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P42)为促使人民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性,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准则,采取多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情感达到契合,实现共鸣,形成情感认同,就成为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明确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内涵,首先需要对认同、情感、情感认同的内涵进行界定和分析。认同(identity)一词源于拉丁文词根idem,一般译作“身份”、“同一性”等。在西方,“认同”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2](P12)随后,认同一词被逐渐应用于诸多学科领域。在心理学领域,认同一般是指个体在态度、思想、情感、行为上对他人或群体的体认和模仿,并与之同化的过程,即“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3](P122)在社会学领域,认同往往指向社会个体或群体对社会现象所形成的共识性看法,具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个体层面,即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色或身份的理性确认,通过回答‘我是谁’、‘我的归宿在哪里’,显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和同一性,它是个人社会行为的持久动力。二是社会层面,即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4](P137)从上述观点可知,认同内在地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对与自己相接近的对象的亲近、接近、认可;二是以所认可的对象为榜样去仿效学习,使自身与对象在思想、心理、情感、行为等方面趋于一致。正如哈贝马斯所言:“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认同以对可理解性、真理性、正当性、真诚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5](P3)
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广义与情绪相同,狭义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亦即具有稳定而深刻社会内涵的高级感情。”[6](P271)显然,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需要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一般有两种情况:当客观事物满足了个体需要时,个体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感,如高兴、愉快、喜悦、幸福、爱慕等;当客观事物未能满足个体需要时,个体会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感,如失望、挫败、害怕、恐惧、厌恶、憎恨等。因此,能否满足人的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情感的根本原因。
所谓情感认同,是指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符合个体自身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不仅包括个体对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接受与认可,也包括个体将他人或群体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自觉变成自身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对其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并且在追求这种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信仰。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主体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客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中介是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途径、方式、手段等;目的是社会成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成为自身的价值观,进而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汇聚价值共识,凝聚中国力量。
情感认同有利于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人既是一种理性存在物,又是一种感性存在物,是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体。一般来说,人的情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情感形成后又会对认知产生巨大的推动和强化作用,成为调节和支配人的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人指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等。列宁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7](P117)人们在认知事物、探究真理、把握规律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能够产生强大的激励促进作用,驱使人们主动去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认同;而消极否定的情感则会产生一定的抑制阻碍作用,导致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停留在表面和初始阶段,无法顺利进行内化和外化。遵循人的认知与情感的互动规律,培育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会激发和促使人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全面、深入地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丰富内容、发展脉络、精神实质、重要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促使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情感认同有利于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P17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德,在培育和弘扬时,必须要从人们的日常行为出发,并且要落实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经过不断反复形成行为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认同发挥着重要的“催化剂”作用。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总是在内在动机的支配和指导下进行的,而这种内在动机的形成和激发则离不开深厚持久的情感认同。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能够激发和驱动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等各方面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为参照,主动审视、检省、调节自身的行为,对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适当行为予以坚持,对于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不当行为进行纠正,进而形成行为习惯,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第一,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增进情感认同的切入点。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需要是否被满足直接导致情感是否被唤醒和激发。因此,需要的满足是人类对事物产生情感的必要条件。情感认同依靠的不是外在强制力,而是个体的内在自觉,这就决定了只有从引起人们活动的动因——利益出发,才能激发起人们的情感认同。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P187)毛泽东也曾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0](P137)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可以通过对人的两类需要的满足来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其一,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物质生活的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1](P158)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物质生活的需要,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要改革和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切实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的物质成果。只有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切入,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实现与社会大众的心理契合,才能有效促进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倘若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再动听的语言、再精妙的宣传,都难以触动人心,无法引起情感共鸣。
其二,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12](P8)经过长期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11)人民不仅有日益增长的美好物质生活的需要,更有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P11)因此,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一方面,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财富,并进一步促进社会的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依靠实现平衡的发展、充分的发展,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第二,以精心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为增进情感认同的着力点。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渠道、途径、方式日益广泛多样,人们的理论素质也有明显提升,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主导价值观转变成主流价值观,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在情感上认同、在行为中践行的价值准则,离不开打动人心、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
其一,宣传内容要明确、明晰、明白。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3](P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以人的价值观为对象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14](P23)因此,在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时,不能简单地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词语进行讲解,而是应该把这十二个词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重要作用等内容通过实实在在的、形象直观的人物、事例、数据、图片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让人民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情况下激发起情感的共鸣,增进情感认同。正如曼海姆所强调的:“如果一种思想状况与它所处的现实状况不一致,则这种思想状况就是乌托邦。”[15](P196)因此,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内容一定要联系实际,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人民群众的头脑和内心,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守护者和坚定信仰者。
