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常武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2018-01-25 08:28李方联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村落资源传统

□李方联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步伐中,对于传统村落格局,物质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经济利益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村落开发利用和保护如何并存,生活品质提升中对于村落格局的影响,古建筑如何改造等都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时代难题。本文以常武地区传统村落实际调研情况为例,展开分析其在城镇化建设中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尝试就传统村落保护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一、常武地区传统村落简述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人们一般把常州市和所辖武进区称为常武地区。常武地区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很多交通节点上的村落(镇)得以发展壮大,一度成为交通重镇,商贾云集、贸易发达,经济的繁荣必然带动地方建筑和文化的繁荣,构建起富有特色的传统村镇,比如常武地区南部的杨桥,东部的焦溪就是典型代表。

杨桥距今已有约800年的历史,古镇因杨桥街南有一座单孔石拱桥“南杨桥”而得名。在历史上水运发达的时代,由于南杨桥地处东太湖与西太湖之间,是常武地区到宜兴、无锡的必经之路,一时成为区域内的交通重镇。清代中期,杨桥镇成为常州府阳湖县和宜兴县交界地区的集市贸易中心,大批商贾云集于此,筑园造第,楼宇毗邻,其繁华一度超过宜兴县城,被称为“太湖首镇”,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杨桥村至今现存约1.3万平方米的明清、民国传统建(构)筑物,1000余米石驳岸保存完好,村落、街巷、水系、田园交融一体,呈现出浓郁的传统水乡村落风。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杨桥村正逐渐失去活力,房屋受损等现象严重。作为传统村落,大量优秀传统资源的保护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村庄发展也受到限制[1]。

焦溪村地处武进、无锡、江阴交界处,依山傍水,周边舜山、凤凰山等山脉绵延不断。历史上老舜河、龙溪河、西街街河、南溪小河穿村而过,桥多、街多、弄堂多,有“四河、九桥、六街、十八弄、十一道圈门”之称。其传统特色肌理保存较为完整,现存“一河、四桥、五街、十三弄”。焦溪建筑地方特征鲜明,建筑材料就地取材独具特色,众多民居东西山墙、前后包檐约有一半用黄石砌就,形成“黄石半墙”的独特建筑风格,体现出南地北风的江南水乡传统村落特色。

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有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两种类型。传统村落的物质文化资源主要是以村落选址环境、整体布局结构、村落建筑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就是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宗族家法、风土人情、生产方式等。常武地区的焦溪古村落自然环境优美,三面环山,溪流纵横,而且老街坊、老桥、古河道、民宅等保留较为完整,其中有近八百多间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这点尤为难得。杨桥村拥有种类繁多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文化氛围接地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乡土风情。如传统舞蹈调犟牛、调三十六行,传统美术杨桥捻纸,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掮轮车,传统技艺苏东坡“红友酒”酿制、杨桥头船制作,传统饮食有豆炙饼、杨桥面饺等。总之,

常武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有其独特性印记。

二、常武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013年常州市出台相关文件把传统村落:焦溪、杨桥村、夏溪村等八个传统村落列入保护名单,2014年焦溪村和杨桥村被评选为中国传统村落。政府近年来对常武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做了进一步挖掘和梳理,也制定了详细而科学的开发方案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一些特色建筑和名人故居进行修缮和整改,并选择性进行保护性开放,让那些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在公众面前发挥它的价值,几年下来,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但与周边城市和大的发展趋势来比,在保护和开发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2]。

(一)产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传统村落的自然发展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的,城市化建设给传统村落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产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化建设使得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很多,第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随着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土地逐渐被利用和保护,而外来游客和商品服务业务的入驻致使传统居民赖以生存的农耕经济逐渐被商贸、旅游、建筑等第二、第三产业所替代,造成了传统村落居民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需求和生活空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3]。

(二)村落建筑与传统风貌出现蜕变

在以往对传统村落的开发中,往往把旅游作为首要目标,为了考虑外来游客的需求,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导致传统村落原有布局遭到破坏,另外在对古建筑的修缮和维护上,传统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的流失,古建筑的修复亦显得只得其表不得其里。特别是在对一些宗祠、长廊等建筑的修复中在彩绘的色彩、建筑的形制、布局算法上也失去了原有的传统礼法[4]。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基础设施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吸引力,致使村落的格局和建筑样貌不断受到挤压或破坏,新建的家庭或公共建筑与传统风貌格格不入,加上传统村落村民流失,或外来人口增加,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逐渐蜕变。

