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岳 四平市朝鲜族艺术馆
目前我国群众性的广场舞蹈广为流传。全国各地的各个社区、公园都可以看到群众舞蹈的身影,通过舞蹈彰显群众运动活力,表达群众的思想感情。中老年的群众舞蹈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群众特色。
目前我国的群众舞蹈发展迅速但是也遇到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群众性舞蹈顾名思义就是群众集体进行舞蹈的活动,需要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但是现在很多舞蹈的编排艺术性很强,脱离了人民群众能够参与的能力范围,不够通俗易学,在群众中普及推广难度大。另外群众舞蹈主要参与者是女性,中老年人居多数。这是由于现阶段的群众舞蹈主要以健身性的传统民间舞蹈为主,现代创意性的舞蹈较少,不能吸引青年人的关注和参与。丰富群众舞蹈内容,结合时代特色,进行群众舞蹈的创新是新时期使群众舞蹈焕发新风貌的必然选择。
群众舞蹈的素材广泛来源于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故事,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舞蹈时要注重生活经验和生活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创新组合和重新编排。编排的群众舞蹈要既符合群众的审美需求,又符合群众舞蹈的难度,加入的创新元素还能充分体现时代特色,使群众舞蹈与群众实际情况相结合,舞出更优美、更协调、更高超的艺术。例如,在编排群众舞蹈中激动的场面时,可以借鉴传统舞蹈中手舞足蹈的侗族,还可以加入飘带、绸扇等生活元素表现人民群众欢呼雀跃的心情。
群众舞蹈的创新需要对舞蹈动作素材进行“破环”和“重建”。舞蹈思维的材料是储存在舞蹈编导脑海中的动作表象,通过对这些舞蹈表象的“破坏”和“重建”将原来习以为常的动作,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性编排进行再次创作,使群众舞蹈焕发新生。如在编排舞蹈时,表现舞蹈者丰富的情感经验时,可以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转化来表现,在原有的动作基础上进行创新型的改变。
舞蹈创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创造性活动。群众舞蹈的编导要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艺术。但是刻板经验会阻碍舞蹈编导在编排群众舞蹈时的创新。所以在群众舞蹈的创新编排时,要敢于突破常规,摆脱刻板经验的束缚。在舞蹈艺术的创作中,对成功的经验以及知识经验,切不可照搬照抄,使舞蹈失去生命力。在群众舞蹈编排时,编导要打破以往对群众舞蹈的刻板认知,以全新的审美经验来进行群众舞蹈的创作,使群众舞蹈更切合群众生活,顺应时代发展。
在群众舞蹈编排时,运用逆向思维可以使舞蹈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在群众舞蹈的创作中,逆向思维包括自我的逆向思维和同行的逆向思维,运用群众对舞蹈的理解和想象来进行群众舞蹈的创作也不失为一个良方。在逆向思维的同时结合个性思维,可以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使群众舞蹈更具特色和魅力。在群众舞蹈的创作中要注意应用构图思维达到整体舞蹈效果。群众舞蹈的情感表现和美感的展现需要通过完美的舞蹈图展现,因此在舞蹈构图时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
在群众舞蹈的编排上,中西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进行群众舞蹈的创新就需要借鉴西方群众舞蹈创作的经验,进行群众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中国传统舞蹈编排注重内容的完美展现,擅长讲故事;西方群众舞蹈注重形式的表现,善于运用身体的动作来解释问题。在进行群众舞蹈创新时要注重把东西方表现形式完美结合,注重内容展现的同时还要注重表现形式的创新,既要要求主题有内涵,表现当代社会思想情感和时代精神,还要配合当代独特的创新型编排手法,再现当代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及独具特色的精神面貌。使群众舞蹈在精神层次和形式表现上达到高度的统一。
在群众舞蹈编排上我们强调群众舞蹈的构图思维,更要在舞蹈编排上注意利用场地空间进行舞蹈表现。在群众舞蹈的编排上,为表现出舞蹈者形态的美感,以及舞蹈的整体美感,需要对舞蹈进行整体构图,精心调度,使舞蹈画面更具层次性,舞蹈动作更加丰富独特,更能反映舞蹈的精神内涵和艺术内涵。另外,舞蹈场地的特殊性也会影响到舞蹈整体的表现。结合舞台因素编排的舞蹈使舞蹈者更容易进入舞蹈表演中,更能解放天性,自由放松地进行舞蹈,给观赏者以精神上的愉悦和视觉上的美感。每个群众舞蹈创作者都需要重视舞蹈形式。在重视的基础上,创作者要敢于打破常规,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创作出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舞蹈。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新经济的带动,群众舞蹈创作要走创新道路。不仅在舞蹈的内容、形式上要求推陈出新反映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还要在舞蹈形式上进行创新,运用逆向思维和个性化思维,在整体构图的情况下进行舞蹈编排,创作能够多样表达人民群众生活情形和精神面貌的新型群众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