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慧 何昶熙
(1.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农林局,四川资中 641200;
2.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太平镇畜牧兽医站,四川资中 641218)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流行特点是暴发性,且新生仔猪,断奶仔猪,成年猪等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猪都易感,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生殖道,胎盘,乳汁等。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死胎,公猪不育,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育肥猪呼吸困难、生长停滞,以非化脓性脑膜炎及神经节炎,内脏实质器官坏死和梗死为特征,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伪狂犬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绵羊、犬和猫。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在猪场,伪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而传给健康猪,另外,被伪狂犬病毒污染的工作人员和器具在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猪群中,病毒主要通过鼻分泌物、乳汁和精液传播。
(1)新生仔猪感染伪狂犬病毒会引起大量死亡,第1天表现正常,从第2天开始发病,3~5d内是死亡高峰期,有的整窝死光。同时,发病仔猪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昏睡、鸣叫、呕吐、拉稀,一旦发病,1~2日内死亡。剖检主要是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有时见到肺水肿、脑膜表面充血、出血。
(2)15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本病,病情极严重,发病死亡率可达100%。仔猪突然发病,体温上升达41℃以上,精神极度委顿、发抖,运动不协调,痉挛,呕吐,腹泻,极少康复。
(3)断奶仔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发病率在20%-40%左右,死亡率在10%~20%左右,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拉稀、呕吐等。
(4)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若有症状也很轻微,易于恢复。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沉郁,有些病猪呕吐、咳嗽,一般于4~8d内完全恢复。
(5)怀孕母猪感染则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儿或死胎,其中以死胎为主无论是头胎母猪还是经产母猪都发病,而且没有严格的季节性。
(6)母猪表现为不育症,配不上种,返情率高达90%;公猪表现出睾丸肿胀、萎缩,丧失种用能力。
(1)引种带病的后备母猪。猪场通常为了持续发展生产,从外面买回后备母猪,增加了猪伪狂犬病的感染风险,造成此病的散发或者流行。
(2)种猪长期带毒增加了仔猪感染概率。一是农村散养户由于自己不养公猪,所提供精液的公猪又是带毒猪,配种时可通过接触污染的阴道黏膜,或精液等途径感染。二是猪场带毒的妊娠母猪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带毒的泌乳母猪可通过乳汁感染仔猪。
(3)不重视免疫。现在的农村散养户和生猪养殖场都只注意蓝耳病、口蹄疫、圆环病、流行性腹泻等,忽略了伪狂犬病的防控。
(4)易感动物多,防控难度大。猪是伪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但是伪狂犬同时会感染犬、猫、牛和老鼠等等。如果猪场当中有犬、猫、老鼠等经常出入,则会增加传播概率,导致防控难度加大。
(1)母猪一般在配种前20~25d颈部肌注1次基因缺失苗,产前25~30d颈部注射1次灭活苗;种公猪每间隔5个月颈部肌肉注射一次基因缺失苗。
(2)仔猪10日龄内喷鼻免疫1次基因缺失苗。
(3)仔猪35~40日龄颈部肌注加强免疫1次基因缺失苗。
对发病的母猪立即与受威胁区的母猪分开隔离,对种公猪立即淘汰;对体况差,不能吃奶,呼吸道症状明显,有神经症状,无治疗价值的仔猪立即淘汰。
对病死动物尸体,死胎等排泄物做无害化处理。消灭可能的传播媒介,猪场严格禁止饲养犬、猫及家禽,杜绝犬、猫、鸡及其他鸟类进入猪场,定期进行场内灭鼠、灭蝇工作。
猪场圈舍、器具、排泄物及环境定期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2%~5%的复合酚溶液,或5%~10%的来苏水进行消毒。
在饲料当中添加多维葡萄糖,同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粪便,加强猪舍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消除各种应激。
为了控制猪伪狂犬病引起的继发感染,对轻微病症猪只,可试用复方盐酸吗啉胍注射液治疗,用药0.05~0.10ml/kg,每天肌肉注射1次;对病情严重的可1d肌肉注射2次,连续用药5d。对病猪肌注猪白细胞干扰素,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5d。对发病的母猪在饲料当中添加阿莫西林、电解多维和葡萄糖,肌注头孢噻呋钠+黄芪多糖注射液。
各位生猪养殖朋友,伪狂犬病在整个养猪过程中不容忽视,特别是现在猪价低迷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要加强猪场的防疫和饲养管理,只有提高了成活率,减少发病率,我们才有实力与行情抗衡。
[1]宁晨,孟相秋,赵建增.浅析当前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2015,36(11):44-45.
[2]刘征宇,马艳伟,史冬梅.浅谈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9):114.
[3]刘安山.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方法浅析[J].兽医导刊,2017,(4):88.
[4]蔡仁龙.浅谈猪伪狂犬病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2,8(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