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HACCP管理对策研究△

2018-01-24 13:05彭林玉陈国年朱庆安朱宇翔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用公共场所物品

彭林玉,陈国年,朱庆安,杨 生,刘 刚,朱宇翔

(1镇江市卫生监督所所办;2监督科;3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镇江 212000)

本研究以公共场所有关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为依据,引入“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原理,对不同行业类别、不同经营规模、不同地段区域的公共场所以及其经营过程中的重点关键环节,实施“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与措施[1]。

我市共有公共场所近13 800家,其中经营面积不足100 m2、从业人员以家庭成员为主的达10 600余家,主要包括小旅店、小浴室、小理发店、小美容院、小足浴店(以下简称“五小店”),占76.8%,从业人员达92 500余人。长期以来,我市公共场所特别是“五小店”普遍存在着经营者法制意识不强、自律性不高,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缺乏;场所功能布局不合理;公用物品消毒保洁设施简陋或配备不齐,公用物品消毒管理不到位;卫生监督意见落实不力、现场执法不配合等问题,“脏、乱、差”成了大部分公共场所的代名词和鲜明特点[2]。

1 对策措施

1.1 做好执法监督服务,强化卫生法制意识

一是“零遗漏”培训服务。按照公共场所行业类别、经营规模、特点特征,分批次、分区域、分阶段,对公共场所特别是“五小”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开展全面的卫生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法制意识,促进他们守法规范经营,从理论素养上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

二是“零距离”指导服务。结合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创建性工作,以公共场所专项整治和监督抽检为抓手,以公共浴室、美容美发、游泳场馆、宾馆旅店四类场所为重点,以“执法中指导、指导中监督、监督中服务”为思路,与公共场所经营户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零距离上门执法与指导服务,从现场工作中解决他们的经营规范问题[3]。

三是“零堵塞”宣传服务。通过官方微博、微信以及电台、报纸、网络、“卫生监督公共场所QQ服务直通车”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不但向广大公共场所经营者和消费者宣传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还利用这些平台和载体及时发布公示公共场所卫生安全预警信息,促使公共场所经营者守法规范经营,引导消费者安全放心消费,从社会舆论上解决他们的自律权益问题[4]。

1.2 从关键点控制入手,提升监督管理效果

1.2.1 加强“两证”及工作台账管理。由于公共场所特别是“五小”公共场所经营状况的不稳定、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导致公共场所单位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简称“两证”)发放,一直是制约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控制因素。为此,我们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程序,以公共场所许可准入基本要求为红线,依托基层卫生监督协管站点,积极推行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一站式七项优质服务,包括靠前服务、阳光服务、上门服务、送达服务、追踪服务、限时服务与承诺服务,并注重简化流程、缩短时限、强化日常巡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来推动公共场所“两证”的办理,确保公共场所单位的“两证”持有率保持在95%以上。同时,严格落实“6+2”服务管理模式,即公共场所建立“一个公示牌、一本指导手册、一封公开信、一个管理制度、一套卫生标识、一本规范台账”这“六个一”,卫生监督员上门开展免费培训、指导督促“两项服务”,不断加强“两证”公示、管理制度及卫生标识上墙、公用物品清洗、消毒、记录、填写等基础性管理,全面提升公共场所管理水平。

1.2.2 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卫生设施。7类22种公共场所功能布局、设施配备这两个关键性因素和要求各有不同。一般都包括公用物品消毒间、公用物品库房、从业人员更衣室、卫生洁具储藏间等。据调查,46.8%的公共场所,特别是“五小”公共场所的功能布局都不合理、基础卫生设施配备不到位。为此,一方面对公共场所功能布局进行改造优化,设施设备进行统一完善,取缔一批、整顿一批、提升一批不达标的公共场所,以全面提升公共场所的硬件达标率。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培训与现场执法指导,从日常管理上规范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操作行为,强化他们的守法意识,以全面提升公共场所软件管理能力[5]。

1.3 开展分级分类治理,落实监管责任制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和“双随机”监管是当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根本性原则,在此前提下,我们结合“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理论,对7类22种公共场所进行分级分类,着力确立了洗浴业、住宿业、美容业、游泳场馆以及大型商场为重点行业,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单位为重点对象,城市中心、商业街区等人群聚集地为重点区域;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区、市卫生监督机构三级监督执法网络;强化卫生许可、日常监督、行政执法三个责任,努力建立“三个重点、三个网络、三个责任”协同推进机制,全面开展分级分类治理,从而提升公共场所的监督管理能力与水平。

2 效果评价

2.1 公共场所总体卫生合格率

在实施对策措施前后,对实施单位的“两证”管理、功能布局、设施设备配备、公用物品消毒保洁管理、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等情况进行前后随机现场调查,比较总体卫生合格率。实施对策措施后,公共场所单位总体卫生合格率,特别是“五小”公共场所的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公共场所总体卫生达标合格情况[n,(%)]

2.2 公用物品消毒保洁卫生合格率

在实施对策措施前后,对200家公共场所单位400份公用物品消毒保洁效果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微生物卫生指标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公共场所公用物品消毒保洁效果卫生达标合格情况[n,(%)]

3 讨论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上,引入HACCP管理理论,对公共场所“两证”管理、功能布局、设施设备配备、公用物品消毒保洁管理、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等关键性环节,实施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可以进一步强化公共场所单位的自律性、规范性,从而提高公共场所单位的总体卫生水平。但在实施对策措施过程中,也客观存在着少数公共场所单位卫生监督意见不落实、卫生状况有回潮反复、卫生监督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等问题。

3.1 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和行政执法力度

不断扩大宣传培训和指导服务的层面、对象范围,对公共场所单位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宣传培训与指导服务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管理水平。同时,对卫生监督意见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钉子户,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综合执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

3.2 探索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管长效机制

在公共场所行业开展“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整治活动以及采取系列对策措施的基础上,开通24小时投诉举报电话,建立公共场所卫生达标公示制度,对卫生状况回潮反复、卫生监督意见不落实的单位,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电台报纸等媒体进行曝光公示,形成威慑力,逐步建立公共场所自律诚信、群众参与监督、监管部门专业执法的长效监管机制[6]。如形成“监督员+协管员+消费者”相辅相成的监督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政府监管、执法监督、行业自律、各方参与、社会共治的全行业综合监管新格局。

[1] 张光南,张淑兰.公共卫生执法监督的管理与对策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5(14),2988-2995.

[2] 蒋海辉,张建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医学杂志,2010,8(24):1-3.

[3] 李贤冠.公共场所卫生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5):303-304.

[4] 孙亚明,潘 健.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3,30(5):743-744.

[5] 李 明.基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几个问题的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4):464-465.

[6] 李艳杰.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1):204-205.

猜你喜欢
公用公共场所物品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一个公用品牌的养成——横山羊肉是咋样“吃香”的
公用电梯自动取消停靠装置初步设计
基于ARM的公共场所智能保洁车控制系统的设计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医生私车公用撞伤人 医院担责
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