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文本是中国高校外宣翻译的一把双刃剑

2018-01-24 20:53潘维王庆奖
考试周刊 2018年16期

潘维+王庆奖

摘要:全球一体化促进了中国高校与世界各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各大高校网站的外宣英译文本的跨文化交流作用日益突出。本文试图从信息文本精度、文本结构巧度、意识形态软度和修辞文化风度四方面总结出我国高校外宣翻译在平行文本的基础上把握适度翻译的策略与方法,为我国学校網站外宣文本英译在文本内容、文本结构、文化规范以及修辞风格诸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外宣;平行文本;文化空缺;适度翻译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校外宣资料的翻译引起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目前我国高校外宣翻译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从具体理论的角度出发,举例分析并从宏观层面上提出翻译策略。这些理论包括德国功能主义、跨文化交际、顺应论、生态翻译学、纽马克文本类型和变译理论等。第二,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国外受试者对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的可接受性,探索中国高校网页翻译的宏观模式。例如,《高校英文翻译的调查》和《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页翻译模式》。第三,运用平行文本理论,对比研究中国和欧美一流大学的学校简介,总结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文本语言、信息内容、呈现方式等问题和解决方法。例如,《中英高校网页学校简介平行文本分析》《外宣翻译平行文本对比研究——以高校英文网站为例》。

平行文本一直是高校外宣翻译的热点话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翻译学者Jean Paul Vinay和Jean Darbelnet就提出了“平行文本”这一概念,即通过对比不同语言中具有相同交际目的的文本,指导翻译实践。Snell Hornby在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一书中指出,“平行文本”是指在语言上彼此独立,但却是在相同或相近的情境下产生的不同文本,可以用来研究分析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的事实材料的方法,对翻译研究和词典学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House进一步分析了平行文本在文本体裁、类型和语篇功能方面的相似之处。平行文本对于应用型翻译研究确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将平行文本比较模式用于应用型翻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过度顺应目的语的文化和表达习惯必定会造成本国文化因素的缺失。外宣翻译首先要符合‘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也就是说,外宣翻译的目的首先是进行跨文化的交流,让本国文化“走出去”。不仅要尊重外国读者的认知方式,还要保留汉语源文承载的文化内涵,才能让目标读者从更多的角度和层面来领略“异域文明”,达到文化宣传的目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平行翻译理论对高校外宣翻译造成的文本与文化缺失的影响,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对应的解决办法。

二、 平行文本视域下的学校外宣文本英译策略

中美学校外宣文本在语境和体裁上具有很多相同点,美国学校外宣平行文本是一种现成的规范文本,能为中国学校外宣英译提供很好的参照。但是,在中国高校走向世界的阶段中,首先要主动翻译高校特色文本和文化。因为没有“译介”,就没有世界化的可能。在全球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即要保留自身文化又要开拓与其他文化的桥梁,其关键的成败因素就是是否能将原语文化文本移植到陌生语目标语文化文本中,进而促使多元文化不断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多元化,就只有将各种文化“译出”到国际共同语,从而成为全球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中国高校外宣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首先参考平行文本,了解目的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使文化文本更加流畅、地道。但是不能照搬平行文本,否则中国高校宣传文本中的文化特色在翻译过程和结果中会消失殆尽,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会在译文中掩埋,甚至因为译入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原文本的文化价值观从而造成翻文化信息失真,抹杀了中国高校特有文化内涵。这样,就很难实现向西方介绍真正的中国高校的外宣目的。保留中国高校特有的文化文本,虽然会让外国受众产生“陌生感”,但是却能保留中国高校的“异国魅力”,向外国受众展现切真切实的中国高校,让其真实感受中国高校的教育文化、人文情怀和办学优势,从而真正实现中西教育界的文化交流,让中国高校“走出去”。具体而言,以美国学校外宣英语平行文本为基础在把握翻译适度的原则上至少能总结出以下四点关于中国学校外宣英译的翻译策略。

