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科”与“专业”—以音乐院校作曲系的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为例

2018-01-25 04:30樊祖荫
音乐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作曲学科音乐

文◎樊祖荫

在高等学校中,学科与专业是并存的。但由于某些专业与学科的名称相同,(如在专业目录中,其专业名称与二级学科几乎一样),加之人们认识上的原因,很容易将学科与专业混为一谈,这在音乐院校中也是如此。事实上,这是两个虽互有紧密联系,但却是各有所指的不同概念。弄清二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正视现实存在的某些偏颇,研究、讨论拟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对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均应有所裨益。

一、学科与专业是不同的概念

学科与专业的不同,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本概念的不同

不同的辞书、词条对“学科”“专业”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科”的释文有三:“(1)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2)学校教学的科目,如语文、数学。(3)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知识性的科目(区别于‘术科’)。”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479页。

百度百科词条对“学科”的释文,认为其含义有两个:一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二是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②百度百科“学科建设”条目中对“学科”的释文。访问日期:2017年9月12日。

上述释文中,除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三条专指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科目之外,其余均与高校的教学、科研关系密切。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般所说的“学科”,有着两个含义,第一个是与知识相联系的学术分类概念。学界多将其分为三大学科领域:科学(science)、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其中,人文学科不以“科学”(science)而以“学科”定名,主要是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文化和艺术,这些不能用研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也不能用“科学”来界定,所以称“人文”、称“学科”(在学科领域分类上,也有只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系统的)。而“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等所列的“学科”,则都是几大知识系统内分化的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概念的下位概念。第二个是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如音乐院校中的音乐学系、作曲系等不同的系属以及音乐研究所等),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现在所说的“学科建设”,其“学科”的含义往往侧重于后者,但我认为第一个含义应该是更为基础性的。

对于“专业”,《现代汉语词典》与百度百科的词条也各有解释,③分别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专业”条目,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708页;百度百科“专业”词条。但意思相近。概括起来,“专业”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指人类社会在科学技术进步、生活生产实践中,用来描述职业生涯某一阶段或某一人群,长时期从事的具体业务作业规范。第二个是指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即专业)。

(二)构成要素的不同

从学科与专业的构成要素上来说,二者也是不同的。构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或分支学科,其基本要素有四④对于构成学科的基本要素,“百度知道”只提了前三项(访问日期:2017年9月13日)。袁静芳在《乐种学》导言中提了第四项(华乐出版社1999年版),我觉得此项很重要,故在《中国传统音乐体系性研究的范本——〈乐种学〉评述》(《音乐研究》2016年第3期)一文中予以强调。:

一是专门的研究对象或研究领域。

二是自身的理论体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规律、模式等所构成的逻辑化的知识系统。

三是方法论的指导与有针对性的方法运用。

四是具有建立学科的研究基础(包括既有研究人员及其成果)。

构成专业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人员。其中,课程体系(含教学计划与专业教材)是社会职业需要与学科知识体系相结合的产物,是专业活动的内容和结构。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和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状况。而专业人员(包括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教师的素质,更是专业构成中的保障性要素——人是第一位的。

(三)目标的不同

学科与专业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学科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一般称之为科研成果”。“专业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⑤摘引自“百度知道”《什么是专业?什么是学科?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又是什么?》,访问日期:2017年9月13日。学科与专业目标的区别,表明了二者之间的不可替代性。高校办学成功与否,同时取决其学科与专业的水平。

二、学科与专业的相互关系

学科与专业之间,概念与所指虽不同,但关系极为密切。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因此,专业教学必定要以学科知识、学术研究为支撑;而专业发展的需求又反过来促进学科的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是,专业与其相应的学科之间,不应该是狭隘的对应关系:一个专业,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撑。一个学科,又可以面向多种专业。例如,作曲专业,不仅需要同为二级学科的和声、对位、曲式与作品分析、管弦乐法的支撑,需要一级学科音乐(舞蹈)学范畴内的各分支学科的支撑;也需要各社会人文学科的支撑。再如,“曲式与作品分析”作为作曲技术理论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有称为“曲式学”“音乐分析学”的),不仅直接面向作曲专业,也面向其他音乐专业。对作曲专业而言,它是主要的专业课(有的作曲老师上课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即是自己或让学生分析作品);对音乐学专业来说,它是基本课程,通过音乐分析(或“音乐学分析”),除了了解中外音乐作品的音乐构成之外,同时也了解作品的背景、内涵与风格;不仅如此,它对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要搞好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同样需要了解作品的背景、内涵与风格,即使单从背谱的角度来说,也只有了解了作品的构成规律(如曲式结构、和弦结构及和声进行等),才能较快地掌握和熟悉谱子,若死记硬背每一个音符,费了很大的劲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可谓事倍功半。这种专业与学科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对教师与学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专业教师来说,既要加强对应学科的研究,又要扩大知识面;而对学生来说,也是既要学好所选专业及其相应的学科知识,又要了解、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以促进全面发展。

