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霞
(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内科,广东 深圳 518100)
儿童糖尿病以Ⅰ型糖尿病患者居多,该疾病属于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病因主要为胰岛细胞受损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儿童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近年来研究证实,营养以及运动治疗可能增加药物效果,二者在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中扮演重要角色[1,2]。为此,本研究选择6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营养和运动指导下注射胰岛素及其治疗效果。
本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组标准:(1)患儿年龄≤12周岁,男女不限;(2)患儿空腹血糖的浓度〉7.00 mmol/L或餐后2h血糖的浓度〉11.1 mmol/L。
排除标准:(1)排除年龄〉12岁者;(2)排除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者;(3)排除消化系统类疾病者;(4)排除患有其他导致体内血糖浓度异常疾病者。
医学伦理学问题:(1)受试患儿的监护人签署同意参与研究的同意书;(2)依据临床指南的相关原则充分保障受试者的治疗安全;(3)对患者诊疗记录进行保密,保护受试者的隐私权。
1.2.1 受试者的分组。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30例受试者,对照组受试者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受试者在营养和运动指导下行基础治疗。
1.2.2 干预方法。对照组受试患儿行皮下胰岛素注射,根据患儿的血糖浓度适当调整注射剂量。观察组在营养和运动的指导下行皮下胰岛素注射。营养方面:每日摄入脂肪、蛋白质分别占总热量的30%、20%,加强对新鲜蔬菜的摄入量,严格控制零食以及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量;运动方面:受试患儿每天进行不低于30 min的有氧运动,轻度肥胖患儿可选择快步走、跳绳、慢跑等运动,体力较差或中重度肥胖患儿可选择运动量小的运动方式并逐渐增加运动量。
1.2.3 观测指标。(1)测定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并记录患者的胰岛素用量;(2)采用生活质量平均量表从精神状态、生理功能、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评估受试患儿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表示患儿生活质量越好。
1.2.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所得数据用Excel 2010进行录入校对,数据全部采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受试患儿中含17例男性、13例女性,平均年龄为(9.50±1.42)岁,观察组中包含16例男性、14例女性,平均年龄为(9.36±1.60)岁,两组间性别、年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治疗前两组受试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故排除上述因素对研究结果产生的影响,数据具有可比性,见表1。
干预后对照组受试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49 ± 0.96)mmol/L、(8.69 ± 1.16)mmol/L,观察组分别为(5.63± 0.84)mmol/L、(6.87± 1.09)mmol/L,较对照组明显的降低,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受试患儿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8.80±3.05 vs 37.84±4.33),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后两组受试患儿血糖及胰岛素用量比较
生活质量平均量表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受试患儿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独立性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干预后两组受试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儿童糖尿病的目的在于稳定患儿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其生长与发育能够正常进行。目前临床中儿童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皮下注射胰岛素,该方式能够迅速使得患儿血糖得到控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营养干预作为一种预防以及治疗儿童糖尿病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儿的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B细胞的负担;另有研究指出,儿童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适量的运动,可有效控制胰岛素的分泌以及葡萄糖的利用能力[3,4]。
在饮食方面,儿童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儿童存在较大差别,因此需要根据患儿年龄、体重以及患病的严重程度适当调整饮食;合适的运动量可促进葡萄糖运转蛋白-4的水平增加,提高对肌肉葡萄糖的摄取,通过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来降低血糖水平。已有研究指出,将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与运动量以及和营养规划进行合理搭配,有利于患儿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5]。为此,本研究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将营养、运动与注射胰岛素相结合,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两组受试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干预前均发生明显的降低,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均有利于儿童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此外观察组受试患儿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营养与运动的指导下行皮下注射胰岛素能够更加有效的降低患儿的血糖水平。本研究中,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原因可能是运动状态下增加了患儿肌肉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含量,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起到降低胰岛素用量的作用[6]。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受试患儿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合理的饮食与运动增强了患儿自身的免疫力有关。
综上所述,在营养与运动的指导下配合胰岛素注射有利于控制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胰岛素用量,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方式。
[1] 赵宝生.中医食疗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633-634.
[2] 王丽娟.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3(3):35-35.
[3] 曹慧君.儿童糖尿病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J].糖尿病新世界,2014,10(59):43-46.
[4] 吕海燕.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营养治疗和干预[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4):238-239.
[5] 武传慧,丁玉琴,杨思红.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辨证营养管理及护理干预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2):13-16.
[6] 陆 群,孙海峰,姚孝娟,等.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糖尿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