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教学设计

2018-01-25 01:40胡永忠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7期
关键词:歌谣自然段月光

胡永忠

【教材简析】

《月光启蒙》一文改编自诗人孙友田的《月光母亲》,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十分清苦的童年时代,母亲不顾一天的辛劳,在夏夜的月光下用歌谣等民间文学启迪着作者,让他走进诗歌的王国。整篇课文透露出浓浓的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设计理念】

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学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怀。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规范、美观地写好“凤”“轿”两个生字。

2.了解课题意思,学习归纳课文大意的方法。

3.体会“ 美妙”的内涵,感受母亲的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理解课题

1.(师出示“月色”图片)

看着图片有什么感受?能想到哪些词语?(出示课题)

2.“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板书篆体“蒙”字,介绍该字的起源。)

3.结合“ 蒙”字的起源,理解“启蒙”意思。

课文第5自然段中就有对课题的解释,找一找、画出来。课题中的“蒙”在这里指什么?课题中的“启蒙”在这里指什么?

【设计意图:开头这部分的教学突出了以学生兴趣作为抓手,从观察月色的图片让学生做到还未入情先入境的状态,初步感受月色的美妙,为学习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打下基础。在理解课题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抓住对“启蒙”本义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回归到课文内容中进一步理解“启蒙”,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感受母亲对作者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做了潜移默化的铺垫。】

二、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课题的意思明白了,检查一下词语的认读情况。

2.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教师评价。

3.指导书写“ 凤”,提醒规范的斜钩写法;指导书写“轿”,提醒笔画穿插。

4.学生描红,体会书写时的用笔。

三、学会归纳,感知大意

1.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开头有这么一句“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用默读的方式通读课文,找出:母亲用哪些方式启蒙了“ 我”,让“ 我”飞向了诗歌的王国。

2.交流——歌谣、神话故事、童谣、谜语。(课文中所说的“民间文学”)

3.如果归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采用抓住课题,在文章中找出与课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的方法。(请学生试一试,相互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层次很清晰,在引导学生归纳课文大意中很注重方法的渗透,让学生采取抓课题和课文内容中与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归纳,让学生在得法中进行学习,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四、体会“美妙”,感悟遣词

在作者的心中,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1.下面我们将目光聚焦到课文中的那幅插图上,看着插图,你有什么感受?

2.让我们一同回到课文第1自然段的语言文字中,感受这份“美妙”体现在哪里。

(生交流师随即点拨)

(1)柔和的月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2) 从母亲搂着“我”的“搂”字中能感受到什么?

3.配乐朗读:用我们的声音表达出童年夏夜的这份美妙。

4.在那美妙的月色中,母亲那动听的歌谣穿过夏夜,传进了我们的教室。

(播放课文中两首歌谣的清唱)

5.听了这样的歌谣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6.你们的感受其实是和作者一样,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

师出示第4自然段的内容:“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7.谁能走进作者的内心?请你通过这段语言文字读出自己那份独特的体验。

(生朗读,师评价。)

随即点拨:“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读起来是一种什么感受?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是什么?

8.最后一句话的描写中有一个词语的使用老师有疑问,谁能猜出来?

点拨:“音韵”是指和谐美妙的声音,应该用“甜美”这类的词语来搭配,怎么可以用“芳香”来搭配呢?(母亲的歌声像花香一样迷人,让人陶醉。)

9.配乐赏读。母亲深情地吟唱,就像月光下流淌出来的一首美妙的诗歌,伴着星光和明月给我带来了浓浓的诗情。

师出示格式改变后的第4自然段内容: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10.读了这一自然段如诗般的文字,你们觉得这里“美妙”在哪儿呢?

五、学会质疑,感受母爱

1.师出示第5自然段内容:“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看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母亲对故乡的爱包含什么?母亲对故乡的爱让“我”豁然开朗了什么?

2.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要将目光转移到课文前面的内容描写中。

(1)当时我们过的是什么生活?(清苦)

简介:作者家乡安徽北部的小村庄,是黄河改道后留下的一片盐碱地。

(2)点拨:这里的土地庄稼不生长,收获不了多少粮食,可是他们依旧顽强地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在这片土地上虽然不长五谷,却长歌谣,这歌谣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3)这里的两个“ 长”的意思相同吗?

(4)在家乡这片不长五谷的贫瘠土地上却能长出这么多歌谣,要表达出什么呢?

3.师出示两首歌谣。

(1)歌谣中分别表达出了什么?

(勤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4.解决问题。

(1)现在你能明白母亲对故乡的爱包含了什么吗?(勤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我”豁然开朗了什么?(清苦的生活泯灭不了家乡人民勤劳的本色,清苦的生活泯灭不了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不仅是母亲对贫瘠家乡的爱,也是母亲让“我”从小学会勤劳,树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信念啊!这就是母亲对“我”的一种无言的爱,一种在月光下无言的启蒙啊。)

5.体会选材妙处。

讨论:既然家乡到处都是歌谣,课文为什么只选择这两首呢?(这两首歌谣都和月亮有关,和课题一致,勤劳和向往美好生活是人生的底色……这就是课文在选材上的妙处。)

六、体会语言,感知特点

1.课文中列举了一些母亲为“我”吟唱的民歌民谣,请大家读一读,能发现这些民歌民谣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既要体会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又要知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样表达的作用是什么。在该部分教学中,教师始终紧扣课文中“美妙”这个词语,带领学生一步步领会童年夏夜的美妙,歌谣内容的美妙,母亲嗓音的美妙,歌谣、童谣语言形式的美妙,从而体会出母亲对孩子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之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作者遣词造句和选择内容的美妙,让学生既得意,又得言,不断触摸到语文学习的本质。】

七、回顾内容,回味“美妙”

1.让我们再次跟随着课文的文字一起回到那美妙的夏夜中。(师出示第1自然段内容配乐朗读)

2.让我们再一次回味母亲那芳香的音韵给“我”带来的美妙。(师出示第4自然段内容配乐朗读)

3.让我们再回顾月光启蒙中那份母爱的美妙。(师出示第4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内容配乐朗读)

(师出示《月光母亲》原文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阅读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在课文中走个来回。这个来回不仅要体现在课文内容中,更要通过内容的学习体现在对课文情感产生的共鸣中,也就是在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该部分的教学中很好地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回顾,采取配乐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获得了情感的陶冶。】

猜你喜欢
歌谣自然段月光
美兔月光灯
中秋的月光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月光碎落了
《春天的歌谣》
秋天
月光改变了我
美丽的秋天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