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问题研究的学术史考察
——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研究系列之七

2018-01-25 02:01邹其昌李青青
艺术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匠研究

邹其昌 李青青

(1.同济大学 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上海 200092;2.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092)

就目前考察来看,1949年以来,关于工匠问题的研究大致有这样几个阶段。1949~1976年,大多以经济学、科学研究为主,主要考虑手工业者如何成为大工业时代的工人问题,对工匠的大部分考察都移植到了“工艺美术”的领域。其间1956~1976年又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7年至今,工匠问题研究才逐渐展开,并呈现出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研究态势。随着1978年被誉为“科学的春天”的“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科学研究逐步走向正轨,工匠问题研究也开始在经济学、技术学、艺术学等领域逐步展开,并出现了大量标志性成果。进入21世纪,工匠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成果也逐年增加,特别是2015年、2016年有极大幅度的增加。随着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工匠精神”的提倡,“工匠”“工匠精神”等热词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同时,工匠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也逐渐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各行各业、各学科都在大谈特谈“工匠精神”,都在依据自身的学科背景,从不同的路径对工匠文化展开思考与研究。

基于此,本文重点梳理和探讨20世纪以来中华工匠文化问题研究的学术路径。

一、经济学研究路径

以经济学视角研究工匠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其作为讨论经济问题的附属性问题而提及;二是专门探讨工匠相关的经济问题,如考察工匠行业的经济问题。

第一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即为《资本论》、两套《中国经济通史》①周自强、宁可、王毓铨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9卷,16册),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赵德鑫主编《中国经济通史》(10卷,12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手工业与机器大生产时,在一个重要注释中谈及 “工艺史”(“工匠文化史”)问题。他说:

在他以前,最早大概在意大利,就已经有人使用机器纺纱了,虽然当时的机器还很不完善。如果有一部考证性的工艺史,就会证明,18世纪的任何发明,很少是属于个人的。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著作。达尔文注意到自然工艺史,即注意到在动植物的生活中作为生产工具的动植物器官是怎样形成的。社会人的生产器官的形成史,即每一个特殊社会组织的物质基础的形成史,难道不值得同样注意吗?而且,这样一部历史不是更容易写出来吗?因为,如维科所说的那样,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工艺学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从而人的社会生活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甚至所有抽象掉这个物质基础的宗教史,都是非批判的。事实上,通过分析找出宗教幻象的世俗核心,比反过来从当时的现实生活关系中引出它的天国形式要容易得多。后面这种方法是惟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因而也是惟一科学的方法。那种排除历史过程的、抽象的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的缺点,每当它的代表越出自己的专业范围时,就在他们的抽象的和意识形态的观念中显露出来。[1]428-429

马克思在考察手工业与大机器生产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工艺史”的缺失,也就是“工匠文化史”的缺失。他认为,“工艺史”实际上是人类创造的,内涵了人对自然的改造,人类生产过程,以及基于此产生的精神、文化等。对它展开研究既是容易的也是必要的。首先,它与人类自身相关,是由人类自身创造的,相对于纯粹的自然对象而言,对其的研究显然更加容易;其次,它包含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对于了解及更好地发展人类自身而言,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这段话事实上提示了工匠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工匠文化史”的内涵;二是“工匠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性。当然,作为马克思考察经济问题的附属问题,工匠问题的讨论未能展开,但是我们应看到,工匠问题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第二类论著,即从经济学路径探索中华工匠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②童书业《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③陈振中《先秦手工业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魏明孔主编《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④魏明孔主编《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4卷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各卷如下:蔡锋《先秦秦汉卷》,魏明孔《魏晋南朝隋唐五代卷》,胡小鹏《宋元卷》,李绍强《明清卷》。、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⑤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修订出版。等。

