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传虎
(河南四建股份有限公司)
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石油消耗在世界排名第二位,能源的过度消耗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此外,我国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引发酸雨等效应,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一次性能源的过分依赖导致能源逐渐减少,因此,应高度重视现有能源的可利用率,而且要有效处理能源和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进一步重视我国建筑节能减排的发展。因此,在建筑中融入当前的绿色建筑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海市绿地集团为例,建筑大楼南面是滨江绿地,东面是公园,西边是CDB办公商业设施,北边则是高级住宅区。该建筑共有五层,一层、二层、三层是商场,四层、五层是商业办公楼,地下三层是车库和档案仓库用房。该建筑是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个绿色建筑办公项目,占地面积约为8681m2,建筑总面积约4×104m2,土地开发强度要求较高。该项目在整体的设计中融入了较多的绿色理念,该建筑结合中心庭院、室内水系、绿地以及屋顶花园等设计,使整座建筑具有丰富的立体景观。
在设计和建设绿色建筑时,应最大化地保留地域原有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平衡,防止因建筑的出现造成自然的破坏或生态系统的断裂、消失[2],同时保证该地区的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的发展,结合当地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地理环境、气候以及经济水平等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
针对上述案例分析,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选择还是建设工程对土地、水源等资源的消耗,都要遵循高效生产利用原则,保证生产的低耗、低排,进而减少一次能源的损耗。除此之外,在经济上也要有明确的资产控制,对相应耗材和成本进行有效监管和准确计算,从而选取综合性价比最高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可以参照上述案例对其他建筑进行设计,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对老旧建筑建材的二次利用,玻璃和砖瓦可作为一些人造景观的使用材料,木头可以作为建筑的休息座椅并进行再次回收。此外,减少对这些建材进行废料填埋和运输时带来的污染,科学利用新型能源,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为楼宇感应灯提供照明,或使用夜明材质在夜间进行照明,减少光源浪费和光污染,不仅可以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减轻成本和能源消耗的压力,凸显了建筑设计的理念价值。
降低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走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融合绿色建筑理念,实施绿色施工,最大程度地节约当前现有的资源,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统一。
该项目采用被动式通风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在夜晚开启,建筑外的自然风通过通风管道进入地下室,利用地下室较冷的条件冷却外部进入的空气,然后将冷气沿着通风管道输送至各个通风口,使带走室内热量的风进入中庭,通过屋顶烟囱的拔风作用排向室外,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的空调负荷,减少空调机组运行时间和空调冷负荷,利用建筑物的隔热性能,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或湿度。另一方面,针对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及对建筑旧材料的利用需要转变当前的传统观念。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建筑拆迁项目逐渐增加,造成大量旧材料的废弃,针对此想象,相关人员要转变观念,对这些废弃材料进行分类再造,合理利用废弃材料不仅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还可以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利用废弃材料时,要特别注意其质量问题,在建筑物质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再考虑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
满足人们身心需求,使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得以正常开展和有效使用是人们对于建筑的基本要求。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要注重科学绿色环保理念,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绿色建筑在设计时应保证材料、隔音、通透和采光的低污染、高环保、无公害。
上述建筑的外围护栏系统采用符合绿色建筑理念的材料,建筑物采用的是钛锌板和陶土板,这两种材料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材料,并且附带自节功能。建筑物的门窗采用断桥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和高透光双银Low-E中空玻璃,降低夏季窗户的吸热程度,空调负荷从标准建筑的41.71W/m2下降到23.53W/m2,设计人员可以采取上述方式对其他绿色建筑进行设计。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确保材料无毒无害。在隔音上采用相关材质技术进行噪音阻断,如在内部或外部结构增添隔音棉或纳米吸声材料,进而有效防止噪音对人产生负面影响。通透性上应保持良好通风,可使用中央空调或换气系统对空气进行净化,做好隔尘和隔灰工作,在建筑采光中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对人造光源的依赖,使用LED等新型电子光源技术,减少电耗和普通灯管寿命短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对节能减排资金的投入,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节约激励制度,推进建筑节约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建立监督管理部门,确保资金的利用率,为绿色建筑的质量提升以及节能减排的低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绿色建筑是以与自然环境相和谐为基调,节约资源且绿色生产的建筑,是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合理运用相关资源的一项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的工程,符合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目标。为此,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要充分整合各方面因素,以符合自然生态环境且适合人类使用为目标,以人、科技、自然、建筑的协调为前提,对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和产生效果意义进行深入探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建筑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