俗的强制作用,诸如道教、佛教等众多的宗教信仰被融入节日民俗之中,成了一种强制力量。节日民俗以祭祀天地神明为核心,吸收宗教信仰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营造了特殊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各种风俗活动的兴起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契机和需求。

二、节日民俗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

(一)节日民俗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大量的创作动机、题材和主题

在民间歌舞、曲艺和工艺方面,节日民俗对其影响十分明显。在不同的节日中,都有特定的歌舞、曲艺和工艺,而这些民间艺术的推动与传承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节日民俗有关,这几乎成了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和引导即能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是一种适应民俗习惯的自觉行为[4]。

除民间文艺活动外,节日民俗对士族阶级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根据四季和节气变化的节日习俗是特殊的,也被人们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这种特殊之处表现在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事物的改变之中,体现着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变化。中国的诗人感慨时光易逝、物是人非,借最能体现时光流逝的节日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想法,由此而产生了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文心雕龙》有言:“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足以看出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流转对于诗人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无论是脍炙人口的杜牧在《清明》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是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感慨的“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无不体现着四季变换、节日习俗在诗人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

(二)节日民俗为中国传统艺术提供了创作方法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民俗中,古人在祭祀活动中所祭拜的对象是天地、五谷、祖先、神明等,人们通过祭祀活动来处理人与神明的关系。然而神明是一种非实际存在的事物,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实际感知。对于这种情况,古人采取了虚拟的方法。对于天地祖先,古人采用设置牌位的方式来将其具象化,而对于神明等,古人又采取绘制画像、塑造雕像来替代无形的神明接受人们的祭拜。人们虽然通过种种形式来将无形的天地神明具象化,但终究与其本身有所不同,人们只是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形象来作为呈现祭拜对象的一种形式。在中国传统的节日民俗中,常常会有巫师的影子,在古人看来,巫师是人与神明之间相互沟通的媒介,能够传达神灵的信息,帮助普通人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巫师们常常通过舞蹈来模拟神明的口吻向人民传递信息,这也是通过有像的实体来表现无形的神明的一种形式。节日民俗中对于神明虚拟化的呈现已经在数千年的演化与传承中形成了固定的想法,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艺术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

这种创作手法不仅仅体现在民间的艺术创作里,在文人士大夫的创作中也十分常见。在绘画中,画家讲究留白艺术,认为用空景来表现实景自成妙趣,这是虚实相生的创作手法在绘画中的体现。而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也会将想象与实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绝妙的氛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例如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诗人在夜晚点起灯烛,抚剑长叹,思绪便回到了沙场征战的岁月,这便是虚实结合在诗歌创作中的应用,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于杀敌报国的渴望与向往。又如陆游在所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没有单纯描绘自己自身的疾病愁苦,而是用虚写的手法描绘自己的梦境,金戈铁马,沙海冰河,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于祖国的无限热爱与甘愿奉献的精神。

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价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句空话,有无数的文化遗迹、遗物可来佐证。无论是远古的玉器、商周的青铜礼器、秦汉的兵俑,还是魏晋的佛像、宋元的山水画、明清的瓷器,都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见证,也是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万年不倒的民族之魂、民族之根。这些传统艺术恰恰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中华文化之所以为中华文化的基石。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方面我们也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都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不时流露出传统绘画造型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 语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形成离不开节日民俗的滋养与孕育,在农耕社会的大背景下,不同季节的不同风俗习惯对于艺术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无论是民间艺术,还是士大夫的创作,都离不开节日民俗提供的丰富素材和主题动机。在节日习俗的滋养下,我国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无与伦比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应当对传统的节日民俗加以传承发展,希望这些民俗风俗在不同的时代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灵感与创作动机,能够时刻提醒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作品,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基础。

猜你喜欢
神明民俗古人
民俗中的“牛”
画地为牢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民俗节
王的神明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漫画民俗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