由于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商业的密切关系,“工”与“商”常常被放在一起讨论,工匠相关的专题经济问题具体表现为手工业经济问题的研究。工匠作为手工业主体,其使用的工具、技术及其身份地位、管理体制等众多问题都被纳入考察范围。魏明孔主编《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4卷本),对古代手工业及其主体展开了历时性考察,论述了从先秦两汉到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对手工业劳动者(即工匠)的描述相当详细,从手工业经济入手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生活境遇。此著作既线性梳理了不同朝代手工业经济发展状况、手工业劳动者的生产、生活境遇,也对每一时期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是我们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工匠的身份地位、经济待遇及生活状况等各方面的宝贵资料。

二、技术学研究路径

作为技术工作的直接实践者,传统工匠在生产过程中与技术问题可谓息息相关。从技术路径对工匠问题的研究,最直接体现在对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材料技术、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考察与探讨。

从技术学视角研究中华工匠的著述较多,最具代表性的有三大书系。1.李约瑟耗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7卷,共计34册)①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凡7卷共34分册:第一卷《导论》;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三卷《数学、天学和地学》;第四卷第1分册《物理学》,第2分册《机械工程》,第3分册《土木工程与航海技术》;第五卷第1分册《纸和印刷》,第2分册《炼丹术的发现与发明:点金术和长生术》,第3分册《炼丹术的发现与发明:从长生不老药到合成胰岛素的历史考察》,第4分册《炼丹术的发现与发明(续):器具、理论和中外比较》,第5分册《炼丹术的发现与发明(续):内丹》,第6分册《军事技术:抛射武器和攻守城技术》,第7分册《火药的史诗》,第8分册《军事技术:射击武器和骑兵》,第9分册《纺织技术:纺纱》,第10分册《纺织技术:织布和织机》,第11分册《有色金属冶炼术》,第12分册《陶瓷技术》,第13分册《采矿》,第14分册《盐业、墨、漆、颜料、染料和胶粘剂》;第六卷第1分册《植物学》,第2分册《农业》,第3分册《农产品加工和林业》,第4分册《园艺和植物技术(植物学续编)》,第5分册《发酵与食品科学》,第6分册《医学》;第七卷第1分册《传统中国的语言与逻辑》,第2分册《总的结论和思考》,第3分册《经济结构》,第4分册《政治制度与思想体系》。中文译本自1990年以来陆续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尚未出齐)。。该著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及全球视野的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学、天学、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从1954年出版第一卷开始,就在中西方引起了轰动,成为了一座丰碑,对于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史(包括工匠文化史)研究与写作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历史实践价值,如辛格主编的《技术史》(7卷本)②(美)辛格主编《技术史》(7卷本),英文原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1954年陆续出版,历时30年,被英美媒体冠以“权威”“宏伟”“全面”“专业”“超群”这样的字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篇幅最大、资料最全的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通史。中译本由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Ⅰ卷《远古至古代帝国衰落》,第Ⅱ卷《地中海文明与中世纪》,第Ⅲ卷《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第Ⅳ卷《工业革命》,第Ⅴ卷《19世纪下半叶》,第Ⅵ卷《20世纪》(上部),第Ⅶ卷《20世纪》(下部)。就是受李约瑟影响所致。2.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③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由科学出版社1998年陆续出版,共计27卷。它们是:杜石然主编《通史卷》,席泽宗主编《科学思想卷》,金秋鹏主编《人物卷》,郭书春主编《数学卷》,戴念祖主编《物理学卷》,赵匡华、周嘉华著《化学卷》,陈美东著《天文学卷》,唐锡仁、杨文衡主编《地学卷》,罗桂环、汪子春主编《生物学卷》,董恺忱、范楚玉主编《农学卷》,廖育群、傅芳、郑金生著《医学卷》,周魁一著《水利卷》,陆敬严、华觉明主编《机械卷》,傅熹年著《建筑卷》,唐寰澄著《桥梁卷》,韩汝玢、柯俊主编《矿冶卷》,赵承泽主编《纺织卷》,李家治主编《陶瓷卷》,潘吉星著《造纸与印刷卷》,席龙飞、杨熺、唐锡仁主编《交通卷》,王兆春著《军事技术卷》,丘光明、邱隆、杨平著《度量衡卷》,郭书春、李家明主编《辞典卷》,金秋鹏主编《图录卷》,艾素珍、宋正海主编《年表卷》,姜丽蓉主编《论著索引卷》以及汪前进、王扬宗、韩琦主撰《中外科技交流卷》,等等。初始计划的30卷本中,鉴于某种不可抗拒的原因和其他因素,原计划中的《典籍概要》2卷、《教育、机构和管理》1卷不得不放弃撰稿。最后完成的这部“大书”是27卷本。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界近60多年来仅见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大型著作,是集全国知名科学技术史家近百人历经20年毕其功业的“大书”,也是目前系统了解我国传统科学技术发展史的一部权威性著作。3.路甬祥总主编《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④路甬祥总主编《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已出版有何堂坤《中国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史》(上、下),方晓阳、韩琦《中国古代印刷工程技术史》,后德俊、周嘉华《中国古代日用化学工程技术史》,张芳《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技术史》,钟少异《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上古至五代卷),王兆春《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宋元明清卷),何堂坤《中国古代金属冶炼和加工工程技术史》,王菊华《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李进尧、吴晓煜、卢本珊《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刘德林、周志征、刘瑛《中国古代井盐及油气钻采工程技术史》,熊寥《中国古代制瓷工程技术史》,等等。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研究的一座里程碑式巨著。该著于1995年开始筹划,计划出版20卷,目前已经出版10大卷。整套著作分门别类梳理了中国古代的工程技术发展历程,是我们了解古代专题技术的重要文献。此外还有陆敬严《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①陆敬严《中国古代机械文明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论著。

