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骏飞+姚君 郭明良
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号召的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主力,我国对此予以重视。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刻不容缓。但是我国当前各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仅依靠学校力量进行开展,还未形成学校、企业、政府协同培养机制,导致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不够显著。本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机制构建策略。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public innovation in China,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undergraduates are the main force of our country's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pays attention to this. It is urgen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at pres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only rely on the strength of the school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and have not yet formed the coordination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e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 As a resul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significant enough.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o-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调机制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coordin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5-0207-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缓慢,仅靠传统企业无法带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开始大力倡导全民创业的提议。大学生作为我国青年力量的代表,其创新创业自然受到国家重视,政府部门对此也推出一系列相关福利政策助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但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还未起到太大成效,其主要原因是未与企事业单位及政府形成协同培养机制,仅靠高校单方面力量无法实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当务之急在于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协同培养的概念及特征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营造浓烈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校企政协同共建高校师资队伍、校企协调提供实践机会、政府提供创业政策保障四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机制构建策略,期望在相关教育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1 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培养机制的内涵
1.1 创新创业协同培养的概念
协同是指主导者通过结合多方力量协助共同完成某一目标,在完成过程中根据外部环境及影响因素不断进行沟通合作,形成不同于单一的培养模式,并且最终协同培养成果远胜与原始个体完成成果,协同这一词语最早起源于希腊。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就是指高校与企业政府形成合作,共同以培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将各自优势与资源整合,促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
1.2 创新创业协同培养的特征
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培养与高校单一培养具有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
1.2.1 最终目标达到一致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涉及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这些涉及要素又拥有不同的培养优势,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这一共同目标而形成合作教育。教育过程中不断良性沟通互动,使各自优势得到最大发挥从而起到作用,实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达成前提条件,即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形成一致的培养目标,以促进最终达成效果。
1.2.2 资源具备开放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主要是依靠多方资源形成有效集合并且公开开放,这些资源具体包括高校的教育教学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平台以及政府的相关福利政策及资金扶持等,当中各项资源未形成协同之前都处于单独且封闭进行作用发挥。协同机制就是为了打破资源单独进行作用现象,将高校教育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实践平台以及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资金扶持进行整合,将原本相对单一的作用合力并达到资源开放,共同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并合力解决。资源的整合开放能够有效的进行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各项资源的作用,使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释放更高价值。endprint
1.2.3 提高资源效益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需要企事业及政府部门的配合。通过结合高校相关教育教学、企事业单位的实践平台及相关技术指导、政府部门福利政策及创业资金扶持等各项优势,充分将其运用释放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中。这种方式使得各项优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质变,进而提升各项优势的利用价值,在资源整合中不断放大其优势作用,达到提高资源效益的最终目的,从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校园未形成创新创业氛围
高校浓烈的创业氛围将会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重视度,引导其往创新创业领域发展,提高其相关方面学习的积极性。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大學生创新创业气氛的带动方面相对缺乏,文化发展没有朝向创新创业,校园未形成浓烈的创新创业氛围,导致当前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选择毕业就业大学生占据校园的较高占比,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积极性不高。校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未形成合作教育意识,更谈不上构建结合政府及社会力量的教育体系,高校大学生严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学校也未提供其完善的相关教育体系。归根究底还是高校未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形成重视,以致于大学生未受到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所熏陶,严重缺乏创新创业激情。
2.2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随着应用型人才的推动,各高校逐渐形成与企业合作教育的方式。但是目前形势来看,在两者的合作当中,高校更具合作受益。高校在合作形势上未明确使企业认识到合作教育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以致于使企业认为合作必要性不够充分,认为合作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增加的困扰,担心合作培养的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而在这次合作中,企业扮演角色不够明显,决策权力不大,高校未带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这些因素导致当前校企合作仅流于形式,未形成资源整合利用助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度沟通,导致当前校企合作无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促进。
2.3 高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教师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校园教育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校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创业意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有效学习。但是当前社会各高校专职教师来源渠道主要以各师范高校为主,此类教师都有同样特点,那就是理论教学基础坚实,却严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高校当前专职教师各项条件与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严重不符,需要借助校外相关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进入校园教学。兼职教师相比于高校教师,虽然在思想观念及教育方式有一定差距,教学方法也不如学校教师专业,但是其在创新思想领域更具领先,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协作精神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比起学校教师更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兼职教师这些优势都是学校教师所不能具备的。但是当前高校在聘请兼职教师方面还存问题,如聘请前缺乏计划、聘请方式太过随意不够规范等,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难以形成协同关系,高校需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以此解决当前高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师资。
