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磊
纪念性景观能够通过客观实体引发社会群体对某种文化的联想和回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抗战题材是纪念性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是八路军重要的立足之地,八路军在这里进行的著名战役就有70多次。正是因为这样的革命背景,山西境内的抗战性纪念景观分布较多,也使山西的红色旅游业得到不断发展。而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坚持八年抗战丰功伟绩的大型革命军事专题历史博物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纪念性景观是人们通过景观的方式与过去人以及事物保持联系的纽带,是一种注重情感表达的景观种类。纪念性景观设计包含了两个主要的元素:一个是可见的物质实体,即景观;另一个是不可见的精神内涵,即纪念性[1]。物质实体不仅体现在景观的宏观组成,而且包括景观的内部各种展示资料。景观设计的精神内涵是设计者向观者传达的主要内容。这要求观者对纪念性景观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使观者在面对这类景观时,即使没有解说,也可以感受到景观所传达的主要内涵。这样,这种不可见的精神文化才能在设计者与观者之间更好地传达。纪念性景观是对过去历史重现与缅怀的一种强有力手段。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西作为华北战场的主要战地,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山西是中共中央北方政治局和八路军指挥抗日战场的神经中枢,在这里形成了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等著名抗日根据地[2]。山西抗战的发动、坚持与发展,以及以山西为中心的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与扩大,都直接关系到全国抗日战争的发展与胜利。
抗战史上著名的忻口战役、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雁门关战役、百团大战等都发生在山西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王若飞等国家重要领导人都曾对山西抗战做出过重要部署[3]。山西这片土地遍布抗战遗址,拥有众多的抗战佳话,这样的文化背景使山西拥有众多抗战题材的纪念性景观。
空间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是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优秀的规划与布局可以产生丰富的空间变化,营造不同的氛围。常见的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布局方式有轴线式布局与自由式布局[4]。
1.轴线式布局。轴线式布局以中轴线贯穿景观的始终,各个景观元素呈有序状态分布在中轴线的两侧。轴线式布局能够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对于革命题材的纪念性景观设计是首要之选。轴线式布局中,观者的前进路线与中轴线保持一致,大多数随地势不断抬升,重要的景观在整个路线中一直处于最突出的位置。轴线式布局可以使观者产生震撼与敬仰的心情,因此也是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常用的布局模式。
2.自由式布局。自由式布局更多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这也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站在观者的角度思考,更希望在获得心灵震撼与熏陶之余,体会到景观轻松愉悦的一面。自由式布局可以满足观者的这种心理需求。另外,自由式布局因为没有固定规律,景观分布充满了变数,所以不容易产生审美疲劳[5]。
轴线式布局具有自由式布局所没有的震撼人心的场景塑造能力,现有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大多采用这一布局形式。自由式布局营造的氛围更加具有亲和力,使观者在受到庄严精神熏陶的同时可以获得舒适的环境体验,因此更加符合当代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景观环境的重要性,一方面在于借助地势的利用更好地进行景观设计表达,另一方面在于迎合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一些遗址具有的自然地貌既为纪念性景观设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景观条件,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充分利用地势、绿植以及水资源三个重要环境元素更好地表达纪念性景观,能够让有机的自然地貌与人工建筑更好地结合,达到最佳的效果。
1.地形的利用。常见的地形有两种。一种为相对平坦的地形。这种地形的景观设计大多数以轴线式为主,轴线式元素突出,能够更加直观地吸引观者的眼球,突出纪念性景观设计的主体,同时这种地形的景观环境大都有一个相对开阔的空间,以蓝天白云作为背景,形成空间的虚实对比,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天安门广场就是这种地形设计的典型代表。另一种地形为高低起伏的坡地。这种地形的景观设计大多以自由式布局为主,注重景观环境的设计,视觉冲击较弱,但是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景观环境,观者的心情不需一直处于紧张严肃的状态。这也是现代纪念性景观发展的趋势[6]。
2.植被的利用。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一些植物具备了特有的象征意义,像梅兰竹菊等是正直与高贵品格的代表,用在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中能够较好地传达景观的精神内涵;松柏因其常绿与高大挺拔的形象,适于用在陵园与抗战题材等较严肃的纪念性景观设计中,较易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植物可以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当今社会的人们崇尚自然,渴望回归自然,纪念性景观设计也要遵循这一潮流,如果纪念性景观只追求严肃的氛围,就难以做到深入民心。
3.水元素的利用。水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灵魂所在,水景的利用可以柔化整个景观布局,让设计更加流畅、连续。水是连绵不断的,象征纪念性景观的精神内涵与历史文化可以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永远不会遗失。水元素的利用也与当地的自然气候有关,北方一些干旱地区就较难拥有山水融合的地方。水还可以强化景区内各景点的联系,使其形成一个大的整体。
