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静 王真真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的接连上映,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收获了众多关注与热情,国产动画电影正逐渐复兴。互联网时代资讯实时共享,拓宽了电影的推广宣传渠道;积极的价值观与民族性中国风的呈现,迎合了受众的审美心理;全龄化的目标受众定位,充满话题性。但不得不承认,国产动画电影当前仍存在山寨抄袭、重量不重质的问题,此外,狭隘性的“民族化”、盲目性的“国际化”、价值观缺乏积极性、情感表现缺乏感染性以及目标受众定位“低幼化”等问题依旧存在。唯有积极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取长补短、去劣存优,才能促进国产动画电影的健康发展,实现真正的“复兴”之路。
当前,美日动画几乎占据了我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国产动画电影却在“国际化”和“民族化”之间难以平衡。其实,动画的“民族化”与“国际化”在本质上并不冲突,“民族化”强调运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形式进行价值观的传达;“国际化”则要求所展现的形式、传达的价值观能得到国际社会群体的认同。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风格各异,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主题都被全世界观众理解与认可,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水墨动画、迪斯尼动画、宫崎骏动画等。国产动画要想重整旗鼓并走向世界,就必须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1]。
美日动画之所以能成为动画行业的翘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始终立足于自身文化传统进行创作,将本民族的价值观作为作品核心进行传达。以传统二维动画见长的迪斯尼,在遭遇数字技术冲击时,并没有立即倒戈新技术,而是在坚持手绘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数字技术以便更好地呈现作品的视觉效果。在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中,数字技术的加入丰富了画面内容,其真实的画面影像与古朴的手绘风格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情怀,既真实又梦幻。在应对危机时,迪斯尼没有醉心于看似无所不能的数字技术,而是在执着于自身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接纳创新,消解传统、重构技术,进而完成自己的蜕变。同样地,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先生,不慕“功利”,不喜“潮流”,倾其半生,一笔一画,始终坚持自身信念和手绘风格,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极具东方韵味的动画大片,用艺术的形式含蓄地表达深刻的思想。迪斯尼和宫崎骏的成功不是偶然,这告诉我们无论时代与科技如何发展变化,在坚守自己动画传统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在传统与现代、坚守与革新之间找到一条具有特色的道路。
这种坚守与执着正是当前我国动画健康发展所欠缺的。中国动画的发展道路与美日动画截然不同,面对他国动画的攻城略地,中国动画放弃了本应坚守的传统与特色,一味地抄袭、模仿,追求形似而神不似的伪“国际化”作品,这种用“他国形式”传达“他国审美”的创作体系,自然难在国际动画领域有一席之地。我国动画行业创造过经典的动画作品,如《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骄傲的将军》等。以中国学派为代表的中国动画自成体系,有着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风格,重视对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视觉上的重新构造[2]。
《大圣归来》作为近两年备受关注的国产动画电影,旨在更好地表达中国民族文化、更好地提升讲好故事的能力,这也是导演田晓鹏一直以来的坚持。可《大圣归来》的尝试并不算完全成功,在语言和形式的表现上仍给人一种美系动画的感觉,可见中国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评价一部动画电影优秀的标准,首先在于深蕴其中的“民族化”,即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表达方式,富含本国文化价值观的故事题材。而这些颇具民族风格特色的作品被全世界受众接纳、认可的过程,也正是动画作品正确处理好“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健康发展的过程。对于国产动画电影来说,正确平衡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中形成具备自身民族特色、传达本国价值理念的创作体系,才是自身健康长足发展之道。
对动画电影来说,“感染力”就是影片的生命力。这是再先进的技术、再酷炫的特效都无法比拟的。正如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所坚持的:“感染性是区分真正的艺术与虚假的艺术的标志。”优秀的动画电影总有情真意切的感情表达,能激发并满足观众内心最本真的情感需求,促使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能收获各自不同的理解与思考。宫崎骏先生的作品主题大多围绕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展开,如影片《风之谷》讲述的是人类在巨型昆虫和腐海森林的双重威胁下艰难而积极地生存的故事,营造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剧氛围。由于人类社会产业文明的飞速发展给自然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反过来,被伤害的自然又残酷地报复人类,形成恶性循环。宫崎骏在影片中借助各式各样的象征手法表达着他对人类只求发展、不顾自然的行为的谴责,对大自然的渴望与欢喜,以及对人类与自然相携相伴、共同成长的美好希冀,从而使观者在观看时能与这些情感得到共鸣,进而反思自身的行为。
美国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是一部描述小丑鱼父子之间亲情的故事。爸爸玛林为了拯救被潜水员捉走的儿子尼莫,在多莉的帮助和陪伴下逐渐学会用勇气和爱去克服内心的怯弱与恐惧,并懂得为自己觉得重要的事情去努力、去冒险是非常有意义的。谨小慎微的爸爸为了孩子成长为真正的英雄,曾经瞧不起父亲的孩子在生死的考验中懂得了爸爸深沉的爱。在这一性格特征的反转过程中,温暖而又动人的情感交融其中,引发观众共鸣。
然而,国产动画电影对于情感的表现更多的是以一种说教的形式,把观看电影这一休闲行为变成传播刻板知识的舞台,极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遑论情感上的共鸣。如《宝莲灯》中一再用强调的方式,让七岁的孩童说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真谛,可却没有在情节上进行体现、在情感上进行升华,自然无法敲开观众的心门、进行情感交流。唯有真挚的情感才能讲述有内涵的故事、塑造有灵魂的人物,创作出有深度、能带入、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动画作品。
通过对我国动画电影产业消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都是动画电影市场的主力军,且成年观众占了绝大部分,这意味着原本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群体的“低幼化”的定位已不再是动画市场发展的主流,创作符合大众需求的“全龄化”作品应该成为动画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为例,因为电视剧这一大IP的先机,所以第一部收获了过亿的票房,可谓巅峰时期,随后推出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则无法复制第一部的好成绩,票房急剧下跌。其他类型的“低幼化”作品更甚,没有IP加持,又无法靠内容取胜,票房惨不忍睹,多以失败告终。同期推出的“全龄化”定位的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则一炮而红,轻轻松松票房过亿。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受众群体定位的“低幼化”是妨碍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收入的重要原因。若针对少年儿童的动画电影占据主流,观众群体就大大受限,失去了大量有固定收入的成年群体。与之相反,在动画电影创作时,将目标人群扩大至成年群体,将内容主旨上升至大众思维,在设置情节内容时注入更多的真情实感,才能广泛吸引儿童群体与成人群体的眼球,牢牢锁住国人乃至世界观众的心,使国产动画电影产业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尝试,我国动画电影市场已实现井喷式发展,国产动画电影复兴之路已逐渐明确方向,正朝着健康长足发展的目标努力。但美日动画占据全球动画市场的现状仍然没有改变,这对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国产动画电影唯有直面竞争,正视当下,以坚定的信念和接纳的胸怀去学习、创新与成长。对于动画电影创作来说,正确把握“民族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重视情感表现上的真挚与交流,对目标受众“全龄化”的准确定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所要坚持的方向、复兴的策略。摸索一条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特征的创作道路,一条源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发展道路,以期自信地参与全球动画市场的角逐,并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