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芬 李 军 杨兰芹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教学实效性就是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表现就是:学生们接触到的新知识,从不明白、不懂、不会到清楚、明白;在情感上,从不喜欢、不热爱、不感兴趣到喜欢、甚至酷爱。课堂是学生走进学校学习新知识的主要地方,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听懂了、是否理解了老师所教的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学懂新知识。必须要提高课堂上的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和提高。
一般来说,教学过程主体包括教师、课堂和学生,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的组织形式等任何一方都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活动的质量,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影响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通过参加每年高考进入学校的普招生,第二类是参加学校自主招生进来的单招生,第三类就是中专对接过来的3+2学生。这三类学生有各自的优点,同时也有许多共同缺点。比如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比较差。高职的生源在原来高中阶段属于学校中下游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学习方面一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大学后,没有老师的全程监督和指导,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自己学习新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愿望不高,有的学生受“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影响,急于工作,不安心学习。还有就是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因此在宽松的校园环境里,他们是看别人玩,自己也玩,课堂的知识不会就不会,也不去寻求解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是处于主导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师德、师风决定着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目前,在高职院校里的部分教师,确实因为一些制度或者个人的原因,存在注重自己的科研、轻视教学的现象。还有些教师在课堂管理比较松散、教学组织比较随意、教学内容缺乏精心的设计,想到哪讲到哪,弄得学生上课晕头转向,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有什么用处。所以说教师的专业能力、所具有的师德不容置疑的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
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链路,课程结构设置是否符合高职高职学生特点也会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沿用的是本科院校的方案,很多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不过是本科院校课程的压缩版,存在理论科目过多、缺乏实践课程的缺陷,另外,课程结构过多地追求统一性、缺少弹性和灵活性。在教材的使用方面,虽然一直强调高职高专教材必须具有应用性、实践性,但目前使用的高职高专教材,更多的是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实践案例教材还是很少,使得本就头疼理论知识的高职学生一看到教材,根本不愿意花费时间去理解书籍上的内容。学生很难感受到高职学院和普通院校的区别,更体会不到高职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地方。
教学环境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在课堂教学能够看的到的外在教学环境。高职院校大多都是九十年代从中专升格上来的,办学历史不长,各种基础设施都很弱,虽然国家已经对高职进行了一些投入,但是和本科院校相对比,投入还是欠缺,所以致使高职院校基本建设压力大,一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设施不够完善,上课必备的实验设备短缺,老化比较严重,没有好的硬件设备,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呢?软环境指课堂上的无形的、动态的教学心理环境,比如教师的态度、教师性格、教学方法等。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上进心不足还比较浮躁,难的听不懂,简单的不愿意学,影响教师的讲课情绪,反过来学生也会产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这样一定会出现师生关系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和谐的状态,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
任何学生进入学校不是生来就抵触教师,他们会尊重老师,更尊重德高望重的教师。那么对于教师来说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能够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做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把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追求,把我们的个人目标和学生的目标联系起来,关心到班里的每一名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者和引路人。其次要努力提高专业能力,让学生信你服你。专业能力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从业之基。教师的专业能力的高低会在两方面有所体现:一是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全面、扎实,能够熟练地把握本学科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了解与之相联系的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的内容,上课的时候达到融会贯通地处理和运用学科知识进行教学;二是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能够高效而且顺利地实现教学中制定的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大学教育培养的就是社会人,学生在大学里必须学会做人、做事和做学问。让他们毕业时不仅仅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去做事。这将是他们受益终生的事情。因此高职院校要从新生一入学开始,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学会调节情绪、掌握人际关系中的技巧,能够应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或者将来就业的各种压力。
传统的课堂往往只注重教师教法的研究与选择,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下面被动地接收,一节一节课这样的反复下去,主动性在教师一方。有效的课堂教学标准就是在不放弃一定范围内的传统教学情况下,积极倡导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整个一门课程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实际应用项目或者模拟应用项目,每一节课就是一点点的在搭建项目中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案例式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
仅仅给学生一本书,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和掌握这本书的内容,所以要提供给学生必要的资源,比如文本资源(教材资源、预习提纲、预习练习与扩展阅读资源)、有声的媒体资源(音频或者视频)。通过这些丰富的资源,让学生课前预习有抓手,课上学习有重点,课后复习有针对性。
教学评价需要及时而准确,在课堂上就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评价。这种行为必须要持久的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而不仅仅是作为在教学之后的一个教学反思。因为通过及时的评价,一方面学生能够及时的知道自己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知识还不会,便于自己及时调整进度或方向,对他们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评价的结果,老师能够很清楚学生的预习或者学习状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而调整自己的进度或者知识点的讲解速度、深度。
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教学活动是通过课堂把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了有效发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创设教学情景,使用好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发挥学生们的创造性,确实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