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立项课题“人教版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对比研究”(编号:JZ160504)研究成果。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养成课程整体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活动的设置,要从单元目标出发,紧扣文本文体特点,结合具体的校情学情和生情,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单元整体视角;文本文体特点;学情生情;教学内容的确定
鲍道宏教授说过,基础教育课程新一轮改革,一个重大的变革,就是语文课程由“教学内容取向”转向“课程目标取向”。即教师要怀有一定的课程信念,有对课程整体把握的意识。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就课文教课文,要考虑课程的整体性,要有课标意识、学段意识、文体意识、文本意识、学情意识等。无论是精读课还是略读课,选择教学内容首先要从单元的教学要求出发,结合文本文体特点,结合校情、学情和生情。
笔者将以人教版和语文版共有篇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两节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基于单元整体视角,确定教学内容。
一、 基于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老师在具体教学中,要考虑课程的整体性,把握眼前所教课文所在单元的教学要求,确定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以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例,同一篇课文,在语文版和人教版两个不同版本中,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不同的。笔者根据两个不同版本分别设计两个重难点不同的教案。详情如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XB,HT6SS;Y0<续表>〗项目语文版人教版学段位置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单元话题演讲求知单元课文12. 为人民服务 语文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我有一个梦想
15. *你是你的船长
口語交际——我有一个梦想
写作——写一篇演讲词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 *短文两篇
谈读书
不求甚解
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好读书读好书同类单元八年上册第三单元议论文
九年上册第三单元驳论文唯一一个单元议论文单元组元演讲词议论文单元要求阅读演讲词,把握演讲词的主旨,感受其中洋溢的激情,品味其平实严谨的语言。朗读演讲词,注意感情的基调、节奏的变化。阅读这些随笔、杂文,要区分观点与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还要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选文首段保留原稿交代演讲的背景文字:“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课型精读课略读课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和有关知识。
2. 分析本篇文章作为演讲词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3. 理清演讲思路,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1. 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重要性。
2. 理解本文运用论据类型。
3. 理解本文的论证过程。教学重点、难点1. 分析本篇文章作为演讲词所采用的方法和技巧。
2. 理清演讲思路,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1. 重点:理解本文的论证过程。
2. 难点:理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如上所示,同一篇文章,因为所在版本单元目标的不同,在教学中教学的目标、重难点也不同。语文老师要养成课程整体意识,不只是用课文教课文。
二、 基于文本文体特点,设计教学具体内容
语文教材以选文为载体,集中编排了相关单元目标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更好的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版八下第四单元的单元设置为演讲稿单元,主要教学目标在于阅读演讲词,把握演讲词的主旨,感受其中洋溢的激情,品味其平实严谨的语言。朗读演讲词,注意感情的基调、节奏的变化。《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笔者根据这一单元目标和文本文体特点,设计如下教学具体内容。
(一) 先由学生演讲《师恩无穷》导入新课,从学生演讲中体会演讲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演讲的特点:思路清晰;内容上贴近现实状况;语言上通俗平易,亲切自然;借助事例。
(二) 走近文本,介绍演讲者、演讲者身份和演讲背景,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进入文本,速读课文,圈点勾画,试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丁教授发表此次演讲的目的是什么?
2. 丁教授发表此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
3. 在这篇演讲稿中,丁教授提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四) 紧扣单元目标,师生一起分析本文的演讲手法。
默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为演讲词怎样使其演讲清楚明白,深入人心,引起听众的共鸣?
1. 思路清晰:演讲思路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层次清晰明白。
2. 内容上贴近中国现实状况:中国传统教育中对的“格物致知”的错误理解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学生的表现,这些都是当时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吸引力。
3. 语言上的通俗平易,亲切自然:“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4. 借助事例:王阳明,竹子的性质,“我”的学习经历。丁教授在演讲中列举的都非常浅显易懂的事例,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王阳明的事例:意在说明传统儒家对格物的理解是错误的,只能淹没格物的真正意义。“我”的学习经历:意在说明在中国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这些事例在演讲中运用得恰到好处,有助于听众感受演讲者,有助于他们记住和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在普通的事例中得到启发,跟随着演讲者的思路达到演讲目的。)
5. 引经据典:比较标题,如果换成“应有实验精神”好不好?原标题利用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中的“格物致知”更符合中国人思维,并以此论证实验精神自古有之,但因为传统教育的曲解而没有达到真正的教育意义。
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议论文单元,这也是人教版唯一一个单元的议论文。单元要求是阅读这些随笔、杂文,要区分观点与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还要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本文除了是一篇演讲稿,还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因此在人教版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重点突出其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简单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一学段目标。
笔者设计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一) 物理实验,导新课之趣。
物理小实验导入新课,得到知识的最有效方法是实验,从而引出文题。
简介丁肇中及写作背景。
(二) 初读课文,品文题之美。
本文的文体是议论文,请同学们联系刚学过的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谈议论文学习的重点。
明确: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初读课文,圈点勾画论点和论据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什么叫格物致知?可以用文中哪一个词概括其意思?
明确:探察事物获得知识,实验
题目好在哪里,可否换成应有探察事物获得知识的精神或应有实验的精神?
明确:1. 中心论点;2. 引出中国传统教育阐释格物致知的内涵,但是并不重视真正格物致知精神;3. 富有文学色彩,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三) 再读课文,析论证之巧。
找出中心论点,接下来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
明确:论据。
文章运用那些论据?有何作用?
明确:略
论据并不难找,但是议论文并不是由论点和堆砌论据而拼成的文章。议论文的美,还美在于其思辨性,美在于其论证过程的巧妙。这同时也是议论文的难点,请同学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论证过程的巧妙。
明确:首先,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接着,阐述中国传统教育中说阐述的格物致知的内涵及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然后,指出科学上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最后,阐述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论证过程清晰、严密、有力、巧妙。
(四) 拓展延伸,论钱老之问。
结合两则材料,运用学过的议论文知识,浅论钱老之问。字数不限,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运用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思路清晰。
材料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材料二: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略)
三、 基于校情学情生情,巧置有效教学活动
王本华先生在谈到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主要特色时说,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老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性,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以阅读教学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其他项目,想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
笔者根据本校校情生情学情,在两个版本的教学设计中,巧设了几个有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运用能力。在语文版教学设计中,抓住班级个别学生演讲能力高,让学生上台演讲,以此导入新课,既引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又引导学生思考演讲的特点。在人教版教学设计中,考虑到初三学生已经初步接触物理,但是还没有学过惰性气体放电原理,巧用辉光球表演魔术,激趣导入新课。最后的教学环节,紧扣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启发初三学生进一步思考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拓展延伸,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热渗透”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的美好品德,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总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要从课程整体思考语文课程教学,基于单元目标、文本文体特点和具体的学情生情,来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能只根据教师兴趣,率性而为。语文教师要积极以语文课程建设者的姿态加入语文课程教学,设计出最适合学校环境、最适合学生状态与发展需求的语文教学方案,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語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本华.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2016(9B).
作者简介:
潘美蓉,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