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梅
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反过来,高效的探究学习也离不开有效的问题设计。一个好的问题往往是教学的有效突破口,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阅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并不是随意的,教师应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发现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是高效阅读的基础。发现的起点是质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质疑的时候,教师既要关注点,又要关注面,只有根据学生质疑的情况把握好点与面之间的关系,才能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内容,达到理想的教学境界。
如在教学《师恩难忘》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以后大胆质疑,说说自己的阅读发现。有学生提出:“课文为什么以‘师恩难忘’为题,而不是以‘我的老师’为题呢?”有学生提出:“田老师为什么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以后,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把握情况,教师就可以以“田老师讲课有哪些特点”作为阅读教学的突破口,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课文。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在阅读中明白了文本的主要内容:从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到这些故事引人入胜,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再到这些故事在“我”的心中扎下文学的种子,最后作者走上了文学道路,成为了有名的作家,而这一切都是拜田老师所赐。因此,作者将《师恩难忘》作为题目最为合适。这样的问题设计“由点到面,由浅入深”,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问题设计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敢于大胆质疑,再由学生对问题把握的情况,以恰当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引领学生展开阅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且还可以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为促进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服务的。需要指出的是,在问题设计上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指向明确:这些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还是为了让学生深层理解?处理好问题的“深”与“浅”的关系,才能真正让问题引领学生去发现,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把握后,教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在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你能把这个句子找出来吗?”学生在一阵沉默之后,饶有兴趣地投入到了对文本语言的寻找与发现之中,找到了句子“好一个安塞腰鼓”。然后,教师再引领学生就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赏析。经过赏析、品味以后,学生发现这个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其中前两个句子看似是一样的,但是在情感上却逐渐变强烈,而在后两个句子中则是多了“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痛快了得”的句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已经由对安塞腰鼓的情感逐渐转向了对黄土高原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赞美,将写作的主题由鼓逐步迁移到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这样教学,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由浅入深。
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要认真甄选,以小见大,避免学生的思维总是游离于浅层现象的发生,帮助他们挖掘出文本隐含的教学意图,从而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真正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全面而且深刻。
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多元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教师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使阅读课堂更具魅力。因此,在课堂问题设计上,教师要充分把握好“引导”与学生“回答”之间的关系,教师的“导”应少而精,要为学生的“答”留足时间与空间,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知识的快乐。
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霍金有真正的了解与认识,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自由读课文第5~7自然段,想一想霍金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霍金成功的秘诀?”结合文本内容,学生很快找到了“比起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主人正在睡觉”等句子,并从中体会到霍金不愿被外人打扰,他喜欢清静。在学生回答之后,为了使学生对霍金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生活中一些明星,如歌星、影星……出了名以后,常会干什么?”学生回答:“他们会做各种广告,扩大自己的利益;会巡回演出,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他们会不断出席各种首映式、开幕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而霍金呢?(师引读文中的句子)比起整天被人众星捧月般的顶礼膜拜,他宁愿……”生读:“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教师接着引导:“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体会到了霍金淡泊名利以及愿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科学研究上,在科学研究上执着追求。”就这样,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随时调整优化问题,使学生获得了对文本的深刻感悟体验,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比较苍白的时候,教师要善于通过自己恰当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拨开重重迷雾,处理好教师引导与学生回答之间的关系,层层剥茧,引领学生体验感悟文本,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更深一层。
在课堂问题设计方面,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预设,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捕捉、发现教学过程中随时生成的新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使预设的问题与生成的问题相辅相成,共同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服务。
在《珍珠鸟》一文结尾写道:“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可以把“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作为结尾的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但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教师看到一个学生在认真地看课文的插图,于是顺势提出:“你们瞧,在作者的眼里,珍珠鸟是那么调皮可爱,它们一家是那么幸福,作者也因此感到很幸福,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啊!那么,你能给课文中的插图起个合适的名字吗?”听了教师的话,学生说可以叫“幸福的一家”“友谊天长地久”“让世界充满爱”。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问学生:“你们能换一个更简洁的名字吗?”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信赖”这个词语。顺着学生的思维,教师接着启发:“看到人与鸟竟然能够达到如此境界,那么,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你能用上‘信赖’这个词语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个关于‘信赖’的格言吗?”学生答道:“信赖是搭建友谊的桥梁!信赖是友谊地久天长的标志!”就这样,教师的预设与课堂的精彩生成融为了一体,课堂教学也达到了高潮。
一节精彩的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按部就班地围绕着教学预设进行,只有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让整个课堂闪现出智慧的火花。
在设计课堂问题时,教师不应只是追求形式的热闹,而应从基于文本、关爱学生、善待差异、宽容失误等出发,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以设计出能够真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发展学生潜能的问题,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