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氏后裔的关帝信仰

2018-01-24 17:42马变红
教育界·下旬 2017年12期

马变红

【摘要】关帝是中国广泛信仰的神灵,其信仰群体涵盖甚广。其中关氏后裔是关帝信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信仰包含两种情感:一是对英雄、对神灵的崇拜;二是对先祖的缅怀。两种情感的交汇总能使关氏后裔产生浓烈的信仰及行为。对关氏后裔关帝信仰的探究重在发掘信仰能够产生的功能,从而不断通过关帝信仰凝聚力量,联结情谊。

【关键词】关氏后裔;关帝信仰;宗亲联谊会;恳亲大会

同姓村落在中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而产生的家庙、族祠也便成为村落村貌的组成部分。对于关氏后裔来说,关龙逢、关羽是他们的先祖,常平关帝庙是家庙,是融汇祭祖与祭祀神明的场所,而关羽是联结他们情感的纽带和关键。

一、关氏后裔之浓烈信仰

不同于普通民众、戏曲行业等,关氏后裔是关帝的特殊信仰群体。他们与关帝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血脉联结,是关帝的子子孙孙辈,是距离和时间都无法隔绝的族群情怀。对于关氏后裔来说,关羽是他们共同的祖先,他们的关帝信仰融合了祖先崇拜。对神明的敬畏渗透着对先祖的追忆,总能使他们的关帝信仰更加亲近和浓烈。在综合普通民众关帝信仰缘由的基础上贯穿血液的一脉相传,关氏后裔的信仰行为带有浓烈的追宗忆祖情怀。关羽是运城解州人,但关氏后裔却不全聚集在运城解州北相西古村,这是传统宗族社会造就的关氏同姓村落。战争、移民、商业活动等使关氏后裔散居在海内外各地。在“以孝为先”伦理体系的教化和引导下,在鬼神祭祀的惯制心态下,关氏后裔即使从未踏上宗祖生活过的热土,他们心中的崇拜和信仰热情也从未退却。

二、关氏后裔的信仰行为——祭祖恳亲建祭亭

祭祖,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追忆、感恩、铭记逝世先祖的情怀、功德、教诲的方式。

关氏后裔散居在五湖四海,祭祖却能在清明时节将他们集聚在运城,他们甘愿不远万里来参加仪式便足以见得关羽的崇高地位了。关氏后裔的祭祖活动被称为关氏后裔宗亲联谊会,从2012年开始举办,采取一年一度制,清明时节定期在运城开展。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关氏宗亲组成数千人的大型祭祖团队,奔赴安邑关龙逢塚、解州关帝庙、关帝家庙等处进行敬奉花篮、宣读祭文、上香敬酒行跪拜礼等扫墓、祭祖活动。关氏后裔在“缅怀先祖、虔诚感恩”主旨下进行隆重的祭拜活动,感念关公诚信忠义之精神,弘扬传统礼仪和文化,激励自身不忘初心,聚力前行。祭祖是缅怀亲情、传达思念的方式,但其含义却不止于此。关氏宗亲亲临信仰浓厚的场所,感受“齐思祖训,追忆绵绵,扶携互助,共圆族梦……”祭文的洗礼,在用仪式感知和强化关帝信仰的同时,效仿忠义,践行诚信。关氏宗亲经过一系列参拜,更加坚定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坚定了对关帝信仰的虔诚。

与宗亲联谊会相比,世界性关氏后裔恳亲大会是级别更加隆重、波及范围更加广阔的联络宗谊和铭记信仰的方式。恳亲会是关氏宗亲为连接血缘而举办的活动,由世界关氏宗亲总会每三年举办一届,自1984年至今已举办了十二届。恳亲会的召开地点由总会会长及其分会代表商议决定,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加拿大等地召开,这都是一种漂洋过海联结情谊、传递信仰的方式。关氏宗亲总会以“联络宗亲情谊,秉承关公忠义精神,遵奉祖训,精诚团结,共谋福利”为宗旨。就其将关公忠义精神作为主旨之一来看,这是世界关氏宗亲对忠义诚信的关公文化的认可和尊崇,是对践行善品质的关帝的信仰。大会注重了解来自各地宗亲的情况,一为加深情意提供了深入接触的基础,二为相互学习借鉴关公文化和信仰方式提供了平台。

