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技水平

2018-01-25 04:10殷跃平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预警

殷跃平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科技发展迅速,关键技术研发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但与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目标和重大战略实施的需求还存在明显差距,亟待通过创新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和提供系统稳定的科技计划支持等措施,有效提高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

地质灾害一直是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问题。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为有效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率先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等风险管理工作。1989年,联合国提出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将减轻自然灾害损失30%作为奋斗目标,为降低因灾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作出了贡献。1999年,联合国又提出了“国际减灾战略”,将对自然灾害的简单防御提升到综合风险管理层面。近20年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加强了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风险管理、监测预警、防治理论等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的研究,形成了基于卫星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模拟仿真等综合集成的现代化的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方法技术体系。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系统工作。但比较来说,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领域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原创性技术理论不足,不得不沿用国际上现有的技术方法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类地质灾害问题。目前,亟需针对我国地质灾害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彻底摆脱“跟跑”状态。

一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我国从事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研究的机构较多,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由于考核机制等原因,防灾减灾科研工作尚未完全脱离项目立项、科技研发、示范应用、评审验收、论文评奖的传统模式,不利于将研究成果进一步提炼为成熟、可靠、实用的应用技术,难以开展推广应用。

二是专业队伍和群众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亟待建立。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具有群防和技防双重属性,特别是群测群防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体系,总人数已达35万人,有明确的直接责任和稳定的值守经费。但是,主要从事前期性基础调查工作的技术队伍建设,由于缺乏长效机制,没有落实技术责任,导致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技术水平相对偏低。

三是复杂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能力亟待提高。常规地质灾害调查所划定的危险区,主要是在房前屋后,滑动距离不远,此类“视线内”险情易于发现并迅速撤离。但是,在西部复杂山区,有些启动于数百米,甚至数千米之外的特大型高位远程地质灾害,具有“超视距”的隐蔽性,依据常规的技术方法经常导致判断失误,易造成群死群伤。而在一般山区,体积较大的地质灾害易于被识别和防控,体积微小的成灾的随机性和隐蔽性较高,在时间与空间的判断上难度较大,这也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急需集成创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改进技防工作方式。

因此,要以调查评估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和地质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新型科技支撑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科技水平和能力作为当前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加快构建基于综合遥感的全国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评估体系。依托国产资源卫星和高分卫星,加强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激光雷达、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成像等多种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和动态更新平台。以全国28.5万处地质灾害隐患为重点,进一步开展风险评价和规划前期勘查工作,使已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探明程度显著提升,为科学防灾减灾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城市、村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大江大河、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小区域,进行精细化调查和规划前期勘查工作,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的风险源管控能力。

第二,加快构建基于北斗地质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依托北斗卫星和“地质云”平台,建立以斜坡地面形变观测为主体的国家级地质灾害实时监测早期预警系统。加强与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建设全国统一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指挥调度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地质灾害数据汇集、管理、分析、应用和服务,以及地质灾害预警预报、远程会商、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

第三,加快构建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地质安全保障体系。结合正在实施的城镇化、城市群、“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重大生命线工程等国家战略,分层次开展以保障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地质安全为目的的不同比例尺环境工程地质填图和评估计划。加强综合防灾减灾对策战略研究和规划措施研究,实施西南山区、湘鄂桂山区、黄土高原、昆仑山天山地区、太行山燕山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综合整治工程。

第四,加快地质灾害科技防灾减灾新型支撑队伍体系建设。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等现有科技人才队伍,加大对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广,并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重点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前瞻性、战略性技术研发和技术指导。依托省级公益性地勘队伍,推进国家和地方调查评估、监测预警和地质安全保障三大体系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地勘队伍野外技术优势,开展对地质灾害高发县(市、区)的一线长期稳定的驻守,鼓励与高新企业合作,解决技防力量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预警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扬州市全力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日盲紫外探测技术在空间预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