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时代的中国担当

2018-01-25 06:29刘敬文
山西青年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全球化共同体命运

刘敬文

(人民出版社,北京 100706)

2013年9、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至今已近5年。5年来,“一带一路”由理念到行动,参加国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截至今年4月,中国已与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涵盖基础设施、产能、投资、经贸、金融、科技、社会等合作领域;同4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中国已和韩国、巴基斯坦、东盟、秘鲁、智利等24个国家或地区签署16个自由贸易协定。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报告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同时,在此次大会上,“一带一路”被写入新修订的党章。可见,党中央是将“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这彰显了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担当。

何为担当?《现代汉语词典》对担当一词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①可见担当与“责任”(responsibility)密切相关。在国际社会中,国际责任可以从法律、道德角度来理解,也看从权力政治角度来理解,即作为道德规范的国际责任和作为大国政治工具的国际责任②。本文主要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来阐述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责任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口总数占世界的近五分之一。中国本身发展好,就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更何况,当前的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没有“自扫门前雪”,而是愿意让世界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分享中国发展的经验,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各种原因,很简单,就国际社会而言,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国际社会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就中国来说,来自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的沉痛教训,至今历历在目;而之前的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也充分地证明,开放能够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进步,而封闭只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抑制。将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经济的互动之中,我们才取得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伟大成就。这两点,决定了中国必将继续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在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引进,同时也要保证自身能够走出去,实现“进”与“出”的共同协调发展。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在推动中国继续凯歌而行的同时,必将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从文明角度看,“一带一路”是中华文明对国际社会的贡献,是中国发展后文化层面的担当。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必然形成文明间的互动,在构建世界秩序中体现出中国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加上了“文化自信”,形成了四个自信,足见对文化的重视。而在我国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一带一路也将成为我国的一个新的文化标志,通过设立开放性的发展目标,更加具备文化的包容性,我们能够吸收来自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文化的引进,同时再引进各国的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色,进而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协调发展。当前,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欧亚大陆重新连接起来,中国的大陆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也将影响世界。中国古代的“天下为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观念和智慧,也就体现在中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实现共商共建共享之中。

第二,从经济角度看,“一带一路”追求的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共同发展,是中国发展后经济层面的担当。如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寻找促进本国发展的方法和措施,而习主席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一带一路”的提出,打破了之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强调的是。构建更加开放化、包容化以及共享化的全球经济发展体系。③“一带一路”立足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诉求与中国发展经验的世界分享,在当前逆全球化在欧美盛行的情况下,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提出以发展为导向的全球化,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欢迎,与西方以规则为导向的全球化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全球化——关税减让,最多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5%,而新型全球化——互联互通,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10%-15%。”④“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大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需要中国的资金和技术,相反,中国国内强大的生产能力,在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形势下,需要他们的市场。中国西部地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是新时期的向西开放,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促进我国的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提升,最重要的是,有利于缩小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中国以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为前提的发展方式,是中国依据自身国情摸索出来的有效经验,同样可以为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困境的发展中国家和基础设施老化的西方国家所采用。通过基础设施的联通,实现诸如哈萨克斯坦这样的内陆国实现陆海联通、消除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另外,积极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的对接、沿线国家之间政策的对接,鼓励各自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实现资源共享和做到优势互补,进而实现共同发展。

第三,从国家间政治关系角度看,“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国全球治理方面的担当。2017年10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足见其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决心。首先,“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也就是说,对于中国的发展来说,我们不仅仅要促进本国的发展,更要促进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才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根本和核心。周边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本,发展繁荣之基,中国的周边外交始终坚持“亲、诚、惠、容”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的“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俄蒙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都处于中国周边地区,其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有利于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其次,“一带一路”致力于打造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其具体表现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当前,全球性挑战增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力量上升,西方多个大国打出反全球化的底牌,不愿负责任地进行全球化治理,带来全球治理领导权上的赤字。比如,美国在经济民族主义的刺激下,坚持美国优先,要使美国再次伟大,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发动中美贸易战;退出全球气候治理的《巴黎协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等。因此,加强全球的治理和发展是目前全球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目标和主要发展趋势。而在这样的一个发展背景下,“一带一路”提出必定会促进我国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与我国相屁民的各个国家的发展,必将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理念,不仅仅能够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的往来,更重要的是能够推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发展,进而实现命运共同体。

最后,“一带一路”的最终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也通过了决议,呼吁国际社会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协助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西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等行径有着明显的区别,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向国际社会贡献的中国智慧,致力于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增进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推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最终从文明、经济、政治三个角度,回答了“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的世界之问,书写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大国担当。

注 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252.

②周方银.中国的世界秩序理念与国际责任.国际经济评论,2011(5).

③迟福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人民论坛,2017(14).

④王义桅.王义桅讲“一带一路”故事.人民出版社,2018.14.

猜你喜欢
全球化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命运秀
全球化陷阱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