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档案文化建设创新实践探析

2018-01-24 19:38张艳芳
档案天地 2018年10期
关键词:资源建设文化

■张艳芳

档案文化方面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先后经历了两次高潮,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如今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明确提出坚持文化自信理念,对档案文化建设也提出新要求。新时代下研究档案文化建设有助于增强档案文化自我成长的文化生命力,使档案文化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培育具有时代意义的档案文化,从而为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推动档案事业在新时代达到新高度。

就当前档案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各地都非常重视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主要通过举办展览、开展主题活动,开发网站等方式,在拓展工作领域、主动参与发展、强化实践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但是,从更高要求来看,在文化创新中还存在着开发利用的广度不够、有效挖掘的深度不足、社会影响的力度不大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展示形式单一,展示空间狭小,缺乏向纵深发展等问题。因此创新档案文化建设成为必然选择。

一、档案文化建设创新实践探索

档案文化建设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机关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将档案文化与机关职能相融合,切实发挥档案资源利用功能,打造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的优质平台。结合新时代档案文化建设的要求,吕梁市工业技术研究所从四个方面开展档案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实践与探索。

(一)创新征集手段,强化资源建设

1.拓宽档案接收渠道和门类。随着档案文化建设对档案的利用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档案收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积极拓展档案征集方式,坚持把档案征集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一方面,在订购部分重要图书资料的同时,向民间组织、行业协会、个人等大力度征集档案资料,2017年我们向岚县蛤蟆神村村民征集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石碑等实物档案十余件;另一方面,与文化局、文联、群艺馆等相关单位合作征集富含文化内涵的档案,得知我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贺前进荣获省邮电工会抗战70周年书画大赛书法一等奖的消息后,2016年与文化局合作征集到贺前进创作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法作品48幅。除此之外,通过拍摄照片、实地查找、录制声像等手段进行档案征集,丰富档案文化建设资源。

2.开展口述档案征集。通过成立口述档案征集工作小组,与人事科拟定访谈人员名单,将高龄和身体状况良好的老领导、有突出贡献的工程师及相关家属作为访谈对象,将机关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和发明创造事迹通过口述方式记录下来。同时我们还向访谈者征集实物档案,如奖状、证书、手稿、照片等。目前我们已征集到十六位老领导和老工程师的口述档案,原生态记录了机关原貌和人物故事,为今后的档案文化研究和宣传展示提供了资源保障。作为感谢,我们将其珍贵档案代为数字化,进行备份后无偿寄送给同仁,提高他们捐赠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二)关注公众需求,打造编研产品

档案文化产品是档案机构从社会公众需求角度出发,将库藏档案资源及其相关档案元素创造性地衍生出新的文化产品。与吕梁市经信委节能科商定合作编撰《节能那些事儿》一书后,我们兵分几路,联络社区街道办工作人员一同走访入户,与居民面对面座谈,就书中内容的编排和图文设计进行征询,以期档案文化产品满足大众需求,合乎公众口味,加深档案文化认同感。此书集文献史料和真实事例于一体,并配以漫画插图解说,图文并茂,在2017年6月的节能周活动中走上街头免费向市民赠送书籍千余本,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征编展互动,拉长传播链条

利用我市用能单位参加节能自愿承诺活动的契机,2016年与发改委合作征集到节能档案和史料200多件,从中选出100多件,于2017年编撰出版了《节能那些事儿》一书。2017年9月,吕梁市工研所的档案工作人员主动介入市档案馆组织开展的档案法颁布纪念日系列活动中,到人员密集的市中心世纪广场开展宣传活动。利用《节能那些事儿》一书的内容制作成展板,向社会公众展示节能的重要性,彰显档案存史的重要作用。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展示内容,现场设立宣传咨询点讲授档案法律法规知识,询问是否看过《节能那些事儿》一书,对此书有何建议等等,注重活动的持续性与后期效应,调动公众参与档案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对档案工作的社会认同与认知,受到了市委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观看者达万余人次,得到了吕梁日报社等媒体的关注并予以报道。征编展联合互动,不仅拉长了档案文化传播链条,也让三者相得益彰,既丰富了馆藏,又使档案文化资源效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储备专业人才,保障持续发展

新时代的档案文化建设对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档案工作人员不仅要熟悉馆藏和利用规律,还要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编研档案文化产品,开展档案文化的开发、交流和传播工作。

吕梁市工研所去年设立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今年年初又新招聘了档案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并提供了丰厚的工资待遇,为档案文化开发和传播工作储备了人才。除此之外,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继续教育。鼓励现有的档案从业人员接受学习教育,后期教育费用单位报销,外出培训交流费用也纳入单位经费之中;同时拿出一部分经费聘请档案专业人员来机关实地指导。与此同时,机关还制定了新的人员考核办法,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把培训成绩和工作业绩一起作为年度考核指标及年终发放绩效的依据,这些做法为档案人才提供了良性成长空间。

二、加强档案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多方合力,全面推动

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领域庞杂,需要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一方面,适应创新创造的要求,广泛开展跨界合作,实行强强联手,多出精品,多出新品。档案文化建设部门要主动与文物、文史、旅游、高校等部门联合,系统梳理档案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上的文字、分布在广阔大地上的档案文化遗产都活起来、传开来、留下来,更好地满足全社会对档案文化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如华东师大档案馆实行跨界合作,出版华东师大“丽娃档案”系列丛书成为校园知名文化品牌;百色档案馆与广西百色学院合作开发革命历史档案进行档案文化建设也是跨界合作成功的范例,值得借鉴。另一方面,加强与文化部门的交流沟通,促进档案文化资源融入各类文化产业中。如档案文化元素在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及旅游产品中的应用;档案馆在保证档案安全的前提下,为综艺节目录制提供场地;历史古装剧、谍战剧中穿插运用音像档案等都是档案部门可以发挥并提供文化产品的空间。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开发形式

2005年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印发《关于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中曾指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等。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存在开发力度不够、方式传统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档案文化建设的步伐。如今,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应充分利用这一技术创新开发形式。比如可以采用声像光电技术,制作数字档案互动体验墙、拍摄档案微电影、开发档案手机应用程序等,使档案文化以生动灵活的形式呈现出来,打造档案文化的独特席位。

(三)创新服务机制,满足群众需求

档案对社会公众的“封闭期过长”这种传统机制无疑是档案发挥文化传播功能的极大障碍,在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国外“公共档案馆”的发展经验,提高档案资源开放程度,让人民群众也享受到档案资料带来的精神财富。主动转变档案部门形象,将机关部门形象逐渐转化为公共服务形象,面向公众开放民生相关的档案资源,发挥档案文化教育功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档案文化建设应创新服务机制,探索以公众为核心的服务模式,选择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对人们生活现状有指导意义或是形式新颖的时代热点内容做好档案产品的市场开发,结合档案公益服务,将档案历史文化作为宣传与推广的重点,大力推进档案事业积极转型。

路漫漫其修远兮,发展和繁荣档案文化,通过开发、利用、共享档案资源,让珍贵的档案史料走出深闺,使档案文化步入寻常百姓的生活领域,彰显其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档案人探索和实践的步伐远未止歇。

猜你喜欢
资源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资源回收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