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万春,张 军
城市电视台:让民生新闻栏目更具竞争力
韩万春,张 军
(芜湖市广播电视台,安徽 芜湖 241000)
城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既是保持住收视市场竞争地位的“王牌部队”,也必须直面新媒体及传统媒介之间竞争,自身发展逐渐故步自封、缺乏创新及收视、影响力双下降的严峻现实。本文力图从造成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困境的内部原因入手,通过以下措施寻求破解之道:完善城市电视台的新闻采编与制作机制,合理调配资源,开展错位竞争;着力打造新闻评论风格、以深度和个性化解读为特色的新型民生新闻栏目; 以“大民生”的理念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引领民生新闻的“微创新”,做大气、高品质、富于人情温暖的民生新闻节目;进一步强化民生新闻栏目的社会服务意识,满足观众的资讯需求、帮忙需求和监督需求。
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竞争力
从2000年左右兴起的民生新闻栏目,一度成为了城市电视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杀手锏”。面对当前激烈竞争的环境,城市电视台以“民生新闻”为突破口,将其紧接地气的特性,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百姓诉求的服务风格充分发挥,从而在激烈的收视竞争中赢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一些地方台的民生新闻栏目,影响力远超当时热门的综艺品牌节目。《南京零距离》等节目更是成为现象级的城市民生新闻栏目,引起竞相研究与模仿。笔者所在的芜湖市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芜湖台”)首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生活传真》,以完全生活化的内容、快速的新闻事件报道、完全脱离了传统时政新闻的窠巢,引起了观众的极大收视热情。2003年开播之后迅速成为芜湖地区的品牌栏目,收视份额不断上涨,收视率长期稳定在6.5以上,在与央视、卫视的主要品牌新闻栏目的竞争中完全不落下风,并由此带动了整个频道收视份额与影响力的提升,使得《生活传真》成为芜湖地区家喻户晓的品牌媒介。
媒体竞争的态势是不停变化的,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新闻网站、微信客户端、公众号,各种新闻及资讯交流的APP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在极大地方便人们交流与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电视台的新闻栏目面临着新的竞争压力。民生类新闻资讯同样是新媒体开拓市场的利器,而其传播的时效性、不断推出的创新形式又使得城市台新闻媒体处于相对被动的竞争地位。除此以外,即便是传统媒体之间,无论是报纸、电台还是电视台,民生新闻已经成为常规武器,不再具有一经推出新栏目就具有的轰动效应,同质化、琐碎化、浅层化等民生新闻栏目的弊端也逐步显现。
对内面对发展日渐落入俗套的节目制作模式,对外直面新媒体采编新模式对城市台新闻节目的巨大冲击,我们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节目,让民生新闻栏目更具竞争力,保持城市电视台在媒体竞争中的一席之地呢?
笔者通过分析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现状,来寻求这个问题的破解之道。
不可否认,目前城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相比较其它自办节目而言,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收视大户,栏目影响力仍然是整个频道、甚至整个电视台对外拓展收视市场的“王牌部队”。但是相较于十年前,不仅收视率有明显程度的下滑,栏目的辐射能力与影响力也有相当程度的下降,广告的承载力有限,栏目品牌价值逐步缩水。更为严峻的是新媒体对民生类新闻栏目的严重冲击,如果民生栏目在新媒体的融入上不能全力以赴,善于利用其特性为己所用,民生类新闻栏目的生存与发展必将受到严重挫折。
据CSM媒介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的城市电视台75%的频道出现收视下滑,在与央视组、卫视组频道的竞争中,城市台只保住了7.7%的收视份额,呈明显下降趋势[1]。而真正维持住城市台阵地的,还是集中在18:00-1900时段开播的民生类新闻栏目。维持住这段生命线,对城市电视媒体来说至关重要。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民生新闻栏目早已风光不再。收视率的下降是个很容易看到的问题。芜湖台的《生活传真》近年来也呈收视率与份额明显下降的趋势,2017年5月其收视率平均为3.96,而2016年同时段为5.06。该台2008年6月在新闻综合频道中新开播了民生新闻栏目《第一看点》,虽然最高峰时也达到2.0以上的收视率,但最近两年下降明显,2016年中期已降至1.0以下。民生新闻栏目面临的严峻形势可见一斑。实际上,这也是城市电视台具有共性的现象,尽管民生栏目依然是其“救命稻草”,但其收视下滑也带动着城市电视台收视份额的总体缩水,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伴随着收视率的下滑,是节目影响力与辐射能力的减弱,直接表现就是承载广告的缩水,以及电视营销推广活动中品牌价值的降低。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新媒体的有效分流,加上民生类电视栏目越来越显示出的故步自封、囿于套路的僵化模式,栏目的吸引力对于观众而言无论如何也难以保持,下降就成为必然的现象。
