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切教学方式,让古诗词走进学生的意识深处

2018-01-24 21:19袁美红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渔歌子李白古诗

袁美红

古诗词一直被誉为我国文化的瑰宝。但纵观当下阅读教学,一线教师教学古诗词的公开课可谓凤毛麟角。与白话文相比,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古诗词教学也常常被异化为机械的翻译课。如此教学未能真正彰显出蕴藏在诗歌之中的深刻意蕴。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改变呈现方式,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诗词内在的独特魅力。

一、由灌输到悦纳,变介绍诗人为探究猜测

古诗言简义丰,镌刻着时代的烙印,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智慧。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向学生介绍诗人,在“知其人”的基础上为“察其诗”奠定基础。但简单生硬的出示,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尴尬地位,无法引起学生内在的认知思考。有的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诗人资料的收集与分享,其效果也相对有限。为此,教师可以尝试变化方式,将机械的介绍转化为主动的猜测,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

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一教师就没有直接出示诗人的材料,而是借助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根据提示猜诗人”的环节,唤醒学生的认知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首先,该教师出示系列词串:太白、青莲居士、《静夜思》……还没有等教师将提示全部呈现出来,很多学生就已经脱口而出:“李白!李白!”随后,教师引领学生继续猜测:老师可能还会给大家呈现出什么样的提示呢?有的学生罗列了李白的其他作品,如《古朗月行》《早发白帝城》等;有的学生说出了李白特别爱喝酒,喝了酒之后创作的古诗更有意境;有的直接说出李白还有“诗仙”的美誉……紧接着,教师就紧扣学生所提及的“诗仙”这一资源,揭示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并提出了这首诗学习的核心主问题:这首诗只有28个字,你觉得诗词中哪里蕴藏着浓郁的“仙气”呢?以此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先引领学生对诗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不是来自于教师的生硬灌输,学生也不再是心不在焉的被动接受,而是在情绪积极高涨的抢答过程中进行捕捉、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猜出诗人之后,教师并没有将这一环节戛然而止,而是让学生继续猜教师可能还会呈现怎样的提示,形成了对诗人李白更加全面、立体的感知,并为教师设计统领全课的核心主问题奠定了基础,为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体验诗词的意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由告知到发现,变正确示范到故意示弱

由于与现代诗表达习惯有着较大的差异,很多古诗中一些生字就成为了朗读的难点。教师一般会采用范读的方式来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感知,但往往效果并不明显,学生要读错的地方照错不误。事实上,学生对这种“天天见”的范读,已经形成强烈的“抗体”。如果教师转换方式,尝试运用故意出错的方式展开教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早发白帝城》这首诗中就有着好几处的多音字,如果没有对古诗特点和大意的了解,就会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错误。为此,教师在朗读时,就故意犯错:“朝(cháo)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huán)。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zhòng)山。”教师朗读完后,部分学生开始举手表示质疑,教师则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探究:首先,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这是李白清晨从白帝城出发,“朝辞白帝”应该取“zhāo”的读音,才能与诗意匹配;其次,从诗词押韵的角度考量,教师引领学生关注诗词的第一行、第四行的最后一个字,从“间”“山”韵母的角度相机推测诗词中“还”的读音;最后,教师为学生出示了山脉层叠的图片,旨在引领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感知“万重山”的意思,从而明确“重”字的准确读音。

上述案例中,教师始终让位于学生,在故意示弱后,学生的内在意识逐步强大,在为教师正音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方式得到了扩展,思维深度得到了延伸,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由单一到互动,变信息传递为引发冲突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学生即便对古诗大意尚能整体感知,但蕴藏其间的深刻内蕴就显得难以揣摩。此时,教师必要的讲述自然必不可少,但如果纯粹灌输就会让学生成为学习古诗的容器。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可以以人设计认知冲突,让学生处于“愤徘”状态中,借助教师四两拨千斤的点拨与引领,让学生深入到诗词的内在意蕴之中。

如在《小儿垂钓》这首诗中,针对“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句诗,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解读:这个孩子真没有礼貌,人家外来的客人向他问路,他就因为自己要钓鱼,完全不搭理人家。此时,有部分学生点头表示赞同,但随后也有学生举手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不是不懂礼貌,虽然这个孩子怕声音惊走水里的鱼,但他并没有对他人的询问视而不见,其实这正是孩子天真可爱的表现。至此,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和冲突已经形成,教师则为学生搭建相互辩论、彼此争鸣的舞台,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诗词深处。最后,学生都从“遥招手”这个动作入手,认识到这个孩子“招手”可能是为了让客人走得更近一些,以便自己可以轻声地告诉他,并不是不闻不问,从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这位孩童的机灵可爱。

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呈现自己认为的标准答案,也没有让学生进行纯粹性的思维,而是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介入了一个辨析的对象,引发了学生内在思维的认知冲突。正所谓“灯不点不亮,理不辩不明”。学生在深入辨析的过程中,不仅深入地关注了诗词表达的细节,同时潜入到诗词的内核之中,体悟了诗词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可谓一举多得。

四、由生硬到有趣,变背景资源为鲜活故事

任何一首古诗都有着独特的故事与情韵,历经了数千年的洗礼与传承,当下学生要想真正地体悟与解构,就要借助丰富的资源。但纵观古诗的教学课,对于资料的呈现与运用往往理性有余而趣味不足。教师煞有介事、字正腔圆地进行资料介绍,但学生的思维却如同冰冻一般凝固起来,毕竟这些资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与他们的认知能力更是难以匹配。对此,教师可以重新整合需要呈现的资料,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变成充满趣味的小故事。

如唐代张志和所写的《渔歌子》就是借助烂漫的春景,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悠闲自得的高贵情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近这篇词文,走进作者的内心,笔者本欲呈现这首古词创作的背景资料,但考虑到不易被学生接受,于是尝试将这些资料转化为词人张志和与哥哥张松龄之间的故事:原来,张志和自誉为“烟波钓徒”,常年在外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尤其是喜爱独自垂钓。他的哥哥张松龄怕自己的弟弟在外流连忘返,惹出事端,就以“渔歌子”作为词牌名,写下一首词:“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这首词以“狂风浪起”暗喻在外生活的困苦以及可能遇到的灾难,劝说自己的弟弟一定要“且须还”。但弟弟张志和读到哥哥的这首劝说自己回家的词作之后,不但没有遵从哥哥的意愿,还将计就计,顺势也以“渔歌子”为词牌名创作了一首词,正是教材中的这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由此,不难看出,张志和在词中所言“不须归”,正是对哥哥“且须还”的回应。

原本的资料演变成为了兄弟之间的情感故事,学生聆听得入了神,不仅掌握了资料,更从另外的视角关注了词的内涵,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古诗词的教学有着其独特的规律,我们应该善于从学生的认知方式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引领学生感知文化,传承经典。

猜你喜欢
渔歌子李白古诗
《渔歌子》改写
渔歌子
——宋朝的乡村闲谈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品读古诗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