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
【摘要】春秋时期,面对“礼坏乐崩”的现实,孔子提出仁礼统一的思想,他试图使礼的内容与形式实现统一,以恢复礼原有的人道精神。仁礼观成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人的外现就是礼,礼的履行就是仁,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关键词】仁;礼;孔子
一、关于“仁”
“仁”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一部《论语》12700多字,“仁”字出现了106次。由此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程度。他与弟子们多次谈“仁”,每次都有不同的释义。最重要的一次是和学生颜渊的谈话:“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12~1)关于“天下归仁”的“归”字,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我用了“归附”的说法,这可以以孔子另外两次谈话为证。一是孔子對弟子樊迟说: 在上的人只要好礼、好义、好信,“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意思是在上者能做到那三个“好”,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着自己的小儿女来投奔。另一次是孔子对冉有、子路讲:“如果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仍然是修德以致远人来“归附”的意思。由此可见,把“归”解释为“归附”是比较符合孔子的原义的。孔子还对“克己复礼”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对于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杜绝一切“非礼”的思想行为。孔子重视“仁”,也体现在重视人的生命。反对拿像人的俑去陪葬。据《孟子》记载,孔子曾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1~4)
孔子在《论语》中说得很清楚:“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17~6)这也是孔子给“在位者”提出的建议,是“仁”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意思是恭敬谨慎便不会遭到训斥,蒙受侮辱,宽厚待人便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信实诚恳就会得到别人的赏识和任用,敏捷勤快地工作就会出成果,经常给人以恩惠就能够使唤人。这“五者”中,恭、信、敏三条是对上级、对工作的态度,宽与惠则是对待下级和老百姓的态度。只有照这五条去做才会使上级、下级、百姓都感到满意,政通人和。这是“仁”的具体体现。
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论语》·12~22)。有的学者认为这个“人”不包括老百姓。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1~5)“人”和“民”是分开讲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14~42),“人”和“百姓”也是分开讲的。所以孔子说的“爱人”的“人”是指上层人物,而不包括一般庶民百姓。这样理解也有道理。但孔子还讲过“泛爱众”(《论语》·1~6)。这个“众”是不能解释为“上层人物”的。对于庶民百姓,孔子主张“富而教之”,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2~3),施以教化。这也是孔子“仁”的一个方面。
根据以上论述可知,“仁”是在位者的道德。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14~16)所以“仁”只能是对在位者而言,“天下归仁”“能行五者于天下”“惠则足以使人”这些都不是庶民百姓的事。“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12~2)在这段话中孔子进一步给“在位者”或准备成为“在位者”的人讲解了“仁”的实践问题:“出门做事(上班工作)就像去接待贵宾一样,役使老百姓就像承当大祭祀典礼那样(都要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官府工作就没有人怨恨,在家族中也没有人怨恨。”这段话更加明白地说明:“仁”是在上者的道德,在上者实践“仁”,在下者就能得到“惠”。孔子这一思想到了孟子这里就发展成系统的“仁政”理念。
二、关于“礼”
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多次谈论“礼”,“礼”字前后出现过74次,但孔子却没有给“礼”下过概括性的定义。《左传》等古籍对“礼”进行了一些随机解释:“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夫礼,所以整民也。”(《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又说:“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礼记》·礼运)这些解释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礼”的作用:“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尊卑有序,利于后代的法规。礼是用来整治人民的,是国君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其作用就是治理国政,使国君得到安宁。”根据这些解释和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我们可以体会到“礼”的基本精神就是维护贵族等级制度,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法规章程和行为规范。君、臣、父、子、君子、小人各守其位,各安其分,国家就能治理好,君主及在位者就能安乐。春秋时期之所以混乱不安,在孔子看来就是因为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失去了原来的约束作用,以致弑君,弑父,僭礼,越位,“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孔子认为要想使天下归于“有道”,就必须“复礼”。首先他自己身体力行,规行矩步,严格按照“礼”的规范行事。他认为:“君见臣,按礼的规定应该先在堂下磕头,升堂后再次磕头,现在大家不按礼行事,都不在堂下磕头了,这是倨傲不恭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的做法,我还是坚持古礼先在堂下磕头。”(《论语》·9~3)