在导致民生电视新闻栏目困境的多重原因中,外因(传统媒体之间和新媒体竞争)虽然很明显,但长期以来城市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不重视节目的升级换代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概括起来,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1.民生新闻的题材同质化较为严重。同一地区,新闻题材和报道内容每天都重复出现,很多城市电视台开办多个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栏目的扎堆出现,占用了城市台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采编力量更加紧张。芜湖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一度也达到过4~5个。为了抢收视率,很多栏目连播出的时间段都一样,相同的题材,雷同的节目,有的观众根本区分不出是哪个频道的节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重复,时间长了,观众也产生了厌倦和反感。对这类新闻渐渐失去了兴趣,不仅浪费了新闻资源,也流失了观众。
2.很多民生新闻缺乏思想和深度,简单的热线+新闻模式,对“民生”含义理解的过份狭窄导致栏目定位上的不清晰。这集中表现在很多城市电视台的民生栏目中,大多数的新闻选题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给观众留下鸡零狗碎和鸡毛蒜皮的感觉,小车祸、小监控和小案件题材特别多,相同题材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屏幕上。很多编导严重依赖热线电话,捡到篮里都是菜,有什么报什么,不管新闻有无价值、也不管倾向是否正确。缺乏必要的新闻策划意识、发掘新闻内涵的眼光。加上很多栏目制片人认为“民生”就等于社会新闻,只要是家长里短、吵嘴打架等内容就乐此不疲,缺乏有意识地去寻找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去组织和挖掘内容,只知道就事论事,这样就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新闻总体上缺乏策划与整体安排,显得杂乱无章,二是栏目没有深度,没有思想,因过分关注一些家庭情感话题、奇闻异事而显示出低俗化的气氛。
3.缺乏严格的节目运作机制、人员素质成为瓶颈。很多城市电视台缺乏严格的节目运作机制,采编模式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时政新闻制作方式,只不过将内容换成了民生新闻而已。记者、编辑之间沟通机制缺乏,编辑的策划思路和记者的采访实际之间很多时候是完全脱节的,这就导致编辑节目成了“有什么吃什么”,没有“点菜”程序,节目自然就没有话题性和整体性,策划性更是很少体现,观众看久了就会觉得千篇一律,有些有话题性、想多了解的新闻却没有展开说,有些没什么话题性的新闻偏偏又很啰嗦,不关注观众兴趣点、随波逐流的节目就像没有思想的行人,散漫而无预期,吸引力自然下降。其它的机制,包括快速的审发稿机制、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节目包装与推广机制也不如人意,更为掣肘的是城市台的民生新闻采编人员素质成为制约节目水平提升的主要瓶颈因素。很多城市台都存在着新闻采编人员流失严重的现象,这同样是媒体竞争在人才资源市场的正常反映。民生新闻栏目既需要充满朝气、干劲十足的一线记者,也需要具有一定新闻眼光、善于策划与节目创新的资深编辑。但这两类人才正是城市电视台既缺乏又不断流失的,如何稳定和建设一支成熟而稳定的采编队伍同样是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既然城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的困境的成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那么其破解之道也应内外结合,简单地说,就是:对内,苦练内功,做出特色和个性;对外,稳定队伍,积极与新媒体相融合。
城市电视台在稳定民生新闻的采编队伍,加快与新媒体融合方面,目前已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在“新闻立台”的指导思想下,更新选人用人机制,让分配机制更多地向一线采编人员倾斜;逐步实现与新媒体平台的无缝融合与良性互动,捋顺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善于利用网站、公众号、APP来延伸节目内容,收纳线索和反馈,打造以节目为中心的传播矩阵,最大限度地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
但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归根到底还是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媒体固然来势汹汹,但“内容为王”依然是节目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打铁还需自身硬,苦练内功,才是出路。要做有特色和有个性的民生新闻栏目,寻求发展之道,笔者认为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四条。