具体来看,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主要围绕“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诞生在中国”之“李约瑟难题”展开了对中国科学技术的探索之路。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十分关心工匠群体,甚至认为撰写一部专门的著作来描述这个群体也不为过。他在著作中列举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能工巧匠,如墨子、公输般等;也谈到了许多工匠的试验对近代科学的影响,如墨子制作的“木鸢”,李约瑟认为可能是近代飞机翼和螺旋桨的早期尝试;他还对工匠的身份、阶级问题等做了一般性考察,认为大部分民间工匠属于“良民”;此外,李约瑟尤其关注工匠的社会作用,还谈到了被历史所忽视的政治作用;等等。李约瑟在考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工匠群体对中国古代技术发展的重大意义与作用,因此,也格外关心这一群体的历史状况。尽管著作中对工匠群体的考察相对薄弱,但对工匠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卢嘉锡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则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科技器物、科技典籍、科技事件、科技人物等,其中囊括了丰富的工匠材料,包括工匠的技术成就、技术事件以及重要的工匠代表等。如所论《墨经》《考工记》《齐民要术》等都是我们了解古代工匠问题的重要典籍,所提到的越王剑、青铜器、瓷器等都是出自工匠之手的时代精品……这部《中国科学技术史》给我们呈现了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详尽面貌,其中关于工匠的材料俯拾皆是,特别是《人物卷》研究了大量的工匠问题,是研究工匠文化问题的重要资料。

路甬祥总主编《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史大系》以史为主,由史带论,融学术性、资料性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这套书系则主要以不同门类分述,涉及诸如陶瓷、采矿、冶炼、建筑等具体门类的技术发展。如其中的《中国古代制瓷工程技术史》就详细介绍了古代制瓷过程的各道工序及其技术,包括原料选择及加工技术、成型技术、烧造技术、器表装饰技术等,从微观上把握制瓷过程中的不同技术和工序;另外,该著还从历史的角度分期论述了制瓷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从宏观上把握制瓷技术的演变。

