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2018-01-24 13:44卢静妮
考试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想象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只要我们迈出家门,生活一應所需应有尽有,眼花缭乱,没有你买不到,只有你想不到。然而将来要在社会上生存立足,并不再是简单的适者生存,而是标新立异者生存,这里的标新立异,就是现在教育所提倡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凡是拥有创新能力的必是有想象力之人。小学是一切学习之始,想象力的培养也应该从小抓起,语文更应该为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培养策略

我们接触的小学生,年龄虽然都还小,但却都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维能力,有求知欲,好奇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追求。以前常常听到一句话:“好奇害死猫”,但用到学生的学习中,这句话就是错误的,在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上,这句话更是大错而特错。好奇心是一切想象力的基础,没有好奇心就不会去探索,去吸收更多的知识,不会想为什么?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之前,老师应该明确一个方向,就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看似奇怪的想法不加以扼制,而是鼓励学生大声地说出来。那么,在此基础上,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对小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培养呢?下面,笔者就平时的工作总结出了几点想法:

一、 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 从教材插图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以及学生的学习中,老师和学生接触的第一手资料就是教材,虽然它对学生学习更全面的知识方面涵盖得还不是太够,但能作为教材为各个学校所用也是经过一众专家编审的,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每一篇课文都力求生动,易懂,并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我们也需要从这第一手资料上着手,如几乎每篇课文中都配有的精美插图,插图在形象地表达课文的内容,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图中有故事,有情节,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对插图的观察去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插图也是通过对文字内容理解后的一种想象力的产物。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看完图后同桌间相互讲故事,甚至对最后一幅图进行再创作,把故事继续讲下去,请讲得好的学生到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他的创作!

(二) 从古诗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现在我们提倡诵读国学经典,三言两语道不尽国学中的美,诗人却能在三言两语间轻松表达他的心情,诉说一件事情,古诗绝对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浓缩的精华。它的简练短小,便于学生记忆,它就如一扇门,老师为学生打开这扇门,带他们进去欣赏里面的风景。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放上音乐,让学生们闭上眼睛,在音乐中听老师为他们解析,去感受诗人笔下的黄鹤楼,去感受三月的扬州,渐渐远离视线的帆影,和诗人和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由此及彼的想象自己和好朋友要分别时的场景,有的留守儿童,可以想象春节后父母再次离家时的不舍,并让他们画下来,从而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启发。

二、 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随着教学设施的逐步完善,现在每间教室基本都有多媒体设施,以便于在教学中给学生进行更全面的展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多媒体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讲到《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真正的画家的人物形象,向学生提问,你们见过画家吗?你心里的画家是什么样子?并让学生踊跃回答。然后再向他们展示各种小动物的在雪上的脚印,让他们分辨哪个脚印是属于哪个小动物的,像什么?再延伸到课文中来,不止我们的生活中有画家,在小动物的世界里还有更多的画家,接下来我们一一来认识它们。之后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并发言,你还能想到雪地里还有哪些小画家?在生活中,我们可不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让自己也成为独一无二的小画家呢?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回家以自己的手掌为模型画一幅独一无二的仙人掌森林,并为自己的仙人掌森林涂上可爱的颜色,较为突出的作品可以把它展示在教室一角,增加学生的自信。

三、 课外延展,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课堂中,在课本上,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要使学生拥有更丰富的想象力,还得储备更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需要从课外读物或课后的活动中去获得。如每个月让每个学生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到学校,一个月之内,相互传阅,让大家在相互传阅各自的课外书的过程中吸收更多课外的知识,并养成课外阅读,主动获取知识的好习惯。从其他途径去看世界的多彩,并在课外作品中已有的形象上去塑造一个新的形象,或者给自己喜欢的形象赋予新的品格。现实中,无完人,理想中,却是无所不能的。如《西游记》,孙悟空七十二变,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难,各路妖魔鬼怪,每一个人物的经历都曲折离奇,每一次遇难都精彩纷呈,每一次的化险为夷,每一次失败后的不断坚持到最后取经成功。都是作者的想象力在以现实社会为背景下的一种创造,处处都体现着作者的思想和对正义的追求。相信我们的小学生也能在知识不断累积的过程中,拥有更多自己的想法,并把这些想法进行再加工,最终出来一件完美的作品。

四、 适当动手操作,让学生的想象力落到实处

在每一次的课后,都会有课后作业,那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业的形式也基本落实在作业本上,无论是写生字、组词、造句还是作文。当然,作文也是对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检查,但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上,课后作业也需要进行一定的配合。比如偶尔一次的手工作业:如在学完《小桔灯》一课时,学生们都知道了文中的那盏小桔灯给冰心奶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很多学生都想亲眼看一看那盏那人如此难忘的小桔灯长什么样子?这时课后作业就可以要求他们回家自己亲手做一盏小桔灯,看看自己能不能按照课文中小女孩的方法做出一盏精致的小桔灯来。过程一定不会那么顺利,那如果在桔皮无法成型的情况下,你又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把小桔灯做得更有型呢?是否需要给小桔灯作一些装饰呢?为了小桔灯更明亮,可否给它雕一些图案呢?这些都需要学生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长此以往,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得到锻炼,对他们想象力的培养也就落到了实处了。

参考文献:

[1]陈主钊.让学生在想象中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2,(11):23.

[2]洪莉英.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几点见解[J].新课程:小学(中旬),2011,(12):121-122.

[3]郑小海.多维角度激发小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法初探[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7):211-212.

作者简介:

卢静妮,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想象力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