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滨 深圳交响乐团
小提琴属于旋律性弓弦乐器,音色更加接近于人声,且单旋律线条的表现力,是我国的民族音乐本体形态所重视的,大多呈现的是线性思维的主体。小提琴的单旋律表现形式及我国民族音乐线性思维特点存在相同联系,这就提供了便利性的条件给小提琴走上中国民族化道路。
我国各民族间文化及历史差异化,以及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不同风格的民族艺术油然而生。进行加工再创造的方式,是通过对民族素材的利用,促使有一种全新的艺术生命力产生于小提琴这一外来音乐中。在创作小提琴的音乐中,民族民间音乐形态的各领域是作曲家较为重视的对素材选择的地域。有一些按照说唱、戏曲音乐以及民族器乐曲、歌舞音乐、创作歌曲等改编、移植的,有直接对民族音乐曲调的应用,还有一些形成全曲完整音乐主题,采用民族音乐作品中部分片段或曲调创作的[1]。
一些小提琴曲的表现手法、节奏及韵味从我国美学、哲学、民族民间音乐、民族精神、古典文学中获取的灵感,而似乎表面上是反传统方式,实质是更深层对民族文化的继承。现成的民族音乐曲调在小提琴演奏中是没有直接引用的,但是在旋律特色及风格上,和民族音乐或多或少存在着联系。纯粹与中亚伊斯兰、欧洲音乐关系密切的是少量的小提琴曲,且有很少或者说是没有和我国汉族音乐的联系。在架构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时候,通过基本完整的民族音乐,之后将各种音乐进行融合汇总,进一步深化音乐的内涵及性格。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直接吸收及认同,可从创作的方式体现出来。
我国的民族音乐以千回百转、蜿蜒起伏为美,且是不刻意追求节奏的音乐。这一特点相符于西方音乐音符间分明的界限、音符固定及节奏匀称的特点[2]。在小提琴的演奏中,我国传统音乐的线性美依据乐曲的表达内容及情绪进行节奏的划分,普遍采用弹性节奏。如在戏曲音乐《梁祝》中,采取了“紧打慢唱”的方式,用于表现在梁山伯坟前祝英台的悲痛心情,体现出乐曲的民族韵味,且唱词及演奏节奏的划分是不一致的。除此之外,较少会出现一些音腔表现技法于西方小提琴的演奏中,像揉、绰、注等。但是我国的小提琴演奏,对于吸取主题及内涵的表达,大量采用了装饰音、滑音、揉弦、颤音等手法,其鲜明的体现可以在《江河水》《彩云追月》等著名曲目中体现出。
我国自身具备一套完整化乐器演奏传统音乐。在设计的时候,我国的民族乐器促使每个音可运动起来。如琵琶的品距及弦高,对音色及音高均产生了改变,方便左手推拉吟揉;竹笛获得音色的变化,是通过不同的按孔方法;编钟的音色于不同的位置是不一样的;而二胡有更多揉弦方式的可能性,因其没有指板。我国的古琴最具代表性,一个音可将无限风情演绎出来,且通过持续与震颤、虚与实、游移与阻断等变化。在演奏技法上,自从小提琴传入我国,其受到民族器乐的影响,且小提琴音乐模拟的对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润腔”及音色的特点,通过对我国民族乐器演奏手法及音色的模仿,小提琴音乐增强了民族的特色。如《广陵散》中我国古琴走音、泛音等发声方法是小提琴所模仿的,获得丰富多变的音响。
腔音的塑造是最先线性美的塑造技法。装饰音、垫音和滑音是西方音乐通常不会使用的,追求音阶的准确及平稳。但是,我国的小提琴演奏用于对乐曲情绪内涵的表达,通常选择滑音、双弦音和多弦音,且我国的小提琴演奏在节奏的划分层面,是按照乐曲的情节进行的,较为随意,不像西方小提琴演奏的规律性,讲究“有借有还”。除此之外,在进行演奏时,我国的小提琴表演者会进行特殊化的处理,针对乐曲的某些音符或者是某一小节,按照作品的风格及内容,形成我国创新性的小提琴演奏风格[3]。
五声旋律技法是伴随着西方的小提琴音乐应运而生的,在对西方音乐作品的演奏中,二度音程的演奏可以较轻松地完成,因其手指间距较小。但是,到了五声调体系当中会逐渐地加大,所以多少会有些不太习惯,针对于习惯演奏西方曲目小提琴手,需一定的练习,指距伸张方面是五声旋律技法必须练习的,因低把位指距较大,小提琴高把位指距较小,决定指距伸张练习可慢慢过渡到低把位,通过从高把手开始。通过上述的练习,在演奏时小提琴手就会有较为轻松的手指伸张和起落,且双音的演奏练习也是小提琴手需要完成的。进行五度、八度双音练习是基于熟悉了四度之后,用指尖或者指腹来按弦,注意手型姿势是练习时需要做好的。
波音、回音、颤音、倚音等均包含于装饰音中。装饰音在西方古典音乐中是有严格化规定的,然而,在我国装饰音是小提琴作品中应用最丰富及广泛的表现手法之一,是一种即兴发挥的状态。如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夏夜》等乐曲中,不同的速度及位置可表达出不同的韵味。所以说每个装饰音的虚与实、长与短等,需符合音腔的表现,同时要求细节的变化,但是西方的音乐演奏是不随意装饰或增减的。
结 语
我国的小提琴音乐作品,深刻地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的特征,以及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和艺术表现形态,有助于在推陈出新的条件下推动我国民族小提琴音乐走向更大的世界音乐舞台。
[1] 梁瑾.中国民族风格小提琴音乐中的滑音演奏技巧——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09,26(4):102-105.
[2] 戛威.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技巧及其训练研究[J].大众文艺,2011,(15):33-34.
[3] 王俊.论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颤指技巧[D].山西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