文化是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基础。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的文化内涵包括景观所关联的革命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传达的纪念意义。通过对革命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借助于一些高科技表达手段,可以将景观的文化内涵表现得更加清晰完整。
1.革命历史史实的深刻挖掘。中国革命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畏艰险、顽强抗战的斗争史。这一曲折漫长过程中的历史史实,包括一些重大事件、重要群体、重要人物的一些生动故事、感人事迹等,可以通过纪念性景观的方式呈现在观者的面前。这样的景观设计对于教育警醒后人、凝聚民族精神都有重大意义。
2.景观内部陈列展览的合理规划。陈列展览是纪念馆对外展示的主要形式,也是衡量一个纪念馆展示水平的重要依据[7]。纪念馆的内部陈列不只是一种简单地将各种藏品展示出来的行为,其中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如对观者审美及文化需求的思考,以及对当代社会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主题的理解与传承等。随着人们对精神领域追求的不断提升,纪念馆也需要在内部陈列展览上不断推陈出新,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时刻保持与时代接轨的最佳状态。
3.高科技媒介的合理利用。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如何在当代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设计中利用这些高科技手段,实现景观文化内涵更加完美的表达成为设计的一个要点。例如,在纪念馆的陈列展示上运用一些光电效应,可以起到更好的传达作用,但如果过多地使用则会使参观者眼花缭乱,反而不利于景观内涵的表达。所以优秀的设计应该是既让观者体会到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又让所有的展示内容凌驾在科技之上[8]。新的科技手段的利用,会产生每个时代所特有的景观特点,这也给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注入了属于当下的活力。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丰功伟绩的大型革命专题纪念性景观,具有浓厚的抗战文化气息。其整体布局属于轴线式与自由式交融的风格,内部陈设与景观细节上具有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最光辉篇章。八路军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担任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中流砥柱的角色,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该纪念馆以八路军八年抗战的历史文化为设计基础,通过各种途径再现了那段艰苦而辉煌的历史;以团结御敌、爱国为民、艰苦奋战、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伟大太行精神为设计的内涵,让我们通过纪念馆的方式牢牢铭记伟大的革命精神。
该纪念馆的整体布局属于轴线式与自由式的有机结合,这既保留了轴线式布局的庄严肃穆,又使纪念馆具有自由式布局亲切宜人的景观环境。本馆的主区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的布局形式。纪念馆正前方是面积广大的八路军纪念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八路军将领组雕,广场中轴线两侧分别是东馆和西馆,主展馆分布在广场北侧,位于中轴线上。八路军纪念广场、八路军将领组雕、主展馆、凤凰山以及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呈一字型排列在中轴线上,彼此呼应,蔚为壮观。该纪念馆背靠凤凰山,东眺马牧河,依山傍水,自然景观舒适宜人。主区以外的景观摈弃了轴线式空间布局,选用的是曲线式路径的自由式布局。该布局方式在展现八路军艰难抗战历史的同时也营造出风景园林亲切宜人的自然环境,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不仅表现庄严,而且更多地增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主要有八路军将领组雕、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临时展览馆、窑洞战景观、百团大战半景画馆、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八路雄风碑林公园与“和平颂”主题公园八个纪念景点。内部展览方式多种多样,以历史图片与历史实物为主,辅之雕塑、油画与影视片等。现代高科技的展示手法也应有尽有,例如,百团大战半景画馆的展示把巨幅油画跟实物与模型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光、声、电,使油画产生乌云密布、浓烟滚滚、战火纷飞的视觉效果,观众仿佛置身于百团大战的战场。高科技手段利用的恰到好处,既丰富了纪念馆的陈列展览形式,又体现出本馆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特色。
时代快速变迁,旧事物迅速被新事物取代。当代人为了寻求情感的寄托,需要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纪念与缅怀的场所,因此纪念性景观显得尤为重要。革命题材的纪念性景观设计是21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景观设计的目的不只是对过去历史与先烈的追忆,更多的是对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在当今社会,我们尤其需要不畏艰险、顽强奋斗、坚持到底的革命精神,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的建设与完善意义重大。相关设计必须与现代社会接轨,合理地利用高科技手段,达到景观、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完美融合。
[1]赵洁.当代纪念性景观设计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
[2]于若洁.山西抗战的历史贡献[J].党史文汇,2015(8):4-15.
[3]王征,张明明.论山西抗战的光辉历程[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1):89-92.
[4]吴小宁.革命题材纪念性景观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5]刘滨谊,李开然.纪念性景观设计原则初探[J].规划师,2003(2):21-25.
[6]王玉石.纪念性景观设计要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7]陈伟平.对如何做好纪念馆陈列展览的一些思考[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2(2):159-164.
[8]康思威.纪念性景观的多角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