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军成 重庆文理学院
《峡江情歌》的语言具有生活化的特征,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歌词内容充分地对峡江的地理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进一步表达了人们对峡江的热爱之情。《峡江情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阐释了土家族的自然风情,山水之美,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家族传说故事和真实生活进行了描述,有力地呈现了土家族人民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例如,“太阳渐渐落山,阿妹要过河”等唱词都描绘了土家族居民地域性的生活特点。再如,“妹妹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在歌词中融入了当地的民谣龙船调。还有歌词中的“小幺妹、莫簸啰”等地方色彩浓郁的词语,进一步实现了曲调与歌词的完美有机融合。
土家民族歌曲通常由引子、主题和尾声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又可以分为相互衔接的几个小段落,歌词有互相对应的特点。《峡江情歌》这部作品作为一个单二部曲式,主题由三个段落组成,调式为A羽转D羽,结构与土家民歌的结构保持一致。此外,歌曲运用经典对唱的形式开篇,使曲调显得悠长、柔美。作品有较强的歌唱性,并且具有语言细腻的特征,适合男女双方的情感流露,同时加入了琵琶音的渲染,使得歌曲特色更加明朗。这首歌曲的主旋律明快,体现出男女双方对话的情景性特色,而且词的链接性较强,可以通过唱词描绘出良好的故事场景。同时,作品的最后一段律动性较强,更适合表达阿妹豁达的生活态度,旋律流畅且一气呵成,给人以更完整、舒适与唯美的感觉。
土家族的音乐节奏都较为缓慢,《峡江情歌》也继承了土家族民歌的这一特色,歌曲的节奏规律一般是平均拍子,或者采用长一点或短一点相间的方式,并且通过重复和富有变化的方式进行节奏延伸。《峡江情歌》以2/4、4/4、4/8拍作为骨架,曲部大都采用8节拍,并且借鉴了土家族民歌“撒也嗬”节奏,使得整首作品展示出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民族声乐作品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语言艺术的代表,它在音乐作品中充分地融入了民族文化意象,其唱词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而且记录着丰富的新鲜事物,给当下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场景与想象空间。其次,民族声乐的语言还有着全民族的情感共鸣,其音乐语言可以激发全民族的共同情感追求,体现了共同的艺术理想追求。再次,基于民族传统音乐创作的现代音乐作品更好地实现了作品上的情感投入,有助于弘扬时代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达到了宣扬和谐社会,体现正能量,传播中国梦情感内涵的教育价值目标。例如,《峡江情歌》歌颂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乐观豁达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在歌声中向着美好未来出发。
民族音乐有传承千年的历史,民族声乐作品承载着深厚的音乐文化内涵,它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更好地展示出中华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首先,民族音乐作品的语言具有淳朴、亲切、热情和活跃的特征,不仅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而且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更好地展示出前人的艺术追求与精神向往,对于民族寻根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民族声乐语言可以更广泛地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经过长期积累沉淀的经典民歌歌词有较强的歌唱语言的美感,它可以通过优良的歌唱性特征展示出人性的美好,也传达了民族共同的喜怒哀乐。再次,民族声乐作品语言有较强的音乐性特征。例如,《峡江情歌》的对唱性特征,表现出鲜明的节奏与韵律特征,作品的思想情感完全可以借助律动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更直接地映射与升华人民的思想。总之,民族声乐语言表现的音乐美、诗意美,使它更有传承性,是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承担着独特的社会功能。
基于民族音乐创作的《峡江情歌》不仅表现出土家族民族音乐独特的音乐魅力,而且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对民族音乐作品进行了再创作与艺术的再提炼。首先,《峡江情歌》具有音韵美和诗意美,作品更多的是向诗化的语言转化,实现了声乐、音韵与情感的深度整合,在抑扬顿挫中更加押韵,更具有和谐美,在工整与统一中完美地结合了现代声乐技巧。其次,它更加注重吐字发音,强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语言的基础上提高作品的推广性,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了音乐与唱词的完美统一,实现了民族音乐与声乐艺术的整合,并且体现出文化传承的价值。
民族声乐语言自成音乐体系,不仅有原生态的音乐表现方式,而且具有细腻、清脆、穿透力强的特征,并且在民族音乐形式上有独特的价值观念,探讨民族声乐语言艺术魅力,可以促进现代声乐演唱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