城市电视台的新闻采集能力是有限的,合理配置资源决定着城市电视台节目的成败。在视频采集技术日趋便利化、完善化的今天,电视记者逐步从繁琐的技术设备操作中解放出来,更有利于在采访中获取更多信息量。在这个背景下,发挥传统媒体的整体资源优势,加快“中央厨房”建设成为可能。简单地说,就是将力量更多地向采编一线倾斜,全台成立总揽全局的新闻采编中心,根据新闻资源特性和新闻栏目定位,统筹安排采编人员。改变原先频道制状态下各家自成一体、重复采访、重复播出但均感采访力量不足的各自为战的状态,弃绝内部的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全局运作,合理布局,分众传播,实现“点菜吃饭”。具体到民生新闻栏目上,就是要根据采编力量,合理进行节目布局,整合资源,错位竞争。如芜湖台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经过近年来的整合,最终确定为两档:新闻频道的《第一看点》和生活频道的《生活传真》。《第一看点》主要面对文化程度较高的观众群,以策划类的专题系列新闻为主,侧重于节目的深度和评论风格;《生活传真》主要面对普通市民,侧重于生活化的新闻讲述和大信息量的资讯服务。两档栏目各有重点,定位不同层次观众需要,最大限度地以民生新闻这一最具竞争力的新闻资源锁定更多的本土受众。有了错位竞争的态势,“中央厨房”的合理调配,记者可以根据不同栏目各个阶段的策划重点,对新闻资源进行开发和处理,形成不同的新闻产品以供不同栏目选用,以往一条新闻几名记者同时上阵的情况不再出现,资源可以有更多的利用空间,稿件的自由度、数量及质量大幅提高,采编人员不再疲于奔命地维持着一条粗糙的新闻流水线,民生新闻栏目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也将得以缓解。
栏目有声音,新闻才有力量。民生新闻大多就事论事,很少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即便有些评论,要么立场不明,要么没说到点子上。城市电视台在很多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话题上,是很有发言权的,但由于编导经验缺乏、很难把握好尺度,往往评论观点很含糊,属于和稀泥的风格。时间长了,老百姓自然不会爱看。媒体是需要有自己个性的,就一个新闻事件,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必须合理合法,还要合乎社情和公义,这就需要编导既要很好地研读法律政策、又要根据新闻事实据实发声,把握好尺度,做到掷地有声,态度鲜明,言简意赅。长此以往,栏目的个性得以发挥,评论的风格得以彰显。
由于民生话题对观众的吸引力,所以采取评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应该做到利用各种沟通方式、尤其是新媒体渠道,让观众成为评论的主角。一是尽可能在新闻中采访更多、更具代表性的市民,让他们就采访的新闻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二是可以就某个比较集中报道的民生话题,邀请观众代表走进演播室直接与主持人交流与讨论。这样让观众一吐为快,不仅使新闻内容更丰富、生动,说开说透,更让观众参与了节目的流程,融入到节目里,让他们更加感到节目是为百姓发声的,从而加大对节目的支持度。其次,民生新闻栏目应组建自己的评论员队伍,邀请资深评论员针对每天热点事件和重要新闻写出短评,做到观点独到,语言犀利,表达直接。栏目既可以让主持人成为评论主角,也可以专设评论嘉宾,现场对重点新闻及话题进行评点,嘉宾应具有鲜明个性,而其个性与栏目风格应该是合拍的。此外,栏目可以以滚动字幕、微话题讨论等形式,将观众通过来电、微信、微博等发表的评论意见进行展示,让栏目真正成为与观众沟通互动的有效平台。
在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在新闻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新闻的竞争再也不仅仅是第一时间抢时效和先机的竞争,同时也是提供第一时间的解读、第一时间评论的竞争。媒体要有自己的声音,新闻要有力量,就要进一步拓展新闻时效性的内涵,加强评论,力争做到观点独到、力透纸背,把评论作为自己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把原先紧靠“热线电话”一招鲜的节目着力打造成具有新闻评论风格、以深度和个性化解读为特色的新型民生新闻栏目。
民生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决定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走进寻常百姓家。菜是一样的菜,能够把同样的食材,烹制成不同的味道,常变常新,才是真功夫。做节目也是一样,创新求变很重要,不然每天面对同质化的新闻,耐性再好的观众也会忍不住去调台。但民生新闻栏目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通过持续的、有效的“微创新”来实现。与整体性的改版、彻头彻尾的内容形式调整不同,“微创新”更侧重于栏目品牌价值、内在风格与特色的保留,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逐步完善栏目的表现形式、内涵表达和品牌精神,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应以“大民生”的理念和人文关怀的精神,来引领“微创新”的方向,以提升民生新闻栏目的品质和精神。