三、建筑学研究路径

从建筑学视角研究工匠问题,主要聚焦于对营造工匠及其营造技术等的考察,是了解具体行业及其主体(工匠)的主要途径。

每学期,我们班家长与老师会共读一本书。这学期,我们聘请4位妈妈担任《正面管教》阅读的“家长督导”。每周四,由“家长督导”主持,公布阅读的范围,交流阅读的困惑,畅谈阅读的收获。有的家长按照“赢得合作”4个步骤,与孩子共同制订家务值日表;有的家长不清楚惩罚带来的后果,其他家长帮忙解除困惑;老师则在关键时刻进行陈述和解答。周四,整个班级群处于积极向上的研讨氛围中,彼此思想的碰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家长明白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这方面的资料也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营造学社”的相关研究及成果。20世纪初,以朱启钤为首的中国营造学社展开了对中华营造学及营造工匠的系统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影响深远。后来还出现了《哲匠录》②杨永生编撰《哲匠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中国古代营造类工官》③张映莹等《中国古代营造类工官》,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等专门研究营造工匠的专著,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5卷本)④《中国古代建筑史》(5卷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1版,包括刘叙杰编著《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第1卷)、傅熹年编著《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第2卷)、郭黛姮编著《宋、辽、金、西夏建筑》(第3卷)、潘谷西编著《元明建筑》(第4卷)、孙大章编著《清代建筑》(第5卷)。、《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撰《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⑥李浈编著《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

以朱启钤为首的中国营造学社,从创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工匠问题,认为“匠作传统”是研究古建筑的核心和主要切入点,朱启钤多次提到“‘匠作传统’以及‘沟通儒匠’的特殊价值,并积极力倡‘以匠为师,沟通儒将’,创建沟通‘匠作传统’与‘文献传统’之津梁”[3]126-133。在古文献的整理编辑过程中,其尤其重视对工匠群体的采访考察,根据所获得的一手资料对古文献中的纰漏进行订正。在此基础上,中国营造学社整理了一批古建筑相关文献,如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也发表了大量古建筑相关的论文,如《大木小式做法》《大木杂事做法》《瓦作做法》《石作分法》《庑殿歇山斗科大木大式做法》等。这些成果不仅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宝贵资料,也是了解古代营造技术、营造匠人的重要材料。

专门介绍历史上著名匠人的《哲匠录》,不仅收录、论述了大量营造类工匠,还包括“肇自唐虞,迄于近代”[4]1的各类工匠,如煅冶、陶瓷、髹饰、雕塑等各方面的能工巧匠,是了解古代匠人生产生活情况的重要材料。

而5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则是最为系统、全面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及营造技术的大型专著。该著在基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的二重证据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建筑进行了梳理,融建筑史学与建筑技术研究于一体,并对部分重要建筑进行了复原,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建筑的形式、结构、技术等,是我们研究古代营造技术和营造工匠智慧的珍贵资料。

四、艺术学研究路径

从艺术学路径对工匠问题的研究主要涵盖在工艺史、美术史、设计史的研究范围之内,代表性文献有《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丛书(20卷20册)①路甬祥总主编《中国传统工艺全集》,2004年大象出版社陆续出版。共有20卷20册,包括《漆艺》、《陶瓷》、《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造纸·印刷》、《中药炮制》、《金属工艺》、《丝绸织染》、《民间手工艺》、《文物修复和辨伪》、《酿造》、《历代工艺名家》、《传统机械调查研究》、《雕塑》、《甲胄复原》、《农畜矿产品加工》、《锻铜和银饰工艺》(上、下)、《造纸(续)·制笔》、《制墨·制砚》等。全书计1200万字,14000幅图和照片。②《中国设计全集》(20卷)由商务印书馆、海天出版社2012年联合出版。、《中国设计全集》(20卷)②、《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部分以及诸多《中国手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以田自秉的著作为代表)和《中国设计史》教材等。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大象出版社共同推出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共计20卷20册,经过20余年对传统工艺的考察研究编撰而成,于2016年出版完毕。内容涵盖传统工艺十四大类,记载了近600余种手工艺,考察了不同手工艺的发展、呈现以及具体的技术问题和代表性的手工匠人,特别是《历代工艺名家》收录了大量历代工匠,是了解中国古代丰富的物质文化和聪慧的手艺匠人的重要资料。

