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畜牧兽医局,山西朔州 037600)
在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中,畜牧业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同时生猪养殖也是畜牧业的主要基础,在其不断创新与发展历程中逐渐具有了较大的规模。但在客观因素影响下,生猪养殖中常见病害的发生还没有得到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养殖行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对生猪养殖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进行分析,促进养殖行业快速发展。
发生:猪瘟的病原体主要为猪瘟病毒,其通常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染,同时也可通过皮肤与眼结膜损伤、呼吸道等进行出传播。猪瘟的临床特征主要为皮肤出血、体温持续上升、眼结膜出现较多分泌物以及公猪尿液浑浊等。病变特征为淋巴结、咽喉以及为出现出血点,其中肺切片为大理石样。脾出血性坏死、肾出现贫血与出血点,肠黏膜溃烂与出现。
防治:对于猪瘟的防止通常没有高效的治疗药物,在刚刚发病时可对抗猪瘟血清进行使用。其中饲养人员在日常管理期间需要进行良好的预防工作,在仔猪30日龄时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在70日龄时进行二次免疫接种,其中母猪与种猪每年需要进行两次免疫接种,同时也可结合实际情况对猪丹毒、猪瘟、猪肺疫三联育苗进行使用。
发生:在猪丹毒杆菌作用下导致猪丹毒的暴发,其中慢性表现为皮肤坏死以及关节炎等病症,亚急性表现为疹块现象明显。急性主要为败血症,同时还会传染给饲养人员。架子猪在3至6月龄时该病症暴发概率较高,温度较高以及空气湿度较大也可引发猪丹毒的发生。其主要是通过猪损伤位置与消化道进行传染。在感染该病症时猪体温快速上升,皮肤转变为红色。病变特征为全身淋巴结出现肿胀、出血以及充血,胃、小肠黏、心外膜与心内膜充血与出血等。
防治:猪丹毒的主要防治方法:强化免疫接种力度,在基础上对猪丹毒进行预防。在生猪感染猪丹毒时,使用青霉素具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磺胺类药物与土霉素等也有着相应的治疗效果。
发生: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其中慢性主要变现为淋巴结肿大以及关节炎等症状、急性则变现为脑膜炎与败血症等症状。在每年5月至11月之间是该病的暴发期,在较为干旱地区暴发概率也相对较高。同时该病症通过消化道与呼吸道进行传播。在感染时猪体温升高、呼吸较为困难、皮肤充血。其病变特征为淋巴结肿大与出血以及胸腔出现纤维性渗出物等。
防治:首先,在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高发地区需要强化接种免疫力度,并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其次,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在刚感染时使用磺胺类药物、金霉素以及青链霉素等具有较强的治疗效果。在淋巴结出现脓肿现象时,应进行外科处理,并对抗生素进行使用。
发生:其病原体主要为猪肺炎支原体,临床特征可咳嗽与喘气。病变特征为综合性支气管炎,其中仔猪与妊娠母猪患病概率相对较高,同时土种猪患病概率最大。
防治:首先,猪场可对自繁自养进行落实,防止病原体进入猪场,不断优化饲养管理促进生猪抗病能力提升,实现对猪群的净化。其次,在猪感染该病症时,可使用长效抗菌剂、猪喘平以及卡那霉素等进行治疗,同时也可结合实际需求与土霉素进行交替使用。最后,受到污染的猪场,需要在每吨饲料中田间金霉素50g至100g,也可添加200g林可霉素,并连续喂食3周左右。
发生:现阶段,球虫病在我国某些地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感染率,并对生猪养殖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同时该病与白痢、黄痢等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在临床上也经常出现病发感染现象。
防治:首先,饲养人员需要确保仔猪猪舍干燥与清洁,产房需要对高床分娩栏进行使用,这可在基础上对球虫病感染率进行控制。当母猪感染球虫病时,需要在分娩前喂食相应的抗球虫病药物进行治疗,避免仔猪感染球虫病。其次,饲养人员需要在发现球虫病时,需要第一时间联系相应的兽医人员进行科学全面的治疗。
结合生猪生理阶段的差异,应根据相关规定需求,对公猪、后备种猪、哺乳母猪等配置科学的饲料。与此同时,提高饲养人员猪舍清理工作次数,确保猪舍每天进行两次清扫,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时,需要及时对猪舍中的粪便与污染物进行清理,确保其环境较为洁净。其中还需要对饮水设备进行检测,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饮用水源供给的清洁。
通常情况下,生猪饲养人员需要定期对自身健康情况进行检测,并在进入猪舍时穿戴专门的工作服饰,工作设备也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饲养人员之间也不能出现串舍行为,避免出现病毒交叉感染问题。外来人员在参观养殖场时,并避免其进入到猪舍中,若在特殊情况下,需要穿戴消毒服饰,并在参观期间由饲养人员进行陪同,其中还需要严格的孙守养殖场相关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生猪产品质量逐渐重视。其中常见病害对于生猪生长质量具有直接的关联。因此饲养人员需要对生猪常见病害进行有效控制,强化对猪舍的清洁工作与管理力度,有效控制常见病害的同时,促进自身经济效益快速提升。同时在客观因素影响下,还需要在病害初发阶段进行预防,这也是促进养殖行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1]李应富.生猪养殖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15,(1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