首先是民生新闻必须树立“大民生”的理念。在城市台众多的民生新闻栏目中,很多栏目的编辑思想并无整体规划,对民生的理解也很狭隘,认为只要和传统时政新闻、会议新闻有区别就是民生新闻,一些奇闻异事、治安案件、交通肇事、家庭纠纷等一时成为栏目的“宠儿”,甚至有些新闻仅关注其低俗、猎奇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它更重要的新闻价值。这也就导致很多民生新闻栏目格调不高,观众流失严重。应该说,以上各类新闻的确属于民生范围,但并非主流。真正的民生就是要切实关注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热线新闻中很多是市民的投诉、希望栏目曝光,但这仅仅是事件的表象。电视台的栏目就是要通过这些线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去采访和督促有关部门解决,或者给出解决方案,包括对具有共性问题的处理等。这就要求电视人要具有“大民生”的眼光,把市民生活相关问题统统纳入,就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做大策划,不仅仅做调查,更要提出建设性意见。比如芜湖台《第一看点》就开辟了一个子栏目《问政》,该子栏目每周都会派出记者走进社区,收集民情民意,征集他们对政府涉及民生的相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新闻报道,在栏目及新媒体上播出与推送,效果非常好。比如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大家普遍关心的民生选题,对于这一类问题,记者要深入报道,详细调查。这类选题老百姓愿意看,职能部门也有话说。记者要抓住报道时机,把这类选题做大做透,而不是简单地做条新闻,做一下政策解读。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深度报道和评论,成为关系到千家万户利益诉求的“大民生”新闻,才是有意义的,才能真正把话筒对准公众,为广大百姓说话。树立“大民生”理念实质上是提升民生新闻品质的一种努力。
其次是要以鲜明的人文关怀来使民生新闻栏目“温情化”,做富于人情味的节目,从情感上抓住观众。当前影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在于过分追求眼球效应带来的商业利益而忽视了节目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尤其是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这个群体由于缺少表达自己权益诉求的机会或能力,他们的合法权益比一般人更需要得到关注。因此,民生新闻栏目应更多地去了解、反映他们的诉求和声音,更多地运用媒体的影响力去维护他们的平等权益。这种关注不仅仅是简单的同情和救助,更多的应该是以尊重的心态和平等的眼光,去展现他们的努力、生活、精神和追求,为他们创造机会、改善自身,以人性化的关怀让新闻充满温情,这也正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大民生”理念和人文关怀的精神引领下,我们可以从节目形态入手,力求形式微创新;可以从视角和深度入手,力求内容微创新;还可以从拓展新媒体渠道入手,力求模式微创新。但创新的目的就是要使我们的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和观众之间“心有灵犀”,充满人情味的,高品质的公共新闻,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还原给大众一个真实而主流的社会民生图像。
简单地说,就是要把把观众当成用户,把栏目看作产品,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为我们的收视群体着想,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民生栏目的服务功能。这种服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层面的,比如节目的字幕、画面设计,编排技巧与风格等都要照顾观众的收视习惯与方便;更重要的是栏目的发展思路上,要满足观众在三个方面的需求:资讯方面、求助方面,以及新闻监督方面。
民生新闻栏目之所以长期以来受到市民观众的热捧,根本原因在于其接地气,关注的是市民身边的大事小情,许多问题经过栏目的报道会很快得到反馈或解决,也更加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栏目提供的关于就医、升学、求职、出行等方面的信息和资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那些不善于利用新媒体查询信息的观众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方便。现如今,很多城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注重发挥媒体的帮忙职能,利用上传下达、横向沟通的有效渠道,帮助市民解决实际问题,效果非常不错。媒体监督更是民生新闻栏目取信于民的重要手段,观众提供的大部分新闻线索都涉及到媒体曝光,如何在满足他们舆论监督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与责任部门有效沟通,不仅治标而且治本地解决问题,成为民生栏目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应该说,观众这三个方面的需求,民生新闻栏目每天都会面对,但这个任务完成得如何,却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节目的评价。资讯服务是基本服务:人们经常看到,尽管很多新闻节目的时间很长,但节目信息量很少,很多民生新闻本身价值不大、事情也很简单,但所占篇幅却很长。有的新闻甚至做成连续报道,画面、文字不断重复,但有效信息量却少的可怜。这一方面与栏目人手不够有关、需要填充节目时间,一方面与编辑把关不严有关,缺少资讯信息的收集。