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德治思想

2018-01-25 09:10殷全正
山西青年 2018年20期
关键词:私德公德德治

殷全正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习近平新时代德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方针、政策,其中德治思想在总书记治国理政中占有重要位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德治思想,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动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1]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够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而当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越。在这一历史时期只有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的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无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把他的思想称作强大的武器,使我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是完全正确的。在新时代,德治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道德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我国道德建设才会在新时代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站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进行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我国的道德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指导实践的伟大创新。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的道德建设才会取得巨大进步,实现长足发展。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

道德就其实质来说,是社会生活对人们一种要求,是调节各类社会关系的一种准则。由于人们在生活中总以一定的身份出现,处在一定的关系之中,因此,任何一个社会对人都有道德要求,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有明确的价值观作导向。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了代表古希腊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四主德”。随后,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四主德”,其德性论代表作《尼各马可伦理学》详细论述了体现人类美德的“智慧、节制、勇敢、正义”。到了近代,西方提出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在我国封建社会也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今天,我们国家经历了沧桑巨变,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我国十几亿人民共同的价值标准和价值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新时代道德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公开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种信仰去认识了解它,去用实际行动践行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治。

习近平总书记常常提到:“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的生存离不开道德,同样一个国家的发展也离不开道德。对于个人来说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作引导,对国家来说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培养公民的价值认同也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德治思想的关键。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规范公民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向上向善发展意义重大。

三、走先公德后私德的道路

谈论道德必然会涉及到“公德”与“私德”。自梁启超以来便展开了关于“公德”和“私德”的讨论。维新变法失败后,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梁启超为挽救民族危亡被迫流亡日本,创办了《新民丛报》。在《新民丛报》中梁启超站在了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写下了《论公德》、《论私德》。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

在我国封建社会强调的重点是私德,主张先私德后公德。个人品德的培养是应该放在诸如家庭美德、职业道德这一类的社会公德培养之前。儒家思想认为,一个人必须首先修心养性,而后才能具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能力。这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有很大关系的,这条道路对当时社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过渡强调私德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社会公德的建设。新时代,我们要更新自己的观念,结合时代背景正确分析,找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道德建设路径。

今天,我国社会的政治趋于更加民主化、经济更加繁荣化、文化更加先进化,我国传统的先私德后公德的道路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必须在同时注重公德与私德的基础上更加弘扬公德建设。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就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2]时隔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子、忠于祖国、忠于人民。”[3]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到:“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4]可见,总书记的德治思想不仅停留在国家层面也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培养的辩证看法。从封建社会的先私德后公德到今天的先公德后私德,这是公德道德建设路径的重大变化,是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着眼于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战略决策,是推动我国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

四、落实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基本方略

坚持法德并举、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多次强调,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二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只有牢牢地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让法制和道德相互促进,共同发挥其作用,才能推动社会稳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离不开德治,德治是法制的基础,法律约束的是人们的行为,而道德影响的是人心。

落实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基本方略需要理清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说,道德是法律的较高要求,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一个社会只靠法律来维系其正常的社会秩序是不和谐的,同样一个国家只讲道德不讲法律也是无法运转的。从功能的角度来说,法律的主要功能是“惩恶”,而道德的主要功能是“扬善”。从两者产生来源的角度来说,道德更多的是由人们的习惯养成和教导生成,而法律的制定则是人的理性的表现。因此,依法治国离不开道德,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道德的力量,同时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使法律促进道德建设的完善,使道德成为法律效力发挥的最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重视教育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目前高校思政工作的核心问题:高校需要栽培什么样的人、用何种方式去培养以及培养是为了谁。另外总书记也着重指出高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思政教育不能零零散散,必须结合教学过程并贯穿始终,以此来为我国的高校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与北大师生共同交流了高校德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主席时刻强调把德放在第一位。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站在新的时代,开启新的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德治思想,无论是对于今天我国的道德建设还是对于今后的社会健康、和谐、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私德公德德治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荷叶礼赞
雷云:基于四种类型公德行为的教育策略
私德教育
太没公德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隐私”是个公德概念
从不等式证明的激活策略看数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