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风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效果

2018-01-24 18:06李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医学中风例数

李建华 王 锋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重庆 409100)

脑卒中在中医学上又称为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现今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渐加重,中风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该病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因此发病后需立即入院抢救治疗,通过积极救治,后期还应配合周到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来帮助患者改善机体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全面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1-2]。本文旨在探讨中风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效果,特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61例中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61例中风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26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67.5±8.0)岁;病程1~12 d,平均病程(6.5±2.3)d。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学中风及西医学脑卒中的诊断标准,61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研究知情,且属自愿参与研究,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多方面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所有患者根据具体病情均进行给氧、颅内减压、改善脑部水肿、营养脑神经等对症治疗,以此为基础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片,每次100 mg。

观察组患者病情稳定后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基本组方为地龙10 g、天麻10 g、黄钩藤10 g、加皮10 g、木瓜10 g、茯苓10 g、牛膝10 g、川芎10 g、伸筋草10 g、僵蚕6 g、生黄芪30 g、蜈蚣1条、甘草6 g和杜仲15 g,再根据不同患者中医症型给予加减方。①中医针灸,中医学认为阳主动,肢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病因多在阳,因此针灸治疗主要取手足阳明经穴,其次取少阳经穴和太阳穴。FMA评分低的患者上肢取患侧肩髃、臑会、肩髎、尺泽、外关、阳溪、天井等,下肢取患侧环跳、伏兔、阳陵泉、血海、犊鼻等;FMA评分较高的患者上肢针灸可取内关穴、双侧鱼际、尺泽曲泽和手五里,下肢可取双侧环跳、风市、伏兔、委中、足三里、昆仑和承山。②康复训练:a.采用中医学推拿、按摩等方式来进行被动锻炼帮助患者疏通经脉、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患体出现静脉血栓、关节变形疼痛、肌肉萎缩等现象。被动锻炼方法如一指禅法头部推拿,取太阳穴、百会、风池、印堂等穴位;一指禅推躯干部位心俞、肺俞、肾俞等;以揉法、挫法、滚法来帮助患者活动患肢屈肌群;关节被动伸展活动训练等。b.应用其他方式康复治疗,每日康复训练1次,可采用作业疗法、运动疗法、运动再学习等方式锻炼,康复技师还可借助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穴位磁疗等器械工具来辅助治疗或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每日酌情给予2~4次。3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2]。

1.3 观察指标:FMA评分(评分越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和治疗效果(显效: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体征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患者肢体自由活动或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生活相对独立或基本达到自理;有效: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虽有所限制,但仍可进行简单的活动,有明显感知力;无效:临床症状、肢体运动能力等均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患者FMA评分对比:观察组FMA评分(74.3±13.3)分,对照组为(60.1±10.5)分,分析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6183,P=0.0000)。

2.1 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17例(54.8%)、有效13例(41.9%)、无效1例(3.2%);对照组显效10例(33.3%)、有效14例(46.6%)、无效6例(20.0%),数据分析总有效例数观察组明显更优(χ2=4.2228,P=0.0398).

3 讨 论

中风患者通过积极治疗仍有较高的致残率,患者生活难以自理,生存质量大幅度下降,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多采取系列康复治疗,来夯实诊治效果,并帮助患者逐渐改善肢体功能,大量研究觉得采用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康复治疗方式能有效提升患者肢体功能,改善预后。

中医学博大精深,已经历经数千年,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诊疗方式对疾病产生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针灸能疏通经络,行运气血,提升神经系统活跃度,改善患体运行不畅的状态,加速脑细胞重组,并逐渐唤醒休眠状态细胞[3];推拿、按摩等中医学治疗方式能舒筋活血,可防止静脉血栓、关节挛缩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使患体保持运动锻炼状态,对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极大促进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及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可知中风中医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效果良好,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熊露,田少霞,范吉平等.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探讨[J].中医杂志,2004,45(1):5-7.

[2] 王俊华,贺青涛,张嘉默等.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社区康复中疗效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9):2058-2060.

[3] 尚艳杰,马程程,蔡玉颖等.针刺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J].中国针灸,2008,28(5):331-333.

猜你喜欢
中医学中风例数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学对痛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