资讯服务是栏目的基本服务功能,尤其是一些实用资讯的编辑和播出,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全面实用,这就需要编导要有整体策划意识,适当安排节目的资讯比重。新闻中的信息量就更是如此,必须要挤掉水分,留下“干货”,严格把关那些“注水新闻”,否则观众既看不到多少有价值的东西,新闻编排的篇幅和余地又受到挤占,捉襟见肘。帮忙服务是常规服务,也是拉近观众与栏目距离的有效措施,但如何做好却大有不同。从根本上说,要求每一个编辑和记者都有真心为观众帮忙、替观众跑腿的意识,从心底为用户真帮忙。在民生新闻中,求助和帮忙节目占了很大比重,很多普通百姓遇到困难,无论大小,只要无法解决,就想到给媒体打电话。虽然很多时候,媒体也有局限,但是对于这些需求都应妥为处理,尤其是对那些我们能够帮忙解决,又能做成节目的求助,就要义无反顾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帮忙线索中,要注重选取那些有故事,能感人,可以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情感的采访对象和事例,体现媒体的关注倾向、塑造媒体的公益形象,比如对人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注,对疾病和生死的关注,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对妇女儿童的关注,应该成为节目帮忙报道的主要内容。芜湖台的民生栏目《第一看点》中,就注重打造了帮忙活动的品牌—子栏目《圆梦》,该子栏目通过找寻需要帮助和圆梦的典型人物(重点是普通群众、弱势人群),发掘他们的情感及圆梦故事、追求,然后联系爱心单位及人士进行扶助。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许多观众自发地加入到爱心救助队伍中来,帮助困难群体圆梦,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风气。观众的新闻监督需求服务,是民生栏目的核心服务功能,这也是最能体现媒体个性的地方。在城市台的新闻运作实践中,最需要提醒的就是把握好监督服务的度,态度需要鲜明、立场需要坚定,必须严守法律和政策的红线,言之有据、评之有理,曝光类新闻必须有确凿的事实依据,据实发声。同时,理性的与相关当事方沟通,以事实说话、曝光监督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无论什么样的解决及结果,都应及时反馈给观众,做到有始有终,即便没有满意的结果,也必须要有相应的回复。尊重观众的这些需求,有效地满足这些需求,需要我们切实把自己当成观众,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只有这样,节目才能也获得他们真正地尊重。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民生新闻栏目依然是城市电视台发挥本土化优势、直面严峻竞争态势的立足之本。电视人所不断思考的,就是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策划水平、寻求各种创新表现方式,将民生新闻的巨大生命力转化为电视媒体的持续影响力,让城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更具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的增强,首先取决于对节目核心制作原则“内容为王”坚持:尽管传播渠道在不断更新,新媒体更是以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填充着人们的信息交流空间,但是高质量的民生新闻资讯、社会话题评论、深度连续报道等依然是奇缺的,而这些内容正是经过多年新闻工作实践的城市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优质内容提供者应该是城市电视台的准确定位。其次,城市台民生新闻的竞争力能否增强,还取决于能否降低内部损耗、形成高效协调合理配置的新闻采编机制:城市台的资源配置必须有所取舍,必须向优势栏目倾斜,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否则就会导致长久以往无“钢”可用的尴尬局面。在此基础上,如果城市电视台能够倾力于民生新闻栏目个性化深度评论风格的培养,“大民生”理念的形成和人文关怀的注入,以及受众在资讯、帮忙、监督等方面需求的满足,城市电视台应该会使原本就具有广泛关注性和参与性的民生新闻栏目更加具有深厚的社会底蕴,更具影响力和关注度,更能深入人心,体现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在媒体竞争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1] 周欣欣.城市台整体收视现状:75%的频道收视出现下滑,民生新闻成生命线[EB/OL].搜狐网,2017-07-15.
[2] 陈智星,杨玉娇.地市台民生新闻栏目发展困境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5(6).
[责任编辑:东方绪]
2018-05-10
韩万春,男,芜湖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主任记者 ,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研究;张军,男,芜湖市广播电视台记者,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及新媒体研究。
G214
A
1672-8122(2018)06-00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