(三)保护工作的相对滞后或不均衡,使传统村落保护缺乏有力的保障

在政策出台、理论研究、保护规划上政府投入较多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保护机制,但与周边城市苏州、无锡相比,保护工作相对滞后或力度不够。先期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对旅游开发起到了局部作用,并没有针对整个地区的传统村落展开系统性的研究保护,村落格局遭到破坏,建筑受损等情况仍然严重,区域内新旧建筑杂陈其中,老建筑维护不够专业,这些显然说明对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尚未形成科学系统、完善的保护管理体制。

(四)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开发不足,文化资源挖掘不够

常武地区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由于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尚处于初级保护阶段,整体而言还未能形成产业化生产模式,尚未有产业性的规划措施。自旅游项目开发以来,主要的旅游产品大多是带领游客参观民宅和标志性的古建筑、观看民俗表演、或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民间工艺品等,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创新和挖掘不够,游客量虽然增加了不少,但是针对性的村落文化性服务和品赏性作品不多,相对应的旅游产品含金量量不够,导致游客旅游后没能留下深刻的文化记忆,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5]。

三、常武地区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建议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村落的保护应该成为城镇化的一部分,不能将两者分开,甚至对立起来。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寄托乡愁的载体,村落应该是活态的家园。今天,如何更好地维系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传承并创新文化发展等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在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政策同时,做细保护与开发措施

在焦溪村和杨桥村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后,当地政府开始着重对这两处传统村落进行全面的保护和开发,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资金、政策、民众参与等很多问题还严重影响这些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保护政策性文件出台的基础上,还应该制定更加具体详细的保护措施,比如针对常武地区丰富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应该详细登记入册,逐个考察研究,对所有的传统村落根据其历史沿革、规模大小、保存程度、文化价值等逐一列出保护项目的详细数据评析,建立详细的传统村落档案库。并且根据不同村落不同情况针对性提出保护意见和开发建议。此处可以借鉴英国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方法,就是由政府专门机构制定绘制每种类型建筑图纸,严格按照历史建筑特点与构造维护或翻修。分别成立保护小组,落实各个小组保护责任,把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落实到人上,统筹规划,对该地区所有传统村落全面、系统、科学地制订保护计划。

(二)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增强传统村落保护观念

传统村落的一度衰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认识不够,普通大众无法认识到其价值所在。因此,加大对传统村落的文化宣传力度对于后期开发和保护来说必不可少。应该充分调动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宣传渠道,多方位展示常武地区的文化魅力,如此在增强知名度,吸引游客的同时可以引起本地人对传统村落的重视,可以增强本地区对传统村落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保护观念。此外,还应该加强当地村民的保护意识,作为传统村落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传承者,村民有智慧也有能力维护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需要政府引导村民重视文化的重要性,提高自身保护观念,从而从本质上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6]。

(三)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价值,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一方面,传统村落的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但需要深入的挖掘和发展。文化的挖掘需要将优美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人文习俗融合在一起。例如在焦溪村,其周边环境群山环绕,溪水穿村而过,呈现水景相连的特色,同时保存有大量完好的古建筑群,其民间风俗也独具一格,可以将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打造特色文化度假村等,来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再利用从而充分发挥其价值。

另一方面,还需要将一些前景不错的文化产业对外招商,增加资金投入,运用市场竞争的模式增强文化资源开发力度,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环境,利用大的旅游公司优势,结合当地文化资源特色,设计和创新出更具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同时围绕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拓展其他产业,把文化产业做成涵盖各个方面的产业链来维持文化产业的有序发展,大力开发旅游产品,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层次、不同品位的游客设计多条旅游路线和旅游服务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大力提升传统村落的村落形象,提高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从而促进传统村落的文化发展。

结 语

常武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是当地的文化瑰宝,除了其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也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建设加快的过程中,需要保护好这一特色资源,合理处理传统村落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珍品,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赋予传统村落文化时代的活力。

猜你喜欢
村落资源传统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资源回收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