(一) 信息文本精度

中文文本往往提供信息数量过多,非常具体和详细,但是不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产生堆砌冗余感。如果参照国外高校平行文本的文本样式,译文文本就要进行大量的选择、删减、压缩、增添、安排文本信息内容与篇幅。因此,参考平行文本英译时,不宜全盘照收,应酌情选择,强调信息文本的精度,在传递原文信息实现文化交流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删减保留或增加简化,实现创新创译。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

历史承传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

Upholding the motto of “Integrity, Vision and Academic Excellenc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ISU)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prestigious academic institution distinctive for its multi disciplinary and multicultural nature, committed to preparing innovative professional sand future global leaders for a wide range of international expertise to address the critical challenges of our times...endprint

OUR HISTORY

Our history began in December 1949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hanghai Russian School affiliated to East China Peoples Revolution University, as one of the earliest institutions where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stook shape...

显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文版学校简介,没有完全模仿国外平行文本简约、线条化的风格,而是在平行文本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了适当的改译,改译后的译文简洁、清楚地表达了原文需要传递的精确信息,译文简洁、清楚,无冗余信息。同时,还配备了中英文的校园视频简介,增强对外宣传的效果,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避免了让读者产生阅读疲劳,构建了自己所特有的校园外宣简介风格。

(二) 文本结构巧度

如前所述,中美学校外宣文本的文本顺序不尽相同,英译文本如果沿袭平行文本的结构和文本顺序形式,会失去自身优势特色,因此译者要参考平行文本的主流价值观,同时保留自身的教育文化和办学优势。以北京大学的外宣板块设置为例,主要包括了About PKU、News、Events、Schools&Departments、Admission、Academics&Research、Administration、Employment、Health Science Center、Library、Giving To PKU、Alumni等12个主要栏目,个个栏目下又分别设有单独的信息网站。整体布局模式即参照了欧美主流院校的基本板块的流行页面布局风格,同时又保留了原有中文网站特色的办学优势内容,各类信息丰富庞大,但是没有密密匝匝地堆砌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文本结构的布局优势,体现了布局取舍的巧度。即照顾了国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又保留了源文化文本的信息,条理分明。巧妙地分类格局了庞大的信息量,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同时又不会让想要浏览学校网站的读者产生阅读疲劳、影响继续阅读的效果。

(三) 意识形态软度

受中文文本文化规范的影响,英译文本中包含了不少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性导向信息内容。在十分注重傳播宣传效果和读者反应的外宣英译中,应该适度地保留或改写这些信息内容,增强英译文本的宣传性和对外交流性。以清华大学为例:

2016年,是清华大学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2016年4月22日,在清华大学105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母校写来贺信。总书记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一百余年来的办学成就和优秀传统,要求学校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面向世界、勇于进取,树立自信、保持特色,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这既是对所有清华人的极大鼓舞,更是对我们的巨大鞭策。

该段借鉴著名校友习近平总书记在105年校庆之际的来信,阐明了新时代新背景下,清华大学作为中国前沿高校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教学愿景,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些意识形态的软文化信息虽然不符合目标语受众的阅读习惯和交际需求,但是能够产生特有的文本的宣传功能即感染功能的实现。基于这层考虑,不应该完全参照美国高校关于校长致辞的英文平行文本,对英译文本进行了大量删减,而应该根据中国软实力“走出去”的战略目的,保留引起目标语受众关注的意识形态信息:

One year ago, as we celebrated the 105th anniversary, CP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ent a congratulatory letter to Tsinghua, his alma mater. He praised Tsinghua for its fine traditions and outstanding accomplishments in its proud history of over 100 years, and encouraged Tsinghua to stay true to its mission and foster great virtues in our students. Tsinghua, as he said, should move forward with an unwavering commitment to the nation and embra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Proud and confident, Tsinghua should keep its distinctive features as it reaches out to the world and cultivate talents with a diverse variety of skill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our country and people. General Secretary Xi also called on Tsinghua to be part of Chinas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become a pacesetter as it grows to be a worldclass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is message represents a tremendous source of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to the Tsinghua community as we continue to go forward.endprint

