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 玉
作者单位 汉江师范学院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开放化和平民化,以普通受众自主生产与传播为核心,以各类社会媒体和社交媒体为媒介,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媒介生态系统。可以说,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疆域变得无限宽广,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介信息传播的主体,但面对复杂的舆论场域,信息传播主体必须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才能有效辨别真伪,传递正面信息。由于受众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围观”很容易演变成“媒介审判”,或是成为别有用心的“造谣生事”,如“昆山砍人事件”的报道,这就对传播主客体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与国外相对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相比,我国明显处于发展初期,而且教育对象长期局限于新闻传播学专业内部,在思想理念、管理体制和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因此,加强欧美媒介素养教育范式的研究,对完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笔者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批评家F.R李维斯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随后在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其作出如下界定:媒介素养就是社会个体在面对不同媒介所传达的各类信息时,所体现出的信息甄别、信息理解、信息评估、信息质疑和信息创造等能力。简单来讲,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社会个体的信息解读、批评和利用能力,其根本诉求是培养民众具有较强批判能力、独立思考媒介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媒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该能力就是要在全面掌握媒介运行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各类媒体信息传播特征、功能等内容,该能力随着媒介环境与业态不断变化而不断提升。探究媒介发展规律可以发现,随着新媒介平台的迭代更新,年轻人对于媒介的接触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对媒介内容的理解却受到年龄层和文化素养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因此,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低龄化、普及化,不断平衡受众对媒体的接受度。在《编码,解码》一文中,霍尔认为,传统的大众传播研究将所有关注点都放在了信息交流层面,却忽略了对不同媒介生态系统的结构化研究。简单来讲,因受众在教育背景、思维模式、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必然会对不同媒介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形成各自不同的解读。媒介信息传播过程是从编码到解码,受众作为信息解码的主体,媒介素养直接影响了其对信息的解读能力。
2.对媒介内容进行理性批判的能力。受众面对汹涌而来的庞大信息,应该具备一定的过滤能力,快速判断出信息的价值,并进行辩证地接受,以避免被真真假假的信息所裹挟,迷失在拟态环境中。批判,不仅包括辨别信息对错的能力,还包括揭示信息背后的劝服或操纵意图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建立需要受众拥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养,明确价值诉求、传播理念、文化定位、职业操守,厘清人际关系、信息形态、传播渠道、社会价值等因素的内在逻辑,并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进行深化整合。
3.具备传播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识和技巧,服务自我。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受众明确媒介及其信息的现实诉求,并能够借助媒介进行利益诉求表达。在新媒体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为信息的二级传播者或者生产者,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个体在媒介社区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力度。在全新的媒介业态下,受众与媒介成为相互依存的关系。新媒体用户是新媒体的使用主体,也是目标受众,这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受众也拥有强烈的媒介公共事务参与热情与需求。大众媒介时代,媒介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新媒体的出现弥补了这种空缺。
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欧美国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并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保护主义模式。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欧美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个范式基本都是保护主义模式。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利维斯在《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第一次提到了这种范式,他认为,媒介是肤浅娱乐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为了避免它对高尚艺术带来破坏,应该将精英文化与流行文化进行比较,让受众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别,形成相应的批判能力,进而自觉抵制低俗文化,达到保护精英文化的目的,这便是所谓保护主义模式的素养教育,以保护精英文化为核心目的。这种“一刀切”的教育主张,扼杀了文化的多样性与受众的自主思考辨析能力,最终走向了失败,但依然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开端。
2.辨析模式。随着保护主义模式的失败,英国学者雷蒙德·威廉斯与理查德·霍加特提出了辨析模式。辨析模式认为,文化不能被视为一种特权,大众文化的合理性和个体的发展都应该得到尊重。文化并非单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两者之间并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他们各自具有存在的价值。辨析模式提出学校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电影美学的训练,以便让他们能够辨析影像媒介所传达信息的好与坏,这种教育范式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英国正式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3.自我反应模式。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受众开始将媒介内容视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简单说教只会徒增他们的抵制心理,媒介素养教育亟待升级。于是,“自我反应模式”被提出来,该模式从媒介理解力和参与能力的全新视角定义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旨在激发受众媒介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介素养教育以知识培养为根本的局面,促使其完成了向媒介综合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转型,更加强调的是能力架构。如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提出的媒介素养框架,主要包括“媒介制作”“媒介语言”“媒介再现”和“媒介受众”四个核心内容。经过前两项内容,提升学生的媒介意识,了解文本是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部分文本甚至是特定群体出于利益驱使制造的,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然后通过“媒介再现”锻炼学生筛选和组合事件的能力,了解媒介建构现实的过程。“媒介受众”教育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通过对比明确各种研究方法的好坏,进而重新定义信息的信度与效度。
1.树立媒介素养教育辩证主义思维。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认为,各国应当发展自己的媒介教育,而不应该照搬他国模式。欧美媒介素养走过了三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综合的主流方法,它将批判的技巧,利用媒体自我表达和创造、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推动社会改造,推动民主化的社会工具融合。面对三大主流范式融合发展的历史更替,我国应该辩证地看待媒介教育模式的创新,要与时俱进、结合国情,既吸取经验,又不盲目照搬。首先要承认中西方差异的存在,然后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逐步构建符合中国实情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2.构建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独立开课,多学科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涉及传播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初期,英国就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校实施进阶式媒体研究课程,课程兼具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青少年设计难度和重点不同的课程内容。儿童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区分现实与媒体的能力;初中阶段开始建立学生辨识、评价部分媒体内容的能力,保证学生不受不良信息影响;高中阶段则着重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与媒介应用能力。从课程设置来看,我国也可以参照这样的区分,在充分考虑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开设层次化、针对性的课程。同时,作为多个领域交叉影响,共同推进的媒介素养教育,既要始终不断发展自己独立的概念系统,还要结合其他专门领域的理论,从而保证自身的时代感和鲜活感,避免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走向自我封闭。
3.社会各元素协同发展。欧美国家的政府对媒介素养教育非常重视,相关社会组织机构对媒介素养教育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1936年,法国教育联盟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运动,即“电影和青年”,就是组织青年广泛参与电影欣赏与评价,全面培养青年的批判思维、辩证思维和艺术创造、鉴赏能力。另外,澳大利亚也有许多重要的社会组织机构,如澳大利亚媒介教师联盟、澳大利亚幼儿媒体和澳大利亚儿童电视基金会、互联网安全咨询委员会等,这些组织有的倾向于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组织,有的倾向于家长和孩子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组织,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提供了丰富的媒介素养资源。家庭媒介教育同样是媒介素养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要形成正确的媒介观和教育观,帮助孩子正确使用媒介,一味禁止孩子接触媒介,只能剥夺孩子获得信息的权利和成长的机会。家长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主体,是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执行者,因此,应该培养其个人的媒介素养。如在家庭中观看健康、积极向上的媒介信息,以身作则,在无法避免不良信息传播的情况下,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思考和观念,批判性看待媒介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在新媒体迅速发展、信息迅速膨胀的时代,是社会良性运转对受众提出的需求,也是保证受众健康获取信息的必要条件。欧美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走过了几十年,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宝贵的经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但是需求已经迫在眉睫,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各组织、机构的共同努力。