2.4 高校缺乏利用社会资源意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借助社会各项资源作为保障基础。目前,各高校对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的意识不高,形成两种高校教育模式,一种为具备丰富的各项专业学科师资力量,却始终没有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另一种是学校具备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却缺乏创新教育手段,将一种创业教育活动反复进行开展。因此,导致产学研机制无法为高校教育带来有效促进。社会资源中包括了较多创业实践机会,高校在该方面的忽视也严重导致了学生缺乏创业实践机会,学生缺乏实践平台导致一切学习无法得以检验,高校一切创新创业教育相当于纸上谈兵。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机制构建策略
3.1 营造浓烈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
高校创新创业氛围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基础,浓烈的创业氛围将会带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校需要结合所有学科的力量,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协同培养机制,制造一定的舆论进行正确引导,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流行氛围,积极鼓励各科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当中。相关营造方式有几点: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及其他宣传方式的力量,开展大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宣传,将创新创业意识大量灌溉其脑海之内;其次鼓励学生进行全面学习,发展其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形成各方面特长优势;根据高校自身情况,合理开展各种类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以此增加高校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相关意识及积极性。
3.2 校企政协同共建高校师资队伍
高校的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教育主导人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想要得以有效开展,重点在于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高校要与企业进行深度沟通,将合作所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摆上台面进行分析,使企业意识到与高校进行合作能够有效为企业带来利益,并制定相关保障条款签订协议,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协调。高校与企业一同担任双师型教师选拔的决策话语权,与此同时结合政府资源,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协调机制。首先在高校教师中挑选一批实践与理论具备的师资队伍,以此进行学生知识传授及职业生涯分析。其次与企业一起在其内部挑选优秀专业人员进入校园作为兼职教师,对学生日常专业岗位实践操作进行教学指导,解决学生日常专业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高校还需将校内优秀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企业项目研究指导,为企业解决日常生产过程问题所在,提高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最后,高校要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申请政府的帮助,将政府创新创业部门进入校园,开展相关讲座,普及相关创新创业知识及所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意识。同时,可以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传授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知识,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建设。
3.3 校企协调提供实践机会
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育的现象。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应向发达国家教育模式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依靠切实的创业环境开展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创新创业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创业激情,提高相关能力。高校的课堂教学需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首先是课堂到底要交给学生怎样的内容,其次是该内容以何种形式去教。高校还需与企业形成协调机制,将企业一些微小创业项目交给学生去完成,使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创业精神,积累创业经验。高校在教育方法方面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究,合理的选择相关案例分析进行课堂教学,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合理转化进行教授。endprint
3.4 政府提供创业政策保障
随着我国对大众创业的推进,政府部门制定推出一类型相关政策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以此达到大学创新创业有效促进,这一系列福利政策充分保障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政府制定这一系列相关福利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为高校提供支持,使更多成功企业与高校一起健身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与此同时,政府也为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机制提供促进措施。以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支持鼓励氛围,为其学习创新创业带来动力,为今后创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具体措施如下:
3.4.1 创业资金支持措施
创业资金是大部分创业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增加大学生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支持。首先政府出面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的筹集,号召教育部门及当地企业参与,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基金范围;其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信用担保体系,促使更多贷款机构以及投资机构对在校大学生提供支持。
3.4.2 构建服务咨询体系
政府启用资金聘请大学生创业专业研究人士,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咨询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主要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疑惑解答,大学生在创业之初面临的项目无法估计及相关政策不明确等问题,都能够通过服务中心得以解决。该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士还能为大学生创业技术问题提供帮助指导,以及对大学生创业风险进行评估。以此方式充分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遇到的多方面问题。
3.4.3 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由政府直接出面,組织社会各企业及金融风险投资机构共同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比如建设相关创业基地及孵化园等,作为大学生创业前期蛰伏基地。相关基地在在校大学生创业退队进退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基地还定期开展创业团队培训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以上政府保障措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充分支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全民创业的提出,创业意识在我国普遍蔓延开来。高校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接班人,其创新创业自然是国家关注所在。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需要连同企事业单位及政府共同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形成教育协同培养机制,利用多方资源优势,共同助力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本文对创新创业协同培养内涵进行具体阐述,分析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构建措施,期望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培养机制的相关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骏飞.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7,36(24):209-211.
[2]黄国辉.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以产学研协同发展为视角[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03):150-152.
[3]许玲,李旭旦,向凯,罗平,柏晶,闫仙.“校政企校”协同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2):10-17.
[4]董超云.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机制构建[J].才智,2017(2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