孔子反对一切违礼行为。鲁国国君举行“禘”礼,这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周天子才有举行“禘”礼的资格和权力。而鲁国一个诸侯国却举行“禘”礼,孔子认为这是违礼的行为。他虽然管不了,但还是忍不住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论语》·3~10)
鲁国的大夫季氏用“八佾”(每佾八人)共64个人奏乐舞蹈,按“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只能用“六佾”(48人),大夫只能用“四佾”(32人)。季氏只是“大夫”,他却用起了只有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来歌舞。孔子评论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3~1)
管仲(?—前645)是齐国的宰相,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辅助齐桓公称霸四十多年,据说他家的一些设施、享受跟齐桓公一样。他去世九十多年之后孔子才出生,对这位故去近百年的前名相孔子提出批评,说他和齐桓公一样的享受是“不知礼”(《论语》·3~22)。endprint
晋国把刑法条文铸在鼎上,让百姓能够看到。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鲁昭公二十九年),在此以前刑法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庶民百姓是不知道的,“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左传》·昭公六年,孔颖达疏)。现在法律条文公开了,贵族要想随心所欲就不能那么方便了。孔子不赞成这事,他说:“贵贱不愆,是谓度也。”今失其度,“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贵贱的等级不乱这就是法度。现在刑法公开了,贵贱不分,连低贱的“小人”也可以看到法律条文了,还靠什么来治理国家呢?
三、“仁”与“礼”的统一
根据以上分析得知,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观念,表之于外则为“礼”,“仁”与“礼”是不可分的。“仁”的外现就是“礼”,“礼”的履行就是“仁”,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但《论语》中有一个事例令人感到矛盾。孔子批评管仲“不知礼”,却称许管仲的“仁”。“不知礼”而又“仁”,这与“克己复礼为仁”的原则显然不相符合。不过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二者——“礼”与“仁”,在管仲这位政治家身上是可以统一的。管仲在生活方面确实有“僭用”“越位”等违礼之嫌,但他提倡“尊王攘夷”,即尊重周天子,排除边境地区少数落后民族部落的侵袭和骚扰,他以此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使天下局势稳定了四十多年。孔子赞扬齐桓公“正而不谲”,而这些都是管仲之力。从总的方面来讲:尊奉周天子是头等大事,所以管仲是最知礼的。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19~11)。管仲虽然在生活待遇方面有些违礼,但“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在衽矣。”(《论语》·14~17)管仲有这样大的功劳,当然应该称许他的“仁”,这与“克己复礼为仁”并无矛盾。
孔子从没有做过周天子的“王臣”,但他一生都在为恢复“周礼”恢复周天子的权威劳力尽心。他自己坚持一丝不苟地依“礼”行事,也坚决反对别人的“违礼”行为。有人认为“这就是搞历史倒退”,是“死心塌地为奴隶社会招魂”。其实这样看问题未必恰当。人的思想总是要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孔子那个时代,他和他的弟子都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更不可能知道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是历史规律,是社会进步。他也根本不可能想到要站出来支持“造反”“领导时代新潮流”。他只是看到“礼崩乐坏”,上下无序,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征战不休。他想改变这种“天下无道”的局面,使天下恢复“有道”,恢复到贵贱不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16~2)的时代。虽然有人说他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14~38),但他还是要坚持做下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18~6),这正是孔子生前不见用于诸侯的根本原因。他的悲剧性的性格,决定了他最终的悲剧性的结局。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笔者这篇短文只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远未登堂入室,仅以此求教于大方之家,希冀获得指点。
【参考文献】
[1]张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2]刘利.左传[M].纪凌云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3]〔汉〕郑玄注.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15.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馮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