三、现 状

从总的状况来看,现在无论是对学科还是专业的理解,我认为都有点偏颇,专业分得过细,学科边界划得过清。以音乐舞蹈学的二级学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为例,内分为作曲、和声、对位(复调)、曲式、配器五大件(称之为分支学科,或专业方向),作曲系相应地成立五个教研室,分别按此设置专业,开设课程。这样的状况已存在很多个年头了,既有优点,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对其分得过细,容易造成相互割裂的一面,人们早有认识。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有人想要改变它,我本人即在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三家音乐学院工作的不同时期内,曾经历过由系里或某年级教学组发起推行“综合教学”的事件,但结果都不了了之,主要原因我想有三个:一是缺乏能承担“综合教学”的教师。二是习惯势力太大,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这样细分的专业设置习以为常。三是若真的实行改革,必定加大多数教师的压力,损害利益攸关方,故而支持的人不多。这种对学科与专业的认识和习惯理解,深刻影响着学生。举个例子,不久前,我院请了位和声学家到学校讲座,但来听讲座的只有几位和声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与和声老师,未见一位本科生与硕士生,更未见其他专业的学生。二级学科内部尚且如此,其他学科间的交流就更不容易了。

四、思 考

最近有几个事例一直在脑海里转,觉得与学科、专业问题有关,故记二例在下面。

其一,贝多芬是怎么学习作曲的呢?据史料记载,⑥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中国大百科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8—49页;百度百科“贝多芬”条目,2017年9月13日访问。贝多芬(1770—1827)自幼学习钢琴与小提琴,也接受过作曲启蒙教育,从13岁(1783年)开始,正式跟随管风琴师聂费学习作曲,其间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范例。1787年到维也纳后又跟莫扎特、海顿、申克等作曲家学习作曲,但时间都很短。那时,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内部并未分得很细,所谓学习作曲,当包括这些内容在内。因此,可以说贝多芬接受的是作曲综合教育(诚然,他曾跟随著名音乐理论家J.G.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尔学习对位法,受到了严格的训练),且以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学习、分析为主要内容。与此同时,他在学习、工作(曾先后在宫廷乐队中担任管风琴、中提琴演奏员)中接触了大量作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他在不同场合接触过许多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教授、文艺家,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和人文学科知识的熏陶。

其二,教师与医生的实践培养途径。1978年我正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作曲教师,时任系主任黄祖禧教授对我说,因工作之需,要把我调到78级去教和声,随后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过去作曲系留校的青年教师,都要先教和声,并要教完一轮对位、曲式、配器之后,才能定岗。”无独有偶,2007年我因病住协和医院,听主治医师说,协和医院的青年医生也都要先到各科实习工作,之后才能定岗。

把上面的事例与学科、专业问题结合起来,引发了我的若干思考。

1.关于综合教学

从过去的许多伟大作曲家(如贝多芬等)的学习经历来看,他们所接受的主要是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的综合教育,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把作曲及作曲技术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各种技术理论之间为了“作曲”的共同目标处于相互配合而不是各行其道的分离状态。与此同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器乐(主要是钢琴)演奏家,通过大量的演奏实践,接触、了解了众多的经典音乐作品,把握了作品的各种构成原理及具体技术,并在作曲过程中对各种技术进行发展或创造,为理论家构筑技术理论提供了丰富的例证。翻开现时通用的作曲技术理论教材,哪一本上没有贝多芬作品的例子呢!这充分说明综合教学是可行的,是有历史依据的。诚然,如实行综合教学的改革,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和舆论的准备,必须先有试点,确定综合的步骤和科目,待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具有综合教学能力的教师,前面提到的对年轻的教师和医生实行轮岗教学、轮岗执业的培养途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2.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

学科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专业的社会化分工的需要,学科也必将相应地扩展或细分。作曲学科从一个整体到后来的“五大件”,是各种作曲技术发展的结果。和声学、对位学、曲式学与管弦乐法各分支学科相对独立的发展,对作曲技术上升至理论层面的总结、对推动音乐创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问题不在于各分支学科的纵深发展,而在于各个学科之间需要横向联系而不要分割,至于专业学习,更需要有较广知识面的支撑。从现时学科发展的趋势来看,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创新来看,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应是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如果相反,学科过于分化,造成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资源不能共享,那么,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必然表现出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而在科研方面,则呈现出研究方向狭窄和整体效益低下的情况。这可能是当前音乐院校中学科建设与专业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猜你喜欢
作曲学科音乐
【学科新书导览】
逐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邀你来我家
George Gershwin
伍光辉作曲三首
“超学科”来啦
音乐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