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32)
玉米秸秆是重要的青贮原料,收获玉米籽实以后的玉米秸秆水分变少,粗纤维含量增加,影响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豆腐渣是一种来源广、价格低、营养价值丰富、普遍使用的糟渣类饲料,但是豆腐渣由于含水量大,含蛋白量大、可溶性糖含量低,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腐败变质,不宜单独青贮。而添加青贮添加剂可以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1]。为了评价不同比例玉米秸秆和豆腐渣混合青贮的品质,进行了本试验。
试验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养羊实验室进行。
青贮剂是江西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粗饲料降解剂(主要成分为产朊假丝酵母≥40×108CFU/g[2]、枯草芽孢杆菌≥20×108CFU/g[3]、乳酸片球菌≥20×108CFU/g[4])。
豆腐渣和玉米秸秆按不同的比例分为五个实验组(I~V)和一个对照组(C)。每组添加5%的玉米面和青贮剂(每kg玉米面加入粗饲料降解剂6g),详见表1。
表1 实验分组情况
试验开始前采样测定豆腐渣与玉米秸秆的初水分,测得豆腐渣初水含量为81%,玉米秸秆为43.11%;玉米秸秆用切草机切为2~3cm的碎料,按表1所示比例(以风干重计)加入青贮原料加水搅拌均匀,水分控制在65%~75%,然后装桶、压实、盖盖、用封口膜封口。每个实验组3桶,分别编号和记录。
青贮60d后,检查青贮效果,从pH值、气味、色泽和质地上进行感官评定,感官评价依据1996年中国农业部颁布的《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指标》为标准,进行适当调整[2],根据得分高低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优等(100~76分)、良好(75~51)、一般(50~26)、劣等(25分以下)。
青贮后每个实验组取样500g,每个样品分为三份,测定乳酸、氨态氮、总氮、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的含量,以上指标由青岛蔚蓝生物有限公司测定。分别对各处理组青贮品质进行V-Score[3~5]评价,V-Score青贮质量评价体系是以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来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为三个等级,100~81分为良好,80~61分为尚可,60分以下为不良。
实验数据先用Excel2013整理,然后用SPSS24.0软件进行单因素ANOVA显著性分析,实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由表2可以看出,当豆腐渣比例高于30%时,青贮饲料的气味、色泽和质地略有下降;各组pH值都保持在3.8±0.2之间;水分保持在69%~74%之间。各组等级均为二级良好,在玉米秸秆中添加豆腐渣比例不超过50%时,对青贮品质感官评价等级没有影响。
表3结果显示,各组V-Score评价等级均为良好,实验IV、V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添加豆腐渣在0~50%时对青贮V-Score评价等级没有影响,但是,当豆腐渣比例大于30%时,V-Score评价得分会显著下降(P<0.05),这与青贮感官评价基本一致。
青贮饲料中适宜的可溶性糖含量,是确保青贮成功的保障,豆腐渣含蛋白高,含可溶性糖低,不宜快速形成低pH值环境,所以要在青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含糖分高的禾本科作物与饲料作物[6-7]。
表2 各组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
表3 青贮饲料V-Score质量评分
pH值、颜色、气味、质地是评价青贮饲料好坏的重要感官品质[5],通过感官评价发现,在豆腐渣添加比例小于50%时,对青贮评价等级没有影响,但豆腐渣比例大于30%时,青贮质量逐渐变差。
青贮中有机酸含量的多少与组成可反应青贮过程的好坏,其中最重要的是乳酸、乙酸和丁酸,乳酸含量越大越好,丁酸含量越小越好[8]。本实验中乳酸占总酸的比例随着豆腐渣的增加而降低,含量均超过60%,可以认定青贮过程良好。随着豆腐渣含量的增加乙酸含量逐渐增加,当豆腐渣比例超过30%时,乙酸含量显著增加,所有实验组丁酸均未检出。氨态氮含量的多少与占总氮的比例,可以反映出青贮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的程度,比例越大说明分解程度越大,青贮品质越差[8]。本实验中,添加豆腐渣在10%~50%时,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均小于5%,说明蛋白质分解较少,青贮品质较好。
通过V-Score评价体系得知,当豆腐渣添加比例不超过50%时,随着豆腐渣添加比例的增加,青贮品质呈下降趋势,当豆腐渣比例大于30%时,下降比较明显。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玉米秸秆与豆腐渣混合青贮品质良好,可延长豆腐渣贮存时间,豆腐渣添加比例不大于30%为宜。
[1]刘春龙,李忠秋,孙海霞,等.影响青贮饲料品质的因素[J].中国牛业科学,2006,32(5):63-66.
[2]齐宏亮,崔卫东,包惠芳,等.一株产朊假丝酵母10L罐青贮工艺优化[J].新疆农业科学,2015,52(4):718-723.
[3]王尧悦,曹平华,陈玉林,等.一株纤维素降解菌的鉴定及其对饲料粗纤维的降解效果[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7):16-23.
[4]张大伟.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玉米秸秆青贮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7.
[5]许留兴,熊康宁,杨苏茂,等.乳酸菌与蔗糖对金荞麦青贮品质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6,48(7):54-59.
[6]李向林,万里强.苜蓿青贮技术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05,14(2):9-15.
[7]孙小龙,周禾,李平,等.苜蓿与玉米秸秆混贮研究[J].草业学报,2009,18(5):86-92.
[8]王红梅,陶雅,孙启忠,等.呼伦贝尔草原六种牧草青贮特性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14,36(1):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