其二,宣传话语要说民话、实话、新话。“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好的表达,可以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也可以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进的’,更容易捕获人心,赢得认同。”[16]要实现“我们想讲的”与“受众想听的”之间的良性互动,就需要根据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表达,努力做到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具体来说,一方面,宣传话语要能够直击人心,富有感染力,做到不说官话说民话,不说假话说真话,不说空话说实话,不说大话说小话,不说旧话说新话。另一方面,要注意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形式再新、再潮,也必须要坚持内容很红很正的基本原则,不能本末颠倒、顾此失彼。
其三,宣传媒介要丰富、多样、配合。媒介是指承载、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主要有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一般意义上,人们把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称之为传统媒体,把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各类传播媒介,如网络电视、网络电影、网络报纸、网络图书以及手机电视等称之为新媒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除了要继续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作用外,重点要用好新媒体的力量。具体来说,第一是占领网络制高点。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要联合起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利条件,打造一批有吸引力、有影响力、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公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用正面的宣传和先进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为人民群众学习核心价值观搭建平台。第二是积极运用网络新形式。在网络化时代,在宣传手段方面,可以通过博客、微博、论坛、微信等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交流,便于广大网民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接受,进而增进思想共识。第三是营造健康网络新环境。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监督,特别是要加大对以青年为主要用户的网站及应用环节的监督管理,及时将有害信息过滤隔离,为大众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一个健康向上、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同的自觉性。
第三,以发挥榜样的示范激励作用为增进情感认同的关键点。社会风气的形成,一般遵循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的规律。要增进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关键点是抓好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体。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其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以吏为师”的心理,“上行下效”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政府是一个感染力极强的以身示教的教师,不论教好教坏,它总是以自己的楷模行为教育整个民族。”[17](P387-388)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定者、倡导者、模范学习和践行者,理应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动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如果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产生巨大的生命力,树立起极大的权威性,广大人民群众就会学习效仿;反之,如果党员干部言行不一、行为举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相违背,那么这种价值观就会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广大人民群众就会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因此,党员干部要在工作生活中严格以党章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做好群众的领路人和贴心人。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们党是执政党,执政党在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做得如何,对全社会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18]
其二,充分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社会公众人物一般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比较高的知名度、话语权、影响力的广受大众关注的人物,如歌星、影星、球星、知名企业家、畅销书作家、社会活动家、网络大V等。由于公众人物的身份特殊、社会影响力大、影响面广,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和追随。因此,公众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也会比一般人高。公众人物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标杆导向作用,一是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汉书》有言:“归咎于身,刻己自责”。公众人物要始终做到崇德向善、明德惟馨,不在名利、权力等面前迷失自己,能够始终保持初心。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殊影响力,通过自身模范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众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直观、形象的对象,影响和引导大众亲近核心价值观、认同核心价值观。
其三,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先进典型、道德楷模、最美人物、感动中国人物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观、最形象、最生动、最鲜活的表现,对全体社会成员起着示范引领作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要发挥好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需要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要做好榜样的挖掘。评选全国性的、省市一级的、地区的、单位的等不同级别的以及不同行业领域的先进模范,具体可通过职业竞赛、民主评议推荐、毛遂自荐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将先进模范评选出来,树立先进典型,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鲜活身边榜样。第二是要做好榜样的宣传。在对榜样进行宣传时,宣传内容方面要注意避免“假、大、空”和任意拔高,可结合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做到“言之有物”,促使他们在学习效仿时产生情感共鸣,自觉主动向榜样看齐;另外,在宣传手段的选择上,要注意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既充分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又积极运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的力量,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与榜样面对面、先进事迹分享活动等,从而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地把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宣传好,为大众学习践行提供便利,引领带动更多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第四,以注重人民群众的切身情感体验为增进情感认同的落脚点。体验与情感密切相连,“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揭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新的更深刻地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19](P56)人是一种情感性的存在,不仅情感表现比较丰富,而且情感需求也比较旺盛。因此,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论的说教,停留在基本知识的识记层面,一定要注意对人民群众情感需要的重视和激发,尊重人民群众内在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
其一,通过以情促情的形式激发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马克思指出:“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20](P247)这即是说,要使人们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担教育职责的主体首先就需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怀有坚定的情感认同。正如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21]作为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党团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等。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用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懂真信的真切情感去感染感化感动人民群众,以实现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其二,通过以境生情的形式促进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境”即情境。习近平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8](P165)因此,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转化成一定的物质环境和客观对象上,给人民群众创设一个直观、形象、实际、具体可见的情境,让人们在“身临其境”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其三,通过以行育情的形式实现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行”即实践。实践是情感发生和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8](P165)人民群众只有积极投身于现实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并加以用心体验,才能真正理解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和精神实质,进而产生深刻持久的情感。通过运用以行育情的形式,让人们在直接的情感体验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张春兴.张氏心理学大辞典[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4] 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 [德]尤尔·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6] 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7] 列宁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5] [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6] 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N].人民日报,2016-12-03.
[17] [美]杰克·D·道格拉斯,弗兰西斯·C·瓦克斯乐等.越轨社会学概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18]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4.
[19] 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2016-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