(四) 修辞文化风度

中国文本受到传统文化、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的影响,容易产生特有的修辞风格,富有浓郁的异域文化色彩,译文如果采用平行文本的翻译策略,删除或重新定义原文的文本信息,不仅会造成文化空缺或文化偏差,也不利于真正宣扬高校外宣翻译中的文化情怀,人云亦云,阻碍了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步伐,而是应该对原文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传递文本信息为核心,争取修辞文化风格的表达,以复旦大学为例: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

In 1905, Yu Youren and Shao Lizi left Zhendan Public School to support Ma Xiangbo in founding Fudan Public School in Wusong. The schools name was chosen from the “Biography of Yuxia” in the Classic of History, where the two characters fù 复 (“return”) and dàn 旦 (“dawn”) are found in the lines “Auspicious clouds are splendid, they gather and fill the sky; Brilliant are the sunshine and moonlight, again the morning glory after the night.” The original meaning was the pursuit of greatness, and it implies selfrun education and the revival of China.

四字格語汇是一种汉语独特的文化现象,一种修辞语言现象。这种固有语言单位结构是我国丰富历史文化的传承,四字格修辞语言与英语语言体系相比是中华语言中独有的文化特色。汉语语篇四字格语汇精心雕刻,浑然天成的四字结构,是文化影响语言传承的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这种表达法历史悠久,展示了汉语巧夺天工、形美意美的特点。上文中“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阐明了复旦大学校名的历史由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对于国外受众而言,会产生理解层面的文化空缺。如果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参照平行文本的翻译策略,不译或采用其他符合目标语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就会影响原文文化的正常输出,失去原文文本的修辞风格,没有把握适度翻译的原则。因此译文抓住文本信息实质,从华丽语言外壳中提取实际文化内涵,较好地传达了复旦大学的人文精神。译文句式结构优美,语言表达生动、传神,既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又能恰当传递原文的修辞丰度,提升外宣翻译的效果。

三、 结语

目前中国学校英文网页中的学校外宣英译已经摆脱了按中文原稿逐字翻译的阶段,进入了参照平行文本翻译的新阶段,平行文本虽然可以增加译文的交际功能、减少中西文化差异,满足译文受众的需求、认知和价值观,但是也会造成大量的文本文化空缺的问题,降低了译文的外宣功能,阻碍我国高校“走出去”战略的发展。本文从信息文本精度、文本结构巧度、意识形态软度和修辞文化风度四方面,探讨高校外宣翻译在平行文本的基础上把握适度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总之,中国学校在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其英文网页建设既要与国际主流价值观接轨,也要满足自身对外宣传的需要,才能与其日益发展成为国际顶尖高等学府的形象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AronWisnewsky J, Clément K. The gut micro biome, diet, and link stocardio metabolic and chronic disorders.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2016,12(3):169-181.

[2]任孝瑜.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页翻译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2):42-46.

[3]杨凤.中英高校网页学校简介平行文本分析[J].海外英语,2012(03):78-80.

[4]张珺莹.外宣翻译平行文本对比研究——以高校英文网站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04):235.

[5]Hartmann RRK. Contrastive Textology: 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in Applied Linguistics. Studiesi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Volume 5: ERIC,1980.

[6]SnellHornby M.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1988.

[7]Ribero D, Abdalla E, Madoff D, etal.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before major hepatectomy and it seffect sonre generation, resectability and outcome.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07,94(11):1386-1394.

[8]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25(6):27-28.

[9]高凤江.汉译英中的中华文化失损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6):24-27.

[10]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02):42-45.

作者简介:

潘维,王庆奖,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