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侠
摘 要: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面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时拥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依据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原则发展起来的,将自然与人工协调结合的产物。这就需要在城市建设中,系统性的处理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组成,进而统筹好给排水等循环利用,并考虑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等。
关键词:海绵城市;对策;方法
1海绵城市的含义
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面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时拥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依据生态建设和城市建设相协调的原则发展起来的,将自然与人工协调结合的产物。这就需要在城市建设中,系统性的处理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组成,进而统筹好给排水等循环利用,并考虑其他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等。
2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2.1相关法规欠缺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低影响开发在国内还处于推广阶段,各设计部门对六大雨水处理工程不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基本上也是一片空白,系统的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法规方面也亟待完善,尤其是要制定有地域特征的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海绵城市标准、技术规范。另外,国家近期发行的文件不具备强制性,想要进一步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必须出台具有强制效力的法规,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运行机制,采取强硬手段使低影响开发规范化。还可引进一定的奖励政策和投融资模式,要建设海绵城市就必将伴随着巨额的资金投入,如政府为减轻财政负担引进了(PPP)合作模式,拓宽了投资渠道,但这并非代表政府可以转移权责,反而更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肩负起更重的责任去引领整个社会的海绵化建设,做好成本核算、投资规划、工程监管、评估验收等各项工作。
2.2施工管理难度大
施工是海绵城市建设最后也是从理论到实践最重要的一步,这个过程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如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体会不到施工图的内在含义,加之海绵体的修建难度不大,在施工时容易掉以轻心,所以施工质量相当马虎,也就必然导致最后的建设成果与设计者的初衷有所出入。一些不负责任的包工头,为降低成本牟取个人私利,甚至偷换重要的海绵材料构件,如此一来,这些所谓的海绵体工程也就徒有其表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是:分散控制、源头治理,那么在一个低冲击开发区域内必将零星的分布着数量巨大的海绵工程,其管理难度大,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那么将难以发挥各海绵体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2.3设计规划困难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部门多,有市政、水利、园林等,影响范围广,所以各部门、各专业之间应当协调运作,加强讨论,共同出谋划策。既然海绵城市是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出现,那么其设计规划也必然是系统性的,设计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并且该理念支配下的新型城镇规划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远远高于传统城市规划,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多个部门的专业知识,需要多规合一,这也迫切的要求我们打破各部门之间有限交集、被动配合的局面。若是条件允许,各地方政府甚至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这样既能提高规划精度也大大增强了整个规划设计过程的机动性。
3 建设海绵城市建议与对策
“海绵城市”的理念为综合解决大中城市中突出的内涝问题、水污染及相关环境问题找到了新方法,为此,我们就需要对“海绵城市”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拘囿于表面;否则“海绵城市”建设将很快沦空谈,成为纸上谈兵的噱头。这就对如何建设海绵城市提出了硬性的要求,就需要完善的对策和方法才行。下面对建设海绵城市提几点粗浅的建议。
3.1结合自身实际,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相关法规政策来保驾护航。每个城市应在国家法规政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
3.2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快科研创新力度
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国际上被称为低影响开发系统,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案例。海绵城市的推广,需要政府加大科技扶持力度,鼓励高校、科研机构、高新企业进行科研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储备,尽快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体系。
3.3海绵城市发展需要城市生态建设
随着我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城市的面积速度扩张,各种硬化工程随之而来,有的城市是建设者甚至为了好看在人行道上抹水泥再铺砖,不给雨水一点点的渗漏空间,每当下雨的时候,无论小雨还是大雨,道路上全部是积水,形成了城市内涝。为此,有必要对这种城市建设的行为进行约束,比如逐步增加绿化面积、减少硬化范围;采用先进的渗水材料铺设人行道等,同时还可以在政府的每年度工作计划中列入城市生态建设指标,作为年 终考核的依据,进而避免城市建设过度硬化以及简单、粗暴的破坏环境。
3.4加强宣传,倡导建设海绵城市推行节约型、环保型社会
海绵城市虽然已经成为网络热词,相关的条例和规范不断出现,但是与之相关的建设人员和小区居民也存在只知其名,不解其意的情況。为此,要加大宣传,让大家知道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对已完工的海绵体建设,可以设置路标指示,供人们参观学习,在展示海绵城市建设取得的成果,向过往人员普及海绵城市设施蓄水、净水、储水、用水和排水的理念。同时积极倡导全民建立节水、惜水的好习惯,进而让全民参与到水资源使用以及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去。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源短缺等问题不断涌现,国家适时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一理念,形象地讲,就是通过建设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海绵体”,使整个城市变得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过程中起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作用,在需要用水时又能够将蓄存的水资源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杨春阳,浅析构建“海绵城市”的意义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 2015,09(27):01.
[2]鞠茂森,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技术和政策问题的思考[J]. 水利发展研究 . 2015,15(3):7-10.
[3]张亚梅,柳长顺,齐实 . 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 [J].水利发展研究 . 2015,15(2):20-23.
[4]张毅,李俊奇,王文亮.海绵城市建设的几大困惑与对策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6,12: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