集国内众多科研院所之力完成的《中国设计全集》是第一部大型设计学研究学术专著。该著涵盖了新石器时期到民国时期8 000年的设计发展史,根据中国设计史的具体特点和现代设计学的新观念,分为《建筑类编》(4卷)、《服饰类编》(4卷)、《餐饮类编》(3卷)、《工具类编》(3卷)、《用具类编》(3卷)、《文具类编》(3卷)等,囊括了中国历史上3 000个经典设计案例和约18 000幅图像资料。其采用现代设计学研究标准,从功能、材料、工艺、造型等几大要素对传统设计进行分析,以详细的分析图配合文字解说,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古代设计的精妙之处,堪称从设计学视角解读工匠问题的重要代表。

上述成果均有部分涉及工匠问题,有一定的价值。而真正从艺术学角度研究工匠问题的专著,当属英国爱德华·露西-史密斯的《工艺史——工匠在社会中的作用》(The Story of Craft:The Craftsman’s Role in Society)。该著介绍了从远古时代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期间的手工艺发展历史,其中突出了社会对工匠及其劳动看法的变化,以及手工艺风格与观念的变化,从艺术的角度论述了工匠的地位与作用。事实上,这一变化也暗含了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变化。应该说,该著可贵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手工艺类著作“重物轻人”的状况,将重点放在“人”(工匠)而不是“物”(手工艺品)上,阐述了工匠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位。此外,全书有一条清晰的行文逻辑,即探讨了制作与设计如何由一体发展为分离、设计如何成为独立职业的问题,为区别当代设计师与传统工匠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同时也有利于人们更加了解工匠的工作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五、文化学研究路径

随着物质文化研究的兴起,从文化学角度探索工匠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例如《沈从文全集》第28~32卷为《物质文化史》(5卷)③张兆和编《沈从文全集·物质文化史》,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物质文化史》五卷内容如下:第28卷《中国玉工艺研究》《中国陶瓷史》《中国陶瓷研究》《漆器及螺甸工艺研究》《狮子艺术》《陈列设计与展出》;第29卷《唐宋铜镜》《镜子史话》《扇子应用进展》《文物研究资料草目》;第30卷《中国丝绸图案》《织绣染缬与服饰》《〈红楼梦〉衣物及当时种种》《说“熊经”》《文物谈小录》;第31卷《龙凤艺术新编》《马的艺术和装备》《文史研究必须结合文物》;第32卷《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探讨了中华工匠文化问题。还有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④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中国古舆服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等。

《沈从文全集·物质文化史》集中探讨了中华物质文化发展史,撷取了不同时代重要的造物门类,包括玉器、陶瓷、漆器、织绣、服饰、装饰图案、建筑和室内陈设,以及各种生活器具如铜镜、扇子、梳蓖等,介绍了其制作、生产技术等的发展演变与社会作用等,是窥探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从文化学视角了解工匠制作工艺等问题的重要著作。

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展现了古人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生动场景。全书记载了包括衣(纺织与服饰)、食(农业、膳食、酒、茶、糖、烟)、住(建筑与家具)、行(交通工具)、用(文具、印刷、乐器、漆器、玉器、瓷器)以及武备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涵盖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难能可贵的是,文中配有作者亲自绘制的线图,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文本。该著从物质文化的视角,展现了古代匠人生产生活以及相应的技术发展状况,是了解古代工匠问题的重要资料。

六、人类学研究路径

一般认为,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是一门重点研究非西方社会的文化结构和实践的学问。其主要方法在于,在具体的社会背景下和详细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社会和文化的比较性研究。[5]2从人类学、社会学考察中华工匠文化问题,更能客观地以“他者”眼光或方式展开多维度研究,特别是对女性工匠的考察。因此,目前这一领域的代表性论著也主要来源于海外汉学家,如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的《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①(美)伊沛霞《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胡志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白馥兰(Francesca Bray)《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②(美)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湄、邓京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薛凤(Dagmar Schafer)《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③(德)薛凤《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等。

