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哲 刘嘉琪 太原工业学院
“创意地图”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地图而存在的。地图是一种用来记录自然地理位置的准确信息图,而“创意地图”首先属于“地图”的范畴,传统地图具有概括性、直观性、客观性、整体性、科学性、符号性与信息传达性等基本特征。
创意地图相比传统地图,其特征则不啻于此,它具有自身的文化价值与独特属性。艺术性与情感性属于创意地图区别于传统地图的本质区别。创意地图的艺术性意味着这种地图不需要完全纯客观地反映真实,这里指的真实包括正确的比例尺、详尽的数据、准确的方向指引等。英国伦敦地铁系统地图改变的案例对于说明该问题具有代表性:“UERL联合企业或者伦敦运输局改变了人们对于都会的认识,在所有方式之中,没有什么比地铁系统的地图带来的改变更持久而深远。这个异常简单易读的地图于1931年被采用,非常有效,以至已经成了大多数人头脑中的城市图像[1]。”伦敦地铁地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1924年伦敦地铁地图
图2 1931年伦敦地铁地图
不同于之前的地图将车站标注在正确的地理位置上,新地图不仅以水平、垂直和45°角来安排线路,而且放大了中心区域的车站距离,也缩小了远郊的车站距离。如此一来,地图发生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视觉上给人们的感受。伦敦看上去比它实际上要小得多,因为边远区域看起来离中心很近。这样的地图具有易于阅读的优点,同时,因为让远郊和中心的距离看起来很短,也诱导了人们进行本可能犹豫的旅行。
第二,地图趋于规则化、几何化。它歪曲了旅途的实际长度,比如从鲁斯利普到雷顿斯通看上去没有实际那样远得可怕。不仅如此,地图也使得一些旅途中的障碍看上去远比实际小。特别是从一条线路转乘到了另一条线路的安排,在地图上是通过一个标准符号来表示的,它模糊了在某些车站转乘的实际困难。尽管随着车站的建立,线路之间的连接逐渐得到改善,但是整个系统原本就是由独立公司经营的一系列分离的线路,这种影响延续下来,而且仍然在延续。例如,在国王十字站从北线换乘到环线需要经过两个电梯、楼梯,走上几百码,这些换乘的困难都没有完全表现在地图上。
也就是说,地铁系统通过一些非纯客观的表现,非常成功地为一系列原本并非按照一个系统构建起来的铁路赋予了秩序和条理的外观。伦敦运输局的设计政策究竟对激起人们旅行的欲望有多深的影响很难统计,但是形成的结果是,通过让出行显得不费力气、容易且愉快,设计带来了大量的休闲运输量。
通过伦敦地铁地图设计策略的改变可以看出,这类地图并非以精确为最终目的,而是经过设计师的主观处理,以规整的形式感来呈现,但带给接受者的是心理的变化,从而更愿意出行。“创意地图”在设计实践中也要求设计师经过主观的处理,以带来更加丰富的功能。
从地图绘制历史上来看,在四五千年前,古巴比伦、古埃及人已经开始绘制适合当地人使用的地图。我国最早的该类地图案例可追溯到大禹治水期间,当时相传大禹治水有三宝:河图、石斧与避水剑,地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1999年,孙晓琴根据当时的地质资料《五臧山经》绘制出《帝禹山河图》,将山水的绘制与地理位置的标识相结合,体现了艺术性与科学性。另外,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山水及风俗画也有艺术地图的特色,如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这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作品,均对现代创意地图的设计实践起到启发作用。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风起云涌,创意产业是文化发展到相应阶段的必然产物。约翰·霍金斯曾《创意经济》一书中提到,全球创意经济所带来的经济创收飞速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一阵浪潮。同时,我国政府也积极支持本土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出多种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
创意地图引起了许多旅游胜地、文化单位与学校机构等的青睐,以供游客、来访者及学生使用并收藏,创意地图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表现形态之一,具有明显的实践推广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能够反映学校所独有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以校园反映学校校园风貌与精神为目的,根据设计者的创意,开发文创产品。它的开发与校园环境、人员特征、学校定位等密不可分,因此,校园文化产品不会独立存在。而其产生也来源于师生、校友、相关人员的情感诉求与精神追求,同时,校园文创产品的产生也是对校园品牌建设的重要视觉实物渠道。当学校需要宣传自身文化与形象时,校园文创产品承载着校园精神的视觉叙述、全体成员的荣誉情感、社会各界的文化认同等。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对于校园而言,能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起到凝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向心力作用,能够更生动直观地推广校园形象。校园品牌形象的建立对高校文化的传播与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而创意地图作为综述性、概览性较强的承载物,在品牌建设中也具有巨大的潜力与前景[2]。
高校创意地图在设计实践中,首先要满足的是其功能性,因此,功能也是创意地图应该满足的首要任务。创意地图的使用目标人群主要包括新生、校友、院校交流人员、社会人士(包括有合作需求的企业、学生家长等)。因此,创意地图应体现校园布局规划、地标建筑、功能区域等。例如,图书馆、教学楼、休闲娱乐及行政办公等场所的分布,对于新生及其他人员而言,在陌生的环境中迅速定位寻找的目标,满足指引与向导的功能至关重要。
创意地图往往以手绘形式来呈现。如果通过航拍获取高清照片来制作地图,图片效果确实清晰,但总觉得少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情感,且缺少了信息的取舍与形式感的考究。手绘则可弥补照片这一缺憾。自设计发展到后现代以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设计师们结合文化文脉、自身情感、地域特点等多种因素,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内心诉求的产品,使设计变得更加人性化,更符合“人”的需求。因此,校园手绘创意地图也要切合这一时代的趋势,为高校文化建设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校园创意地图也适合用扁平化风格来表现,因其信息直观、简洁明了。另外,现代人也习惯于观看动态产品,故静态收藏与动态移动的数字创意地图应共同作为设计实践的追求目标。
日本电通执行创意总监镜明提道:“独具个性、与众不同是创意人的主要追求,时刻拥有自身特色及区别,民族的意味着世界的。创意时刻需以多元形式存在,不管市场大小,打破所谓的规则是必然的[3]。”也就是说,从本土出发,创作具有创意特色的文化产品吻合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与趋势,而多样化也是创意地图设计实践的未来发展趋势。
从情感方面来说,校园手绘创意地图起到了一种情感维系的作用,它给初进校门的新生一种情感引领,并将这种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情感。对于走出校门的校友而言,唤起情感共鸣,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想起在青葱岁月经历过的人和事,在未来的生活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地图作为收藏品,有助于其回忆与总结过去,更加珍爱生活,引导未来乐观的生活态度[4]。
结 语
因此,创意地图具有功能良好、饱含情感、形式丰富的优势,其功能属性与艺术属性等在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与推广中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1] 阿德里安·福蒂著.欲求之物:1750年以来的设计与社会[M].苟娴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 樊幸,张道海.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J].包装世界,2016,(03):110-111.
[3] 日本电通执行创意总监镜明:重新涂写世界的创意地图[J].广告人,2004,(Z1):155-156.
[4] 高静静.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