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内地开展MHK汉语水平考试,内地各高校也开始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MHK考前辅导。针对辅导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设语言氛围、长期开设国语课、借助媒体科技手段辅助教学等相应的解决措施,并介绍了MHK考前辅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力求使辅导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国语教学;内地高校;MHK;考试辅导
随着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求学得越来越多,2016年,内地相关省市首次举办了少数民族MHK汉语水平考试,为保证考试的有效性和过关率,内地相关高校积极开展MHK考前辅导,同时本人参加了省语委举办的少数民族班一线教师国语教学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研讨情况和之后的考试成绩来看,考前辅导不容乐观,为分析原因,找准问题,针对性突破,现对内地高校MHK考前辅导提出如下思考:
一、 基本情况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到内地求学,和内地学生相比,第一年在专业学习上普遍比较吃力,尤其是来自南疆四地州的民考民的学生,以及在内地上高职高专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虽然已经上了一年的预科,但是因为国语基础较薄弱,这些学生在国语表达和专业学习上仍然存在一定困难,理解较慢或者听懂了表达不出来,适应内地学校学习方式的过程较慢,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和没有突破语言关有直接关系,内高班毕业的学生相对较好,因此如何提高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国语水平成了当务之急。
内地学校MHK考前辅导的优缺点:
优点:在内地国语环境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学校可以突破母语环境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和不自觉的都会运用汉语,有利于提高汉语水平。
内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参加 MHK考试都非常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考生在考试期间的交通和食宿安全,这些对新疆籍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学生参考热情高。
不足之处:宣传跟不上,开考一年多来,仍有部分内地高校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不知道在内地也能参加MHK考试,学校相关部门对汉语水平考试不了解,组织不到位;学校承担MHK辅导的教师,虽然大部分是由教授中文课程的教师或者汉语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师担任,但是不了解MHK汉语水平考试等级,不知道什么是民考汉学生,不清楚从内高班毕业的学生和上过预科的大学生是否要参加此类考试,任课教师没有参加过MHK考试监考,不熟悉MHK考试流程,不会选用辅导教材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的高校的教师是按照四六级考试的程序或者普通话测试辅导的方式进行的,这样的辅导对于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收效甚微。
二、 采取的措施
(一) 创设语言氛围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来内地上学,按照要求都是与内地学生混学混住,虽然上课全部用国语,但还是存在下课之后依然是小群体聚集,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和在新疆一样,平时讲本民族的语言,没有用国语思维表达的习惯。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国语水平和MHK考试成绩,除了上课的同时还需要营造语言文化学习的氛围,例如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学习活动,民汉结对子、结亲戚等,开辟第二语言通道,通过多种渠道尽快帮助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融入到内地新的学习环境中来。
(二) 长期开设汉语课
在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除了学习专业课程外,没有专门的国语课,有条件的学校只是进行考前辅导。而MHK考试是一个语言综合能力的测试,不是短时间集中培训国语水平就能提高的,尤其是国语语感的培養,需要大量地去阅读和背诵。因此,应该把国语作为一门课程,单独给新疆籍学生开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MHK考前集中培训。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开设国语课认识不足,有的学校每星期专门给新疆籍学生开设了英语课,忽略了国语才是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将来入职就业的必备语言关这个重要条件。
(三) 进行MHK考试集中培训
在考前一至两个月进行MHK考试集中培训,教师做好集中培训计划,培训前订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当年出版的MHK三、四级辅导系列教材和模拟试卷。培训计划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各大模块知识点辅导,二是模拟试题练习。这两部分可以相互穿插着进行,也可以分开进行。
1. 梳理知识点,系统练习掌握。教师备课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先期准备,一是系统归纳知识点。教师应归纳出听力、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口语各大模块的知识点,按照提纲的形式对语法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例如在书面表达模块,要先梳理出汉语的常见句型、复句的关联词语、常用短语和惯用语、强调比较的方式、各种词语之间的搭配和修饰关系等考查内容的具体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一个清晰的基本框架;再按照时间段制订详细复习计划,并结合模块的题型对各知识点由易到难地进行分类辅导和练习,归纳出考查频率较高的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二是归纳出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在每一个模块的练习中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总结答题方法,例如听力理解题,教会学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和关键信息点答题;如何通过情境、语气、态度、人物关系等进行推理判断;例如阅读理解部分,如何快速找到点出文章主旨的主题句;如何带着问题看文章,快速搜索到相关信息;如何采用排除法确定选项等等。同时,根据学生练习情况,教师在解答分析题型时,还要找出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部分,再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同义词辨析和运用、复杂句子成分分析、普通话语音声调等都是学生不易把握的难点部分,就必须进行重点练习。
2. 模拟试卷练习,掌握考试题型。在分模块练习之后,教师可以选定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在模拟练习过程中,让学生熟悉考试的题型及难易程度和考试的流程,针对各种题型应该注意的事项,如:听力考试开始前如何把握好时间关注第一题考试信息点,如何提高阅读理解题的阅读速度等,通过模拟练习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预估成绩,找出各自的薄弱环节,教师再次汇总出现频率高和学生不熟练的知识点,逐个攻破,保证学生掌握。同时,辅导时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等,在模拟练习时间的把握上也要讲究效率。endprint
总之,集中培训辅导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形式进行,先呈现提纲,总体把握,再分模块辅导,最后再综合模拟试卷练习。
(四) 模拟MHK口语考试的流程,关注考试细节
MHK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两部分,尤其是口试部分,看似操作简单,但是相对于笔试成绩来看,得分率普遍较低,以下两方面原因比较突出:一是学生不能用较为纯正的普通话语音连贯流利地朗读和表达思想,尤其是语音的声调是个难点。所以辅导时,教师首先要集中突破重点音和难点音,其次要教给学生口试第一题快速朗读的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来提高国语的语感。二是学生不熟悉考试流程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有的学生口试回答问题时很随意、没有条理性,想到什么说什么。例如在最后一题根据短文开放回答问题过程中,很多考生不知道说话要说够两分钟,考生考试时口语表达过于简单,语言苍白,甚至单一,虽然这些都是很微小的细节,但是如果不注意,却可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教师在辅导时,需要通过模拟考试过程,教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技巧和口试注意事项,关注学生在具体操作环节上容易忽略的细节,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方法,集中进行大量的训练。
(五) 任课教师参加MHK监考,辅导更具有针对性
在每年两次的MHK考试监考过程中,应该安排内地各高校担任MHK辅导任务的任课教师至少参加一次考试监考,条件允许的可以多参加几次,熟悉MHK考试题型和考试全过程,关注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习的薄弱点,这样给学生辅导时才能更具有针对性。随著MHK考试在内地的深入开展,今后内地高校如何推动和开展MHK辅导,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六) 借助媒体科技手段辅助学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语音的开发,语言学习有了更便捷的渠道。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助相关人工智能语音平台帮助学生学习汉语,例如,科大讯飞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平台、讯飞微信MHK在线模拟考试系统等,进行全方位的模拟测试练习,避免学习枯燥,使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语更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通过模拟测试,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国语水平有一个具体直观的把握,对比差距,增强信心,迎头赶上。
总之,要提高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MHK考试的过关率,还需要根据内地各高校的实际,不断探索汉语水平考试考前辅导的有效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有实质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杨沁沁,孔席梅.高校MHK教学方法探析[J].新疆警察学院学报,2015,35(03):61-64.
作者简介:
张海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新疆阿克苏教育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