伊佩霞的《内闱——宋代妇女的婚姻和生活》主要关注宋代女性婚姻及其生活问题。在传统社会,女性话语权较弱,关于女性工匠问题的记载与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该著在探讨宋代妇女婚姻与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妇女的生产、劳作场景。其中《女红》一章专门介绍了宋时妇女的纺线织布活动,包括养蚕、缫丝、绩麻、织布、染布、整布等,是了解民间纺织事业的重要资料。该著为我们了解宋代女性工匠的婚姻与生活情况及生产劳作(主要指纺织)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主要描述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女性与技术的关系。全书以女性为核心,考察了其外围居住空间、居住空间之内的纺织生产以及生育与女性群体的密切关系。其中,对纺织生产活动的考察最能体现女性工匠群体的生活情况:由于封建社会晚期,纺织业商品化加强,家庭纺织活动已经逐渐被削弱,这也象征着女性经济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的削弱。该著以这种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女性工匠群体的生存状况,是了解被忽视的女性工匠群体的代表性著作。

还有钟敬文主编的《中国民俗史》(6卷本)④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6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陈高华等主编的《中国风俗通史》(13卷本)⑤陈高华等主编《中国风俗通史》(13卷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陆续出版。等也部分涉及工匠问题。民俗与风俗史无不展现了中华工匠文化的魅力。钟敬文主编的《中国民俗史》有专节介绍了手工业风俗,以及各种器物、建筑、交通工具等相关风俗,这些无不是中华工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哲学(科学)研究路径

这一研究路径始于古希腊哲学。柏拉图在讨论“三个世界”时,就以床为例,认为“工匠”的“床”比“诗人”的“床”要真实,因为它是对“理念”(真理)世界的直接模仿。“工匠”的地位高于“诗人”。亚里士多德以知识的目的为依据,将所有知识分成三类: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是“理论(思辨)知识”(Theoretike),包括数学、自然科学(第二哲学)和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神学);为着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实践知识”(Praktike),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家政(经济)学;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是“创制知识”(Poietike),包括诗学(艺术哲学)和其他生产性的技艺。“工匠”属于“创制知识”范畴。

真正从哲学角度探讨工匠问题的,要数美国哲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匠人》①(美)理查德·桑内特《匠人》,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全书从批判哲学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该著分别从《匠人》《匠艺》《匠艺活动》三大板块对“工匠”的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展开跨时空、跨学科、跨行业的考察,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价值。如在该书第四章《物质意识》中,作者集中讨论了匠人那种投入的物质意识,详细分析了匠人活动过程中三种不同形式的物质意识,即变形、留名、拟人。变形关涉匠人劳动过程中技术的演变与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留名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印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我指涉——“我存在”;拟人则是“将某些人性的东西灌注给没有生命的东西”,很明显这是对匠人及其所制造物品的一种高度赞扬。作者认为这种人性化的赞扬容易“催生物质意识中的二元对立:自然之性和人造之性之间的对峙”。可见,作者已经将匠人、匠人的劳动及其劳动成果的讨论置于哲学维度,十分深刻和耐人寻味。

依据上述研究路径及其相关成果可知,关于工匠问题的专门性研究相对较少,多依附于技术、经济、艺术、文化等问题的讨论框架之内。当然,工匠及其劳作关乎工具、技术、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其自身的多维特性也正适应了研究路径的多元性。但其中也存在研究不平衡的问题,如:多关注“物”而忽视“人”的问题,一部以工匠为主体的工匠文化史至今还没有出现;多集中在经济、技术领域,而其他相关领域则明显要弱,特别是在哲学领域探讨中华工匠问题的专著,至今还没有出现。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吴建华,何伟.开辟技术经济史研究新领域——评余同元《传统工匠现代转型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4(3).

[3]温玉清,王其亨.中国营造学社学术成就与历史贡献述评[J].建筑创作,2007(6).

[4]编者的话[M]//杨永生,编.哲匠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Ton Otto,Rachel Charlotte Smith.Design Anthropology:A Distinct Style of Knowing[M]//Wendy Gunn,Ton Otto,Kachel Charlotte Smith,ed..Design Anthropology:Theoryand Practice.London:Bloomsburyacademic,2013.

猜你喜欢
工匠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工匠风采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跨越千山万水的大工匠“云传技”
大国工匠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工匠神形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玻璃工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