家庙、祖祠向来是中华民族隆礼祭祖的场所。人有定居所,鬼神亦需妥灵之处。建祭亭、置祭田、修庙阁也是关氏后裔尊崇先祖、信仰关帝的选择。不同于统治阶层维护利益的修庙,不同于普通民众寄存愿求的建庙,关氏后裔修葺关羽庙亭的行为在彰显信仰时伴随着浓浓的缅怀意味。运城北相西古村关圣后裔关郎墓前竖有一块剥泐严重但仍能理清大意的碑文,记载了清代便有关氏后裔卖树买田为关羽及其他先祖建祭亭置祭田的经过,尤愿“春秋亭祀礼以教敬常存尊祖之囗囗以示忠”,可见关氏后裔的信仰行为伴随着忠义精神的推广和践行。时间推移至1997年,西古村关氏后裔依然在为创建关帝阁努力着。在振兴地方经济的浪潮推动下,在推崇传统伦理价值体系的呼声中,关氏后裔积极弘扬关公文化,筹措资金历时四十天构建了恢宏严整的关帝阁。阁内二十八句四字骈文高赞了关帝的仁义忠勇、神威显赫,感慨了关帝阁的雄伟壮丽、威风赫赫,以关帝可歌可敬的人生激励后生继往开来、奋力拼搏的深深期盼结尾。以修庙建阁展现关帝信仰的方式,在关氏后裔群体中也是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关氏后裔散居在海内外,客居异乡,就像飘零的浮萍无处寄存心灵和信仰,无处寻求心理慰藉和情感体验,将家乡的神灵和祖先建庙供奉,多少会得到依靠感。

关氏后裔的关帝信仰行为还包括竭力著述以大力推广关公文化和关公精神,包括积极开展关公纪念活动以表达缅怀和传递敬畏与信仰。关氏后裔的关帝信仰带有明显的祖先崇拜特色,浓烈的信仰往往能够带领他们漂洋过海在当阳、在运城、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寻根问祖,参拜辉煌庄严的关庙,感受关羽的忠义情怀。

三、关氏后裔的关帝信仰功能

关帝是至圣至神的英雄关羽的化身,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体系,蕴含着济世救民的道德情怀。关帝信仰从兴起于民间到官民共同倡导再到回归为民间信仰的这一长段历史中,始终发挥着多层面功能。对于关氏后裔来说,关帝不仅是高高在上的神明,更是亲切的先祖,对其信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联结情谊,族群认同;社会教化,践行忠义。

文化和信仰的凝聚力远甚于政策的约束和外在行为的趋同。信仰多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追随和情感体验,是凝聚一方的重要力量。关氏后裔,除长期定居在运城解州北相西古村的关姓村民外,多是散居在海内外的移民和侨胞。初入异地的关氏后裔和当时的淘金族、华工族一样,他们的生活悲惨无奈,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匮乏使他们不得不寻求心灵和精神的寄托。同属一个姓,拥有共同的先祖,更重要的是这位先祖还是祖国普遍信仰的神灵,而且之前的关帝信仰情怀依然存在,因此关帝自然而然会成为他们信仰的神灵,成为他们寄托家国情怀、联结亲情血脉、凝聚抵抗力量的精神寄托。

上述提及关氏后裔祭祖恳亲建祭亭的信仰行为,其实这种种信仰行为在蕴含虔诚的关帝信仰的同时,更有着社会教化,引导人们践行忠义的情怀的作用。不管是祭祖的祭文、恳亲大会主旨还是祭亭的碑刻资料,都蕴含着丰富的忠义情怀和伦理价值。关氏后裔每一次的亲临祖庙,每一次的会议参与,都是一次忠义精神的教化和洗礼,都是践行忠义观念的提醒和深化。

关氏后裔的关帝信仰较之普通民众,明显带有缅怀先祖的情怀。关帝信仰对他们来说,有着凝聚力量、联络乡情、民族认同等价值和功能,这些功能不管是在明清时期还是在当代,都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张培莲.三晋石刻大全·運城市盐湖区卷[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423,498.

[